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第13章 第4节 瞳距和镜架
2009-11-27 15:55:24 来源:网络 作者:舒曼 【 】 浏览:58290次 评论:0
从前人们配戴眼镜主要是为了矫正视力,很少关心材料学、美学等方面的问题。镜架也以塑料架、普通金属架为主,镜片以光学玻璃为主,加工技术则沿袭传统的手工操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眼镜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对眼镜的要求日益提高。现在眼镜不仅用于矫正视力,还用于眼保健防护、美容修饰等。追求舒适、美观、时尚和个性化已成为潮流。新材料、新技术也不断地应用于眼镜。树脂镜片、镀膜镜片、渐进多焦点镜片、板材架、合金架、钛镜架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高科技加工手段正在逐步代替传统的手工操作方法,使得眼镜加工和检测实现了数据化、规范化、自动化。眼镜行业对于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发一副合格的眼镜需要结合眼科学、眼屈光学、眼镜光学、验光学、双眼视功能、眼镜加工学、商品材料学及美学等相关知识。本部分就与镜架相关的科学知识加以阐述。


瞳距和镜架
一、瞳距的测量
透镜可以认为是由许多三棱镜或基底或尖端相接而成,当视线不通过镜片光心就必会产生棱镜效应。为了避免产生棱镜效应,配镜过程中镜片光学中心应与戴镜者两眼视线相对应。而在实际工作中,通常以保持镜片光学中心距离与瞳孔距离相一致来实现。
瞳孔距离简称瞳距,是指当两眼视线呈正视或平行状态时的两眼瞳孔中心间的距离。一般用“PD”来表示,其单位为毫米(mm)。根据测量方式可将瞳距分成双眼瞳距和单眼瞳距两种。双眼瞳距是指双瞳孔中心之间的距离。单眼瞳距是指分别从右眼或左眼的瞳孔中心到鼻梁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根据使用目的可将瞳距分为远用瞳距(FPD)和近用瞳距(NPD)两种。远用瞳距是指看远时的瞳孔距离。近用瞳距通常是指当眼睛注视眼前30~40cm的阅读或近距离工作时的瞳孔距离。




(一)使用瞳距尺测量瞳距的方法
1.远用瞳距的测量
(1)在两眼瞳孔处于正常生理状态下,通常采用下述两种方法进行测量。
1)从右眼瞳孔中心点到左眼瞳孔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2)从右眼瞳孔的颞侧缘到左眼瞳孔的鼻侧缘之间的距离或从右眼瞳孔的鼻侧缘到左眼瞳孔的颞侧缘之间的距离。
(2)测量步骤
1)检查者与被检查者相隔40cm的距离正面对坐,并保持视线在同一高度上。
2)检查者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拿着瞳距尺,其余手指轻轻靠在被检查者的脸颊上,然后将瞳距尺放置鼻梁最低处,并顺着鼻梁的角度倾斜。
3)检查者闭上右眼,令被检查者注视其左眼,并用左眼将瞳距尺的“零位”对准被检查者的右眼瞳孔中心点。
4)检查者睁开右眼,再闭上左眼,令被检查者注视其右眼,并用右眼准确读取瞳距尺在被检查者左眼瞳孔中心点上的数值。
5)重复三次上述操作,取平均值即为被检查者的远用瞳距。
2.近用瞳距的测量
(1)检查者与被检查者相隔40cm的距离正面对坐,并保持视线在同一高度上。
(2)检查者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拿着瞳距尺,其余手指轻轻靠在被检查者的脸颊上,然后将瞳距尺放置鼻梁最低点处,并顺着鼻梁角度倾斜。
(3)检查者闭上右眼,令被检查者注视其左眼,并用左眼将瞳距尺的“零位”对准被检查者的右眼瞳孔中心点。
(4)检查者睁开右眼,令被检查者仍然注视其左眼,用右眼来读取被检查者左眼瞳孔中心上的数值。
(5)反复进行三次,取其平均值为被检查者的近用瞳距。




