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中国式管理的时代课题:正当管理
2009-12-24 11:06:11 来源:网络 作者:罗敦司德 【 】 浏览:191次 评论:0

    正如专家所敏锐观察到的那样,已经过去的2006年,中国的管理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企业管理开始摆脱轰轰烈烈的“运动式”的管理旧习,走向了更加成熟理性、更具连续性和稳定性、更注重程序完善的管理,即正当管理。联想到一个时期以来颇为热闹的关于中国式管理的论战,我们是否可以由此看出这是在向中国式管理的时代课题回归呢?

    中国式管理与正当管理在社会属性上相关联

    要想明确中国式管理的定位,必须从管理的二重性谈起。我们知道管理的二重性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其自然属性主要是解决管理是否科学、更加经济、更加科学之类的问题。正如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一样,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或者在管理的自然属性范畴内是没有也不应当有中国式、欧美式之类区分的。而在管理的社会属性上,由于我们现在建设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么发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企业管理其社会属性的主脉也只能具有中国特色,即是中国式的。简单说来,解决了发生在中国热土上的企业管理中所具有的社会属性问题,这样的方式就是中国式管理。

    在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式管理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一个具有什么内容的问题。中国式管理的内容无疑是丰富的,而正当管理应当是它的一个重要标志。所谓正当管理,是以社会民族公众的利益为标准来衡量,它要求管理者在实施管理,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时至少要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遵守既定的管理规则和程序,忠实地屦行自已的管理职责,从而产生正当经营效益的管理行为。简言之,是追求企业及其相关利益主体正当利益的管理行为。是企业的管理者在实施管理,追求企业,个人利益最大化时必须遵守的起码要求。它是在资源流动、利益分配和再分配的动态过程中,管理者必须遵循的价值指向。这样的正当管理反映的也是管理的社会属性,与中国式管理所反映的社会属性是完全一致的,因而正当管理与中国式管理也就有了不可分割的关系。正当管理之所以会成为中国式管理的标志而不会成为欧美类型国家的企业管理的标志,是因为历史、国情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在欧美等国家中,资本主义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形成了工业文明的深厚积淀,其经营管理主要是解决“善良的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财产的问题”。而我国进入近代之际,虽然有了一定的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商品经济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育。在长期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环境中,民族工商业在夹缝中艰难生存,具有较强的依附性。广大人民群众更多的是在战乱中挣扎和抗争,在汪洋大海的小农经济,靠天吃天的自然经济,手工作业的个体经济中,没有经过大工业文明的洗礼,对于“善良的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财产的问题”的解答完全出于东方式的理解,没有直接的代理成本之虞。先进的工人阶级也只有和农民结成同盟军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只有在完成了推翻旧世果的任务后才会考虑建设一个新世界的问题,而在计划经济中企业的任务是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又用不着考虑这样的问题。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企业管理中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时,往往忽视了“管理科学”预设的那个前提:管理者总是“善良的主人”。这在从私有制下发展起来的经济组织中是不难理解的,而在转换机制、放权让利中被赋于管理权的管理者是否善良姑且不论,可以肯定他并不是企业的真正的所有者,即不是企业的真正“主人”,而他们的“善良”又恰恰遇到了挑战。

[1] [2] [3] [4]  下一页

0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国式管 时代课 管理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华为的管理要“削足适履” 下一篇典型的管理信息不完整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暂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