2010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渐进镜片研讨会成为了今年我国光学科技领域的焦点。来自全国的众多光学眼科专家和眼镜行业的领军人共同探讨了关于渐进镜片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和渐进镜片对防控近视的影响。
我国近视防治存在三大误区
在会上,复旦大学附属眼耳喉鼻科医院眼科教授、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主任褚任远指出了目前我国近视防治工作存在的三大误区。第一、防治工作千篇一律。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成因不同,各自身体素质也不同。有的孩子是远视眼,而我们却按照防控近视的方法对其进行了指导,这是不正确的。我们要把真正近视的孩子找出来,做到因人而异,对症下药。第二、近视调节强度不当。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青少年近视加深的原因是他们所佩戴的近视眼镜调节强度太高,造成了眼睛睫状肌的持续疲劳。所以建议适当地降低调节强度,使眼睛保持放松状态。第三、配镜验光大同小异。目前我国的配镜验光技术还有待提高。许多的验光没有做到因人而异,使得很多的青少年草草配镜,眼镜在佩戴过程中成了近视加深的帮凶。
渐进镜片的发展渐趋完善
1951年,法国的梅特纳兹先生详细地描述了现代渐变多焦镜片的制作成果,并且在1953年申请了产品的专利,进而在1959年,国际光学会议上,成功地推出了世界上第一片渐变多焦镜。至今,渐进镜片的发展已经渐趋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渐进镜片自身的不断改进。渐进镜片从19世纪50年代面世以来,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变化以渐趋成熟。渐近多焦眼镜镜片由原始的对称性设计到原始非对称设计,再到硬色、软色、软硬色的设计,后来发展到多设计,最后是个体化设计。其总体趋势是从单一硬色的对称性球面视远区发展为多样的非对称非球面的视远区。第二、渐近眼镜的使用人群日渐广泛。渐进眼镜早期是专为老年人群使用而研发出来的,到现在已经发展到既向老年人群使用又为学生群体服务这个变化。
渐进镜片防控近视有效果
会议上,大家都纷纷表示渐进多焦点镜片将成为以后近视青少年的配镜选择,这也将成为今后近视人群的配镜趋势。其中,中山医科大学眼科中心视光学系副主任杨智宽教授详细地阐述了渐进多焦点眼镜在防控近视上的作用。他说,渐进多焦点眼镜可以根据人眼在看远看近时的不同距离调节眼睛视物的焦点,这样就保证了眼睛的放松状态。从而达到防控近视的目的。他的说法得到了在场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