(二)使用瞳距仪测量瞳距的方法
1.远用瞳距的测量
(1)首先将注视距离键调整到注视距数值为“∝”的位置上。
(2)打开电源开关。
(3)将瞳距仪的额头部和鼻梁部轻轻放置在被检查者的前额和鼻梁处。
(4)嘱被检查者注视里面绿色光亮视标。
(5)检查者通达观察窗,可观察到被检查者瞳孔上的反射亮点,然后分别移动右眼PD可调键和左眼PD可调键,使PD指针与反射亮点对齐。
(6)读取瞳距仪上面所显示的数值。R数值表示从鼻梁中心至右眼瞳孔中心之间的距离,代表右眼瞳距。L数值表示从鼻梁中心至左眼瞳孔中心之间的距离,代表左眼瞳距。中间部所表示在数值代表两眼瞳孔之间的距离,即两眼瞳距。单位为mm。
(7)如需测量单眼瞳距时,如斜视眼等,可调节仪器下部的遮盖板键,将一眼遮盖后可测得单眼瞳距。
2.近用瞳距的测量
(1)首先将注视距离键调整到注视距数值为“30cm”的位置上。
(2)打开电源开关。
(3)将瞳距仪的额头和鼻梁部轻轻放置在被检查者的前额和鼻梁处。
(4)嘱被检查者注视里面绿色光亮视标。
(5)检查者通过观察窗,可观察到被检查者瞳孔上的反射亮点,然后分别移动右眼PD可调键和左眼PD可调健,使PD指针与反射亮点对齐。
(6)读取瞳距仪上面所显示的数值。R数值表示从鼻梁中心至右眼瞳孔中心之间的距离,代表右眼瞳距。L数值表示从鼻梁中心至左眼瞳孔中心之间的距离,代表左眼瞳距。中间部所表示的数值代表两眼瞳孔之间的距离,即两眼瞳距。单位为mm。
(7)如需测量单眼瞳距时,如斜视眼等,可调节仪器下部的遮盖板键,将一眼遮盖后可测得单眼瞳距。




二、镜架几何中心水平距离
镜架几何中心水平距是指从右眼镜圈几何中心到左眼镜圈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镜架几何中心水平距是配装加工移心的重要参数之一,它与瞳距一样重要。
(一)镜架几何中心水平距的测量方法
1.一只手拿着镜架的右眼镜圈,另一只手拇指和食指拿着瞳距尺,并将镜架置于眼前33cm左右的位置。
2.以镜圈水平中心线为基准,瞳距尺水平放置在镜圈的水平中心线上,从右眼镜圈鼻梁的内缘处开始测到左眼镜圈颞侧的内缘处。读出其数值,即为镜架几何中心水平距离。
(二)镜架几何中心水平距的计算方法
镜架几何中心水平距可按下面公式计算:
镜架几何中心水平距离 = 镜圈尺寸+鼻梁尺寸 公式13-1
由此,当已知镜圈尺寸和鼻梁尺寸时,就不难算出镜架几何中心水平距。镜圈尺寸和鼻梁尺寸可通过标记在镜腿上的规格尺寸而知。例如:镜腿内侧标有56□14-140的标记,则镜架几何中心水平距为70mm。




