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几年,我们在管理(理论)研究方面花费了巨大金钱和时间,但中国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仍然是不尽人意。目前,我国的管理(理论)研究成果不但脱离了国内经济(商业)运营(发展)现实,而且离管理实践应用也越来越远了。
言之无物,脱离中国经济(商业)实际,又难以解决当前经济(商业)管理实际问题的中国管理(理论)只有适合“外星人”使用。管理(理论)在于适合本土经济(商业)实际,在管理实践中才具有实用性。而一些吹嘘与国外管理(理论)同步的所谓中国管理(理论)成果,除了堆积了一些新名词与新概念之外,毫无实际应用价值。这些超前的管理新名词与新概念,使一般“凡人”弄不明白,更不知道如何应用,恐怕只有“外星人”才能看得懂。这些超前的管理(理论)成果,难道是为“外星人”用来解决“外太空”管理问题而准备?中国管理(理论)不但变得天花乱坠,而且与国内社会、经济(商业)管理实际之间的鸿沟也越来越大。而面对目前网络经济(商业)环境下的新管理问题,如传统产业自主创新、互联网产业、3G产业、网络内容业、文化产业以及创意产业等的经营问题,中国管理(理论)更显得束手无策。对新经济(商业)环境下的管理问题无能为力,进一步显现中国管理(理论)的空洞无物。
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中国管理(理论)空洞无物?首先,由于找错了管理研究对象,导致了中国管理(理论)再没有使用价值、逐步空洞化。进入网络经济(商业)时代,也就是知识经济(商业)时代,无形资源(物质)的知识(资源)逐步取代传统经济(商业)时期的有形资源(物质):资金与土地,成为当前网络经济(商业)运营的主体。经济(商业)环境转换,必然带来管理(研究与应用)对象的转变。随着经我国济(商业)环境的变革,管理(研究)对象也从过去的有形资源(物质)转换到无形资源(物质)。虽然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已经转换,但中国有大部分从事管理(理论)研究的个人(组织),仍然以有形资源(物质)为管理研究(应用)对象。在传统经济(商业)转换到网络经济(商业)的主流环境下,继续以有形资源(物质)作为管理研究(应用)对象,这种管理(理论)研究与应用显然是找错了对象。从事理论研究的人都清楚,对象是决定理论研究成果,有什么样的研究对象就有什么样的管理(理论)研究成果。如果以有形资源(物质)为管理研究对象,必然产生“以物为核心”的管理(理论),而以知识(资源)为管理研究对象,必然形成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理论)。“以物为核心”的管理(理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管理(理论),而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理论)就是当前的知识管理或新管理(理论)。在当前网络经济(商业)环境下,传统管理(理论)显然是一种不适应当前经济(商业)发展需要的陈旧落后管理(理论)。网络经济(商业)时代,知识等无形资源(物质)已经成为经济(商业)运营的主体,如果仍然以有形资源(物质)为管理研究对象,那么这种管理(理论)研究成果还有实际应用价值吗?
第二,除此之外,中国管理(理论)空洞无物的根源,在于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中国管理(理论)除了管理(理论)研究找错了对象之外,更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由于管理(理论)研究找错了对象,又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导致中国管理至今未出现突破性的管理(理论)研究成果,创建具有本土化的管理(理论)体系。缺乏根据国内经济(商业)具体情况,建立具有本土化的管理(理论)体系,中国管理(理论)能够解决网络经济(商业)管理问题吗?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国管理(理论),只能依靠东拼西凑一些不切实际的管理(理论),只会提出(拼凑)一些管理新概念、管理新名词,而没有能力将新概念转化成新的实际应用方法。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