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睫状体 (1)解剖 为一环状带,宽约6mm,自虹膜根部延至脉络膜前缘。横切面呈三角形,靠近虹膜根部呈凸起状,称睫状冠,约宽2mm,表面有白色辐射状隆起,称睫状突。后部平滑,称为睫状环。 睫状体由血管、弹性纤维、色素上皮及平滑肌等组织构成。 睫状体内的睫状肌分为经线纤维和环形纤维,受动眼神经支配。 (2)生理 睫状肌的经线纤维的舒缩与巩膜静脉窦的开放有关,可控制房水的排出。 睫状肌的环形纤维的舒缩对晶状体的凸度起着调节作用,晶状体藉睫状小带悬在睫状体上,当肌纤维收缩时,睫状小带放松,则晶状体凸度加大,使眼晴看清近目标,称为调节(图1-1-18)。超过40岁的人,因睫状肌的退化,导致调节能力下降,形成老视。近视眼因少用调节使睫状肌呈薄弱状态。

5.脉络膜 (1)解剖 位于巩膜内侧面,自锯齿缘起至视神经孔止,内面覆盖视网膜。脉络膜组织学由外而内可分为脉络膜上层、血管层和玻璃膜层(图1-1-19)。

(2)生理 脉络膜丰富的血管可为巩膜和视网膜提供营养并排泄废物。色素细胞使眼球内形成暗环境,使外界景物可以在视网膜上清晰结像。 6.视网膜 (1)解剖 为眼球壁的最内层,外附脉络膜,内邻玻璃体。 视网膜的中央,相当于眼球后极部为黄斑区,距黄斑区鼻侧3~4mm处为视盘,视盘中心部有视网膜中心血管穿出,分支于视网膜各部(图1-1-20)。

(2)生埋 1)视细胞为含有光敏色素的感光细胞。分为杆体细胞和锥体细胞(图 1-1-21)。杆体细胞含视紫红质,感弱光,分布在视网膜周边部,约有1.1亿~1.25亿个。锥体细胞含视紫蓝质,感强光和色觉,分布在黄斑区,约有700万个。视细胞感光后,光能经光化学反应转换为生物电能,引起神经冲动。
 2)黄斑区 直径1~3mm,有黄色素沉着,中心小凹直径约为0.2mm,该区域视网膜内层均向旁侧推开,使锥体细胞直接接受光刺激,且每一个锥体细胞只与一个双极细胞发生联系,使黄斑中心凹具备高度敏感和精细的感光功能。 7.视神经和视盘 (1)解剖 视神经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组成,约含神经纤维50万~100万根,长约40mm。在穿过巩膜的视神经筛状板处形成淡红色的视盘,又称为视神经头或视乳头。 (2)生理 视盘区除神经纤维外,视网膜的各层次均缺如。故无感光功能,视野表现为生理盲点。
四、眼内腔和内容物 1.前房、后房和房水 (1)解剖 角膜之后晶状体之前的空隙充满了房水,被虹膜分隔为前房和后房,前房中部深约2mm,前房水含量为0.1ml,后房水含量为0.06ml(图1-1-22)

(2)生理 房水由睫状突分泌,由前房角部经小梁网组织流入巩膜静脉窦。房水调节着眼内压力,房水的产生过多和排泄不足是形成高眼压性青光眼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