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来的管理为什么是预测管理而不是其它呢? 1.商品经济社会趋向成熟,消费结构大大改善,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消费者追求满意超过了商品本身的功能价值,企业将面对越来越多不确定的消费者,所以企业必须打破传统的方法进行新的顾客与市场划分与定义。进行技术与产品的超前创新,以期将分散的市场重新集中,强行淘汰竞争者在原来的技术体系下创新带来的市场细分。
2.竞争者紧紧跟随,企业自身需要不断持续有效的创新;以连续的发展战略,抛开竞争者的非连续模仿,有时我们必须考虑竞争对手的行为模式,从而得出对竞争者的可能性预测。
3.企业外环境或超外环境包括:政治、技术、文化、法律、行业环境等方面的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明确或潜在机遇与危胁,如果企业能提前识别出来,就可以主动,提前改变以适应未来趋势。
4.现代管理环境的特点迫切要求企业必须主动提前适应未来的变化,没有什么先进的技巧;随着科技的高度发达,计算机管理与自动化制造将逐步代替程序性任务(业务),企业员工不再从事确定性高的程序化决策,他们必须面对未来经营,以脑力代替体力,员工逐渐转化为知识(技术)型员工,组织也将向学习型组织转变,管理重视技术(产品)开发与营销创新,他们处理的将是不断变化的新任务,预测转化为一项管理职能。
5.即使是企业内部也必须预测管理,特别对于一个超大型集团公司而言,未来关系生死存亡,面对内部复合式组织结构,人才多元化,技术系统关联。企业在计划,生产,质量,人事,销售,财务等方面有其必然的缺口与断层,有些通过组织设计与调进查并不能得到完整的结论,而发挥预测可以有效找到企业内未知部分的可能缺口。
6.虽然现代管理科学并没有把预测提到管理层面并系统化,但管理技术本身就是建立在假设与预测基础之上的,许多学科都企图对未来进行精确描述。
7.传统管理也是基于预测的管理,只是没有形成专门的系统结构,方法与相应的组织。只要面对未来,就必须假设与分析,这就是在预测。比如,日本的小型廉价省油汽车,在石油危机中,顺利的占领了美国市场就是预测的成功实例。
8.传统管理强调管理的静态化与程序化,阻止了员工的活跃思维创新,同时也浪费了企业最宝贵的人力资源。
由上可知:预测不仅是一种管理,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经营理念,在这个不确定的竞争环境下,预测管理会代替传统的管理理论。因为管理本身重在适应,适应导制了管理技术必然会突破传统管理体系。
二、预测管理的定义:
所谓预测管理就是以明确并合理界定的目标为导向,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与技术从多个层面与侧面对未来经营环境的趋势与企业自身的行为的准确及时全面评估,以期企业行为主动应对环境变化,并积极指向目标的一系列超前活动。
预测管理具有下列特点:
1.所谓预测管理指没有预测就没有管理,管理就是预测,预测的管理与管理的预测要协调一致,预测本身是面对未来,未来并不准确,所以预测有较强的主观生,企业进入某一个新的领域时,或许开始对未来判断相差很大,但企业只要坚持不懈长此以往,往往能够越来越准确的预见未来。
2.预测管理强调预测只是一部分,而管理实践(实验)是另一部分,预测是概念加工过程。管理实践是创新与转变的实现过程,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偏重一方。只有将概念与实践完美的结合起来才算是完整的预测管理,所以预测管理更注重全过程性,及时性,科学性,全面性,全员全部门参与性,合适(满意)性,未来性,实效性,实践性与结果目标导向性。
预测分两个过程:其一信息加工与筛选过程。其二预测过程,这个过程注重方法与技巧,需要用到多学科知识,并积极探索寻求创意,所用的科学包括:决策科学,运筹学,统计学,博弈论,数理科学,市场学,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系统学,历史学,哲学等。积极体验多学科,多种方法对未来结果的预测。近期预测应以定量为主,远期预测应以定性为主,注意定量与定性预测的接口,预测的关键是综合多学科的结论,而不是单一学科的结论。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