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001 眼的解剖和生理
2009-11-13 16:10:45 来源:网络 作者:凯米 【 】 浏览:92852次 评论:0

5.眼外肌
(1)解剖 眼外肌共有6条,分别为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上斜肌和下斜肌。
眼外肌多自眶尖部秦氏环起至肌止点生长,惟下斜肌起自眶下缘(图1-1-11)。


(2)生理 眼外肌的生理功能主要为司理眼球运动。
当眼外肌的肌止点位置异常、某条肌肉发育不良或支配肌肉的神经发生麻痹时,则导致斜视。
6.眼眶
(1)解剖 眼眶是由上颌骨、腭骨、额骨、蝶骨、颧骨、筛骨和泪骨等七块骨围成的漏斗状的四边锥形体。眼眶内有眶骨膜、眶隔膜、球筋膜、肌鞘膜和眶筋膜等组织(图1-1-12)。[

(2)生理 眼眶为眼球提供了骨性保护和软组织的缓冲作用,眶筋膜对眼球起到支持和定位的作用。




三、眼球壁
1.角膜
(1)解剖
1)形态 角膜占眼球前方1/6,透明,外表面中央约3mm左右为球形弧面,周边曲率半径逐渐增大,呈非球面形。横径约为11~11.5mm,纵径约为 10~10.5mm,中央厚度约为0.5~0.7mm,边缘厚度约为1.1mm。
2)分层 角膜从组织学上可分为5层(图1-1-13),由前向后依次为:


①上皮细胞层 由前向后依次分为5~7层扁平上皮细胞,3~5层翼状上皮细胞和单层的柱状基底上皮细胞。
②前弹力层 由较坚实的透明弹性纤维构成。
③基质层 占角膜厚度的90%,由100~200层平行的胶原纤维薄板构成。
④后弹力层 为有弹性的胶原纤维薄膜。
⑤内皮细胞层 由单层细胞组成。
(2)生理
1)透明性 角膜的纤维板层无色透明,曲率相同;其间细胞数极少,无血管,含水量恒定(约为72%~82%),折射率恒定(约为1.376),光透射比大于97%,是眼的主要屈光介质之一。
2)屈光性 角膜的前表面为凸面光学界面,角膜的后方充满房水,角膜和房水构成凸透镜结构(图1-1-14),因外界的空气与角膜后的房水的折射率不同,使其成为眼的重要的屈光因素,占眼的总屈光力的70%~75%,约为 40.00D~45.00D。


3)敏感性 角膜上皮细胞层内分布着丰富的感觉神经丛,具有极敏感的痛觉反应。当配戴隐形眼镜后,备种因素对角膜产生的刺激均能导致异物感。
4)损伤和修复 角膜扁平上皮细胞代谢周期为6~15小时,细胞破坏后可通过翼状上皮细胞移行或邻近细胞的增生来修复,角膜前弹力层在一定程度上可抵御机械性和病理性损伤,一旦前弹力层破坏将不能再生,愈合后形成不透明的疤痕组织,称为角膜云霸或白斑,从而阻碍外界光线的入射,影响视力
5)代谢性 维持角膜代谢的氧的来源,主要依赖外界的空气、角膜缘血管网和房水供应,在睡眠时因外界的空气不能直接供给角膜氧气,则由睑结膜的血管间接向角膜供氧。
2.巩膜
(1)解剖 巩膜为质地坚韧的乳白色不透明纤维组织,位了眼球后方5/6部分,平均厚度约0.3~1.0mm,后方视神经穿过的部位称为筛状板,较为薄弱。
巩膜由外向内可分为3层,依次为巩膜表层,巩膜基质层和巩膜棕色板层 (图1-1-15)。


(2)生理 巩膜的主要功能为维持眼球的形状和保护眼球内容等。
3.虹膜
(1)解剖 虹膜为一横膈膜,位于晶状体之前角膜之后的房水中,并将房水腔分隔燧房和后房,其中央部的圆孔称为瞳孔。虹膜表面的皱襞和隆起称为纹理和隐窝,近瞳孔部有一环状隆起,称为卷缩轮,将虹膜分为瞳孔部和睫状体部。
虹膜主要分基质前层、基质后层,基质前层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载色体,基质后层包含瞳孔括约肌和瞳孔扩大肌(图1-1-16)。

(2)生理 虹膜内的瞳孔括约肌和扩大肌控制着瞳孔的大小及入眼的光量。在黑暗环境中,瞳孔扩大,在明亮的环境中瞳孔缩小(图1-1-17)。两种肌肉通常取得很好的协调。


瞳孔可维持视轴位于角膜和晶状体的中心位置,在瞳孔缩小时可消除眼屈光间质的球面差和色散。当瞳孔因外伤或手术麻痹性扩大或偏离中心位置,则影响光学眼镜的视力矫正效果。

109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001 解剖 生理 责任编辑:peijingshi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4/6/6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006 球面透镜、柱面透镜及三棱镜.. 下一篇002 影响视觉的原因分析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暂无...

相关文章

暂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