三、确定加工中心
在配装加工眼镜时,当瞳距与镜架几何中心距不等时,为实现视线与镜片的光轴相一致的光学要求,需要移动镜片光学中心位于镜架几何中心外与瞳孔相对应的位置上,这一过程称为移心。移心有水平和垂直移心两种。以镜架几何中心为基准,镜片光学中心沿水平中心线向鼻侧或颞侧移动光心的过程,称为水平移心。以镜架几何中心为基准,镜片光学中心沿垂直中心线向上或向下移动光心的过程,称为垂直移心。
1.水平移心量的计算方法 水平移心量可以根据下面公式计算:
水平移心量 =(镜架几何中心水平距-瞳距)/2 公式13-2
并且可根据水平移心量的正、负数值,判断出该镜片的光学中心是朝哪个方向移动。
即:当水平移心量>0,光学中心向鼻侧移动。
当水平移心量<0,光学中心向颞侧移动。
当水平移心量 = 0,光学中心与镜架几何中心距相一致,无需移动。
例13-1:某患者选配一副规格为52□16的镜架,其瞳距为62mm,问水平移心量是多少?向哪个方向移动光心?
解:根据镜架尺寸知:镜圈尺寸 = 52,鼻梁尺寸 = 16,瞳距 = 62,代入式中,可分别求出镜架几何中心水平距和水平移心量
即:镜架几何中心水平距= 52+16 = 68mm
水平移心量 =(镜架几何中心水平距-瞳距)/2 =(68-62)/2 = 3mm
又因为水平移心量>0 ,所以镜片光学中心向鼻侧移动3mm。
2.垂直移心量的计算方法 垂直移心量可根据下面公式计算:
垂直移心量=镜片光学中心高度-镜圈垂直高度/2 公式13-3
根据移心量的正、负数值,可判断出该镜片的光学中心高度是朝哪个方向移动。即:当垂直移心量>0,即镜片光学中心高度>1/2镜圈垂直高度时,向上方移动。
当垂直移心量<0,即镜片光学中心高度<1/2镜圈垂直高度时,向下方移动。
当垂直移心量 = 0,即镜片光学中心高度 = 1/2镜圈垂直高度时,无需移动。
例13-2:镜圈的垂直高度为42mm,光学中心高度为19mm,问垂直移心量是多少?向哪个方向移动?
解:垂直移心量 = 19-42/2 = 19-21 = -2mm,
由于垂直移心量<0,需向下方移动2mm。




四、双光镜片移心量的计算
双光镜片在同一个镜片上具有两个不同的焦点,形成远用和近用两个部分。用于远用部分的镜片称为主镜片,其光学中心称为远用光学中心。用于近用部分的镜片称为子镜片,其光学中心称为近用光学中心。
双光镜片移心量的计算与单光镜片移心量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但由于双光镜片是在同一镜片上具有远用和近用两个部分。因此,双光镜片移心量的计算主要是子镜片顶点水平移心量和子镜片顶点垂直移心量的计算。
(一)子镜片顶点水平移心量的计算
子镜片顶点水平移心量是指为使子镜片顶点间距离与近用瞳距相一致,将子镜片顶点以镜架几何中心为基准,并沿其水平中心线进行平行移动的量。其计算方法可通过近用瞳距相对镜架几何中心水平距的位置而求得。写成公式即为:
子镜片顶点水平移心量=(镜架几何中心水平距-近用瞳距)/2 公式13-4
在实际配装加工中,也可根据子镜片顶点相对远用光学中心位置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移心。
1.子镜片顶点相对远用光学中心内移量为2~2.5mm的镜片,从设计上已将近用瞳距相对远用瞳距向内移4~5mm。因此,可分别计算主片及子片移心量。
主镜片远光心水平移心量=(镜架几何中心距-远用瞳距)/2 公式13-5
子镜片顶点水平移心量=(镜架几何中心距-近用瞳距)/2 公式13-6
例13-3:某人选配一副规格为56-16的镜架,其远用瞳距PD = 64mm,近用瞳距NPD = 60mm,问:配制双光眼镜时,主镜片光学中心水平移心量是多少?子镜片顶点水平移心量是多少?
解:主镜片光学中心水平移心量 =(56+16-64)/2 = 4mm
子镜片顶点水平移心量 = (56+16-60)/2 = 6mm
答:主镜片光学中心水平移心量为4mm,子镜片顶点水平移心量为6mm。
2.子镜片顶点相对远用光学中心位置在同一垂直线上,这种镜片多见于圆顶双光球镜片。利用公式13-5,首先计算出远用光学中心水平移心量,然后再根据制造商所给定的子镜片光心向内旋转角度的要求,使用量角器并以远用光学中心为基准点使子镜片光心向内旋转至所要求的角度即可。
(二)子镜片顶点垂直移心量的计算
子镜片顶点垂直移心量是指子镜片顶点高度在镜架垂直方向相对镜架水平中心线的移动量。其计算方法可通过公式:
子镜片顶点垂直移心量 = 镜圈垂直高度/2-子镜片顶点高度 公式13-7
例13-4:某人选配一副镜架,其镜圈垂直高度 = 40mm,测得子镜片顶点高度=18mm。问:子镜片顶点垂直移心量是多少?
解:代入公式,子镜片顶点高度垂直移心量=40/2-18=2mm。
答:子镜片顶点垂直移心量为2mm,即子镜片顶点在镜架水平中心线下方2mm处。
(三)子镜片顶点高度的确定
子镜片顶点高度是指子片顶点位于配戴者瞳孔垂直下睑缘处时,从子镜片顶点至镜圈内缘最低点处的距离。子镜片顶点高度的确定可根据配戴的使用目的来确定。一般,以远用为主时,子镜片顶点高度应位于配戴者瞳孔垂直下睑缘处下方2mm的位置。以近用为主时,子镜片顶点高度应位于配戴者瞳孔垂直下睑缘处的位置。子镜片顶点高度需进行实际测量而得到。




