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青少年近视的产生与日光灯照明有着直接的关系。其理由是日光灯(荧光灯)的频闪性,直接影响青少年视力。日光灯是一种气体放电灯,它有很强的频闪性,即随着50Hz单交流电压的正弦周期交变,其发光光通量也相应发生周期性变化。通常接入单相交流电路的日光灯的光波动达55%,而白炽灯由于钨丝的热惯性,其光的波动仅为5%-13%。这种频率的闪烁虽难以被肉眼所分辨,但当用日光灯照射转动物体时,就会明显地反映出来。它使人眼产生物体慢转,停转(当被照物体的转动频率是日光灯闪烁频率的整数倍时),甚至倒转的错觉。虽然日光灯的频闪性往往被大部分人所忽略,而事实上对人的视力是有影响的。
此外,日光灯含有较多的紫外线成分,其峰值功率波长为430纳米,而人眼对光最敏感的波长为550纳米的黄绿光,这样其显色性就较差。随着电视和电脑的日益普及,人们对于闪烁的荧屏(CRT)对人视力的伤害已有清醒的认识。为了减低这种伤害,设计人员正将早期的隔行扫描逐步向逐行扫描和100Hz扫描发展,所谓“不闪烁”的产品,这与日光灯照明的闪烁性对人眼的损伤在原理上是一致的。由于日光灯与白炽灯相比,其发光效率高、平均寿命长、在相同照度条件上支付电费较少的优点,而被全国普遍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