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企业文化三要素与《论语》三句话
2009-12-24 10:39:00 来源:网络 作者:admin 【 】 浏览:195次 评论:0

    前言:如果我们能够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下一番功夫,你一定会欣喜地发现,对于管理,那些先贤智圣们早已有了精辟的论述了。良好的管理需要创造好条件,需要一定的环境要素,现在结合我们所熟悉的孔子的三句话来介绍管理的三个基本要素。我想借助于论语里面孔子的三句话来进行描述。

 

  孔子的这三句话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的意思就是学习、朋友和宽大的胸怀是人生三件很快乐的事情,能做到这三点,就是个很有修养的君子了。那么我们把这话推广到管理中来,我们会问:为什么孔子认为学习是很快乐事,我们在这儿学习总是觉得很枯燥啊?为什么朋友来了,就要高兴得不亦乐乎?为什么人不了解我,不知道事情的真相而误解我,我还不埋怨他?

 

  1.学而时习之——组织的学习

 

  我们就要注意孔子那时的年代,还没有学校,只有官学,没有私学,孔子那时也没有太多书籍,需要注意的是孔子认为学问不像现在人所理解的那样,是单纯的读书,学知识。孔子认为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中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做学问时,要随时思考,体验,反省,从生活中得到启迪。如果你这样做,使得自身的思想修养有所提高,这难道不是件很高兴的事吗?如果把孔子看作一个管理大师,从这句话上,他就是开宗明义交代了管理方法是从哪里来,管理是什么,我们该怎么样去做的问题。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管理它植根于现实,植根于企业管理实践,企业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学习,要善于观察学习,要善于思考、体验和反省,做到学习时习之,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稳定的发展。学而时习之不仅要求管理者要这样做,而且还要求企业每一个员工都这样做,要求员工努力学习,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对公司的问题提出看法建议,从而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形象和无形资产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这难道不是一件让董事长们高兴喜悦的事情吗?现在的组织管理问题一直是管理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为了建立一种更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形势的企业组织,就必须提倡企业不断探索,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以塑造竞争优势。这与今天浒的学习型组织理念是非常接近的。遗憾的是在中国古代早已提出学而时习之进行社会文化建设的几千年后,中国企业还要向国外去寻求构建学习型组织的真理,这不能不让我们在遗憾之余,产生加大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力度的迫切性。

 

  一代大师孔子一生追求着学问也弘扬着学问。他认为学问是要普及大众的。这对于我们在管理教育的工作上的意义也是深远的。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而兴起是近年来的事,在教学方法上有许多方法。人们普遍认为管理是可以传授的。而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教育的只是所谓的科学部分,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科学是可以教授的,艺术也是可以传授的。因为学问不只是知识,它是从实际工作中来的,是从生活中来的,孔子的一生讲究的是做人做事,而做人做事恰恰是一种高深的艺术。孔子一生的光辉所在正是他以自身的身体力行为后世树立了一个不可超越的艺术形象。管理的教育应该注重两方面的结合。

 

  2.有朋自远方来——企业家的寂寞

 

  孔子讲了学习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之后,接着又讲管理人员,尤其是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企业家和高层人同要准备的一件事——忍受寂寞。怎么说呢?一个人要创立一种事业,常常要忍受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提出新观念或要进行改革创新,通常得不到别人的理解,甚至会受到排挤。正如马克吐温所说:有新观念的人总被视为怪人,除非他的想法有朝一日成功了。创办一个企业也好,提出新观念新策略也好,

1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文化三 《论语》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工作狂式领导与企业文化 下一篇女秘书PK洋老板:中国企业文化缺..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暂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