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第1章 概述
2010-06-05 09:29:31 来源:网络 作者:鸿晨 【 】 浏览:36956次 评论:0
第1章 概述人类有一双眼睛,双眼一起并协调地进行视觉活动。双眼功能并不是一眼加一眼的简单数学计算,而是能产生单眼视觉所无法提供的许多功能,为人类更好的生存、更优质生活和更高效工作提供了条件。当双眼中的一眼出现问题,或双眼的协同障碍,则会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带来视觉工作的许多不便。在眼视光学和眼科学领域,与双眼视觉科学有关的专业有:双眼视觉学、斜视弱视学、运动视觉学等,可以各自成专业体系,又相辅相成,可相连成共同学科。本教程系列中的《视光学基础》对双眼的正常功能的概念和检测进行了基本阐述。本课程将重点围绕双眼视觉异常的临床检查和处理方法,这些检查的掌握和应用是临床双眼视觉问题的诊断、鉴别诊断的基础,处理方法的应用将直接解决双眼视觉问题的实质。



一、学习内容和目的
实例1-1:
18岁医科大学学生,多年来配戴近视眼镜。主述:近半年来看书半小时以上便头疼、眼酸、字体模糊,有时文字呈重影,日趋严重。体检:全身一般情况良好。眼部检查:远近娇正视力(戴原镜)均5.0(1.0),眼部健康检查从眼表到眼底均正常。
以上是我们在临床上经常遇到的病例,从病例提供的信息来看,该患者无器质性病变,这就需要我们从功能方面进行检测和筛查。针对上述患者,我们采用的检测主要是关于该患者的调节和集合功能,即称之为双眼视觉功能检测,该检测系统有一系列的检测程序和技术构成,其结果提供了诊断依据,并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方法进行矫治,称之为“矫治”。处理双眼视觉功能异常的方法有:①处方方法:即提供一定的眼镜处方或棱镜处方,既达到矫正目的,又达到治疗目的;②视觉训练方法:即通过一系列的视觉训练方法,改善双眼视觉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实例1-2:
5岁儿童,家长发现有“斗鸡眼”半年,看电视非常靠近。检查患儿,检影验光发现:右眼+4.00D,左眼+5.50 D。视力检查不配合。
实例1-2有可能是典型的调节性内斜,并有可能有屈光性弱视或屈光参差性弱视。该患儿应继续进行哪些检查?如何使用处方?如何确定是否为弱视?如何处理。面对这类患儿及其家属,我们必须做出迅速的判断和下一步的对策,并对该患儿的预后做出估计。
弱视表现为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但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的并不都是弱视,弱视的诊断必须有一系列检测系统构成,其检测目的一定要达到两方面结果:①找到引起弱视的原因;②排除与诱发弱视无关但可能引起视力下降的病因。两者缺一都不能诊断为弱视。
弱视的早期发现在临床上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达到矫治的良好效果:①排除诱发因素,如矫正屈光不正;②给予视觉训练,即弱视训练。



实例1-3:
4岁幼儿,父母说他有“斗鸡眼”,一直有,有时特别明显,有时不明显,问:有没有关系?会不会影响视力?会不会影响眼睛发育?会不会越来越难看?如何解决?
我们能否查出该幼儿是否有斜视?若有斜视,如何预见和处理?若有斜视,能否确定是否会诱发弱视?能否确定是否有弱视?若有弱视,能否明确给予治疗方案和措施?能否预见治疗效果?



这就是我们要了解的斜视、弱视诊断方法,斜视类型与视力发育的关系,以及与其相关的弱视问题和处理。
以上3个病例都是临床常见的、典型的双眼视觉问题,虽然无法囊括,但我们从中可以体会本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和内容,现罗列如下。
1.熟练非斜视性的双眼视觉的诊断和处理原则,重点学习与其相关的检查方法和视觉训练技术。
2.熟悉斜视性双眼视觉的临床表现、诊断技术和处理原则。
3.熟练弱视的诊断技术和处理原则,重点学习相关的弱视训练技术。



二、双眼视觉问题的临床工作思路
(一)诊断建立在全面眼保健的基础上
尽管本课程学习的是双眼视觉问题,但其诊断和处理的许多资料建立在一般检查资料的基础上,因此,在学习的时候,必须要有联系和全面的思维,而不是“单一”的思维方式(参考本系列教材《视光学基础》)。
“双眼视觉功能检测”并不是常规眼保健的内容,它是在病史和初始检测中发现问题后,并在验光基础上进行的一项检查内容,它可以在眼部常规健康检查前后进行(图1-1)。