五、特殊眼瞳距的测量方法
(一)两眼位置不对称时瞳距测量
两眼位置不对称时瞳距测量,如斜视等。
1.单眼遮盖法
(1)遮盖被检者左眼,令其注视检查者左眼;
(2)检查者闭右眼,以左眼观察,将瞳距尺之一端对准右眼角膜内缘;
(3)打开被检者左眼,遮其右眼,瞳距尺不动;
(4)令其注视检查者右眼;
(5)检查者闭左眼,以右眼观察其左眼角膜外侧缘,所对准的数值即为瞳距;
(6)也可用检查单侧瞳距的方法计算被检者的瞳距。
2.瞳距测量仪法 同理
(二)两瞳孔大小不等时瞳距测量
两瞳孔大小不等时瞳距测量应用瞳距尺分别测量从右瞳内缘(外缘)至左瞳的外缘(内缘)距离,然后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
(三)两瞳孔位置不对称时瞳距测量
两瞳孔位置不对称时瞳距测量,即一侧瞳孔不在角膜正中心,见于外伤、手术后等。在涉及瞳距问题时,可采用下述方法:
(1)令被检者戴上所选并已校配调整、装有衬片的眼镜架,头位正直,自然平视前方;
(2)检查者眼睛应与被检者眼在同一水平高度;
(3)用标记笔在眼镜架衬片上相当于瞳孔水平直径位置画一横线;
(4)令被检者双眼注视检查者左眼;
(5)检查者闭右眼(避免视差),以左眼观察被检者右眼,在衬片上画出瞳距垂直线;
(6)垂直线与横线相交位置即为该眼瞳孔中心;
(7)同法标示被检者左眼瞳孔中心;
(8)可直接由标示处量取瞳距,也可将镜架置于测量卡上,从卡上中央水平线刻度上读出瞳距。
(四)瞳高的测量
(1)令被检者戴上所选并已校配调整、装有衬片的眼镜架,头颈取自然的平视姿势;
(2)检查者眼睛应与被检者眼在同一水平高度;
(3)用标记笔在眼镜架衬片上相当于瞳孔中心高度画一水平线;
(4)测量这一水平线到其正下方镜圈下缘内槽的垂直距离即为瞳高。
另外在为特殊眼测量时还应注意到有的被检者鼻梁偏离中线,配镜时应分别按一侧的单侧瞳距值确定该侧的镜片光心位置。两眼位置不对称者和两瞳孔位置不对称者配镜时也均应如此。
99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镜架 责任编辑:peijingsh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第13章 第3节 镜架调整 下一篇第13章 第5节 眼镜的保养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暂无...

相关文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