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关于中国特色管理的几个问题
2009-12-24 11:06:27 来源:网络 作者: 【 】 浏览:183次 评论: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扩大,外资大企业不断进入中国,面对着这些实力强大的对手,中国的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得不断探索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之道,以获取自身的竞争优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于辨证地吸收西方管理理论之营养元素,从而成长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大树提供着丰厚的土壤,下面就几个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管理问题分述之。

    一.“和”的思想

    这在中国先秦时期的太极图中就可窥见“和”之思想精华,阴阳和谐共生,造就了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文化,此区别于西方受“二分法”影响的“个人主义”文化。中国人的这一思维方式使我们在小时侯的启蒙教育中即受影响。心理学中有个实验,比较中国家庭和美国家庭教育小孩的方法,用父母教孩子的词语词性上来做判断。得出的结论就是,中国的父母更愿意教孩子动词,而美国的父母则更多地教孩子名词。这其中的隐含意义就是中国人重视联系(动词的作用),而美国人更重区分(名词的作用)。在管理中,我们也经常会发现公司的绩效考核制度用处不大,即表现为同一部门员工的业绩差别不大,大家相安无事,长此以往,员工会逐渐泯灭掉工作激情,变懒惰,使企业效率下降。如果有个别业绩出色的员工“出风头”时,会出现大家“群起而攻之”的“棒打出头鸟”现象,而外企中通常都会将员工按业绩分出“三六九等”。还有一个实验,即某个团队完成一项任务后,大家在分配报酬时,美国人的做法是完全以“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而中国人却出现了两种情况:只有当此项目领导人在完成该任务中付出较少时才会以“按劳分配”实行,如果该领导人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付出较多,那么他通常会采取“平均分配”的原则,这恰恰体现了中国管理中注重团队和谐,注重集体主义的思想。当然其中有利有弊,作为企业领导人,应该熟悉这种文化,在实践中趋利避害,以严格的制度和作风纠正拖累团队的行为,以实现企业的最大进步和和谐。

    二.感性、模糊的沟通

    中国人长期以来深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比较感性,模糊,从唐诗重视境界,宋词关注言长,到当今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火候”,“少许”等可以看出。这就影响了中国人在沟通时也不愿意清楚明白而且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说话要讲究艺术,听者要善于揣摩。要懂得话中的应有之意。在中国几千年漫长的封建历史中,大臣凭借善于揣摩皇帝说话之意义的本领获得升迁的数不胜数。而在现实生活中,对于这种沟通方式,例子不胜枚举,想必大家都有较深的体会。而西方人则受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理性思辩的作风影响,形成了比较理性和严谨的思维方式,从而在沟通时也非常讲究清楚明白,这种文化差异在东西方生意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来看,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对于中国的本土管理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三.重“情”

    中国人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重情重义的传统美德,这在企业管理中也有着深刻的体现。一方面,体现为人情关系,另一方面,中国人又讲究面子。

    对于人情关系,其实是中国儒家的核心“仁”文化的这种等级之爱的体现,早在《论语·子路》篇中就有这样一段论述: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其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可以看出,孔子的意思就是亲人犯了错,乃至罪,不应当去检举,告发.应该替亲人隐瞒,即,大义灭亲之事做不得,否则,便乱了亲情伦理.而《孟子·尽心》上篇又有: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逃,遭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

[1] [2]  下一页

0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关于中 国特色 管理的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正在影响中国管理的10大管理创新 下一篇管理与服务进步远比技术进步重要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暂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