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3.3.9 眼镜光学:特殊类型的眼镜
2009-12-07 15:03:34 来源:网络 作者:卡地亚 【 】 浏览:4814次 评论:0
1.等像眼镜
矫正镜片不仅使镜片与人眼组成一望远镜系统,使人眼能正确地视远,还因其屈光力及镜片形式的不同而改变了人眼的视觉放大率。
前已谈及矫正眼镜的放大率SM,其公式为:

式中 d——镜片后顶点到眼球的距离,m;
F1——镜片第一面的面屈光力,D;
n和t——镜片的折射率和中心厚度。
一般将矫正镜的放大率分为两部分进行讨论,前一部分( )由于与镜片的屈光力有关,称为屈光力放大倍率,符号为SMP;后一部分()
只与镜片的形式有关,称为形式放大倍率,符号为SMS。即:

由于SM的作用,屈光不正度与矫正镜的组合,使视网膜上的像清晰了,但随之产生的视物感会有所不同。
采用眼镜片矫正屈光不正时,不但要求获得清晰视力,还应使两眼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大小尽可能相差不大。而屈光参差患者配镜时,由于两眼配镜度数的差异,会产生两眼视像大小不等的现象。理论上,双眼像的大小相差0.25%,对人眼的融像基本无影响;若至2%,双眼虽能融像,但容易产生视疲劳;若至4%,则会产生视觉障碍;超过5%,人眼则不能达到双眼单视功能。要解决这一问题,使有屈光参差者两眼视像相等,就要制备两个眼镜片,其屈光力虽然不等,但视觉放大倍率相似,该眼镜称为等像眼镜。
等像眼镜对单一镜片而言,要能保持原有矫正屈光不正度的效果,又能使戴上该镜片后,达到预定的改变该眼视物感的要求,这种眼镜片称为像倍率眼镜片。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常利用SMS的特性,制成具有特定形式放大倍率要求的无焦眼镜或像倍率眼镜,作为矫正双眼视像不等的最简单的方法。
在配制等像眼镜时,必须先知道患者戴上矫正眼镜后,双眼视像大小不等的倍率差,然后用所需像倍率镜片代替原矫正眼镜片。
在验光时,有一套常用的无焦眼镜片,对戴上矫正眼镜后双眼视像有差异者,在视像小的眼前放上具有特定倍率的无焦眼镜,放大倍率从小到大,直至视像基本相等,能达到双眼单视的功能为止。
所谓的无焦眼镜,就是焦度等于零(实际上无焦眼镜是一种焦度等于零的像倍率眼镜),SMP=1,其放大率就等于其形式放大率,SM=SMS。
配制具有一定屈光力和一定像倍率的镜片,若镜片的折射率与无焦镜片一致,则只需按标准无焦镜片的第一面的面屈光力F1(正面焦度)与厚度t,再按所需镜片的屈光力F’v。对背面屈光力(背面焦度)F2进行计算;若镜片折射率与无焦镜片不一致,则应按SMS先确定F1和t,然后再计算F2。


2.菲涅尔(Fresnel)透镜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光经折射面的偏折程度仅与光线与折射面的夹角及该折射材料的折射率有关,若折射率恒定时,就主要取决于光线与折射面的夹角。平面棱镜对平行光入射而言,出射的仍是平行光(偏折角一致),但对于具有一定屈光力的球面镜片,其对光线产生偏折则与折射面各点的偏折角和表面曲率半径有关,有焦镜片出射的光线会聚(或延长会聚)于其焦点(或焦线)上(见图3—58)。

通过图3—58a可以了解,球面镜片上各点的偏折能力是随其离开光心的距离增大而逐渐增大的,而通过光心的光线,因其不改变方向,故在光心处的棱镜度为零。
可以把球面镜片看成是无数个棱镜度渐增的对称于光心的棱镜叠加(而柱面透镜则是对称于其柱轴),凸透镜是由无数个棱镜底部向中心排列而构成,凹透镜是由无数个棱镜顶部向中心排列而构成,如图3—59a、图3—59c所示。若除去常规镜片中那些与镜片屈光力无关的部分(各微小棱镜中间的平行部分),而把具有折光作用的球面表面与平面夹角部分自镜片中心至周边排列于一薄而平的透明膜上,即成为图3—59b、图3—59d所示,这就是“菲涅尔镜片”的基本原理。

镜片可以做得很薄,这对于高度近视或高度远视需配戴超厚镜片所带来的不便会有很大帮助,故称为“薄膜镜片”,从正面观察可看到无数回旋的棱镜槽(见图3—59e),故有时也称其为“回旋透镜”。
菲涅尔透镜的优点是轻、薄,适用于高度近视、远视、斜视及老视的加光等特殊要求;但由于有许多细槽(对光的衍射来说就是狭缝),会影响视觉的清晰度,也会产生次级焦点,影响成像的聚焦性。
1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3.3.9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3.3.8 眼镜光学:多焦眼镜 下一篇3.4 第3章 思考题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暂无...

相关文章

暂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