通过检查得到以下诊断思路(图1-2)。




(二)临床检测
双眼视觉功能异常需要经过系列检测,该检测由系列方法构成,问题的确定需要一个或者多个测量的综合分析才能获得,因此,双眼问题的检测手段和体系相对比较复杂。
1.非斜视性双眼功能异常和调节异常测量 非斜视性双眼功能异常和调节异常的检测主要由以下系列构成。
(1)集合近点(NPC)。
(2)隐斜测量(远距和近距),一般采用Von Graefe方法,包括水平和垂直的。在近距测量过程中通过+1.00 D附加,获得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率(AC/A比率)。
(3)聚散能力测量,主要是BI/BO测量。
(4)相对调节,即负相对性调节(NRA)和正相对性调节(PRA)。
(5)调节幅度。
(6)调节刺激和调节反应。
(7)调节灵活度。
2.斜视和弱视的测量 斜视和弱视的测量在测量程序上必须遵循一定的步骤,基本顺序、内容和思路如下。
(1)确定单眼视觉能力 根据发现的问题,层层深入确定,如是否是弱视,有否偏心注视,每眼的注视稳定与否,黄斑是否完整。
(2)确定双眼注视能力 根据发现的问题,按照科学程序逐步检测,如有否斜视出现,偏斜为何类型,斜视量如何,是恒定性还是间歇性。
(3)眼位的协同控制(诊断眼位) 如9个眼位状态偏斜有否差异,远近注视状态偏斜有否差异。
(4)感觉对应性(视网膜对应性质) 双眼注视是否正常,视网膜对应如何,是客观斜视角还是主观斜视角。
(5)视网膜像的相似性 屈光参差量是否明显,是否是屈光性弱视。
(6)感觉融像 如果有正常对应点,确定为中央/周边融像;如果恒定性斜视无弱视,检查是否有抑制,测量抑制区域和面积。



(三)双眼视觉问题的临床处理思路
双眼视觉问题的处理有多种,主要有如下方法(图1-3)。

1.非手术方法 包括:①各种类型的框架眼镜、棱镜、角膜接触镜;②视觉训练。
2.手术方法 如斜视手术。
本教材将主要阐述非手术的矫治方法,即主要以掌握镜片使用和视觉训练达到治疗或缓解的目的。



三、执行视觉训练的基本程序
对于双眼视觉功能异常的患者进行矫正和训练,其成功与否取决于以下几方面。
1.诊断的正确和有效数据的获得。
2.矫正和训练方案的科学确定。
3.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4.有效地随访、追踪和方案的科学调整。



四、视觉训练的基本要素
(一)训练内容
临床上视觉训练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1.弱视训练 主要目的是提高弱视眼的视敏度,训练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注视训练、视敏度提高训练、抗抑制训练等。
2.调节训练 主要目的是提高调节功能,如调节灵活度训练、调节能力训练、调节反应训练等。
3.融像训练 主要针对集合功能异常者,包括一些特殊类型的斜视。
4.功能性眼运动训练 主要提高眼跟踪、扫视、固视/注视等功能性眼运动素质。
各种训练有时可以相互套用,如弱视视敏度达到一定程度,可以增加一些融像训练,提高双眼视觉平衡;调节训练过程中附加融像训练,可以改善调节和集合联动的关系和功能。



(二)训练方法
根据训练的方法和涉及的设备,可以将训练分为诊所方式和家庭方式。诊所方式是指必须在医生或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如眼底“漂白”法训练偏心注视等。家庭方式是指可以在父母等监护人员关照下,没有特定的环境要求,如普通遮盖训练等。



(三)训练时间
视觉训练不仅需要一定的方式,而且任何一种训练方式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疗程,如每周需要训练几次,每次需要多少时间,几个月为一个疗程。每一种方法均有其特定的训练时间,但根据个体情况不同,方法和执行该方法需要的疗程也不同,应在视觉训练方案开始时,先有一定的预测,并指导患者及其监护人,以便更好地依从。
93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概述 责任编辑:peijingsh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第2章 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暂无...

相关文章

暂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