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目标
二、操作步骤 (一)使用工具 综合验光仪,视力表,散光表及试镜片箱。 (二)操作程序 1.以检影结果中的球镜为基础加+0.75~1.00D,使之云雾,远视力为 0.2。 2.逐加负球镜片,使远视力提升至0.6。 3.看散光表:检查是否有散光。 4.逐次加-0.25D使远视力提升至l.0。 5.第一次双色试验(具体方法详见027号帖)。 6.用交叉柱镜精调轴位与镜度,按先镜度后轴位,再镜度的程序(具体方法详见026号帖)。 7.加+0.75D。 8.第二次双色试验。 9.若红片内的视标清,加-0.75D,远视力为1.0。 10.加+0.25D。 11.若模糊,则对第9条的屈光参数确认;至此右眼试片结束,遮盖右眼,按上述1~11程序对左眼进行试片操作。 12.在两眼的单眼试片均完成的基础上,对双眼的视力是否平衡进行核查;双眼单视的确认以及近用阅读时的确认。
三、注意事项 1.提醒被检者在整个试片过程中,不能眯眼。 2.若用综合验光仪进行试片的操作,那么最后必须用试镜架试戴。 3.无论是在试片前,还是在试戴时,试镜架必须戴在被检者眼角膜顶前 12mm处,其镜圈几何中心分别对准双眼瞳孔中心,而镜面与镜腿间的夹角为 80°左右。 4.换片级距:尽可能小一些,尤其是当矫正远视力己达到0.7以上时只能加-0.25D/次。 5.对远视性屈光不正的被检眼,必须遵循如下换片规则,即“先放上后取下”,先放上所需加置的正性镜片再取下原有的镜片,在整个试片过程中,被检眼前一定不能出现“无片状态”。 6.戴镜镜度规则 近视性屈光不正眼所戴镜度应是最佳视力的最低镜度。 远视性屈光不正眼所戴镜度应是最佳视力的最高镜度。 7.在试片时是两眼分别进行,对不试片的眼必须用黑片遮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