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企业人性化管理与M理论
2009-12-24 11:07:40 来源:网络 作者:admin 【 】 浏览:224次 评论:0

    所谓人文关怀,就是组织在实现自身目标的过 程中,通过对员工多方面、多层次的物质和精神需 求的关注,在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基础 上提升各级员工工作绩效的管理思路;而人性化管 理,就是通过对员工本身特性以及员工和组织之间 相互关系的深刻剖析,在及时、有效满足员工多元 物质、精神需求的前提下,实现组织与员工之间的 恒久良性互动,确保组织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 管理模式。

    谈到人性化管理,当前国内企业管理界最为引 人注目的学说就是厦门经理学院曾飞先生创建并倡导的M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性化管理就是要重视企业 最重要的资源——人,以人为本位开展企业管理。

    M理论关于人性的假设表述如下:

    A.本性假设:人具有先天遗传而来的本性,如惰性、 趋利避害动机等;人的本性难移,但企业管理者可 以顺其自然并加以引导利用;

    B.习惯假设:人能够适应环境,在特定的机制下会 形成特定的习惯,习惯左右着人的行为;环境机制 发生改变,人的习惯和行为也随之发生改变;

    C.习俗和文化假设:人不仅依靠本性求生存,也依 靠社会群体特定的习俗和文化求发展;习俗和文化 也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人的行为;

    D.创新假设:人和社会群体都是自组织系统,都能 够自我创新演化,能够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 文化以不断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人性化管理也就是根据对人性的四个假设开展 的针对性管理。

    A. 尊重人的本性,顺其自然加以引导;

    B.进行行为塑造,利用习惯进行管理;

    C.营造企业文化,利用文化规范个体行为;

    D.注重人的创造力,利用创新推动企业发展。

    M 理论在管理实践过程中强调因势利导和文化引导并用,顺应人的本性和行为塑造并用,激励与 造势并重,结构性制约与场力推动并重。M理论认 为:“真理不在两端,而是在二端之间”。处理事务 力求合理适度为佳,不走极端,通过适当的中介物 实现管理的和谐、统一。在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之 间,通过“工作职位”这一中介物,使企业员工化, 员工企业化,把共性和个性一致起来,达到两者的 和谐一致,将企业转化成为员工与外部投资者共同 生存、发展的生态系统。

    M 理论认为:企业的凝聚力和推动力来源于领 导者与下属之间双向的交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包 括:人伦力、交感力、趋势力和强制力。这四种相 互作用分别以关爱、首肯、位势及赏罚为中介物。领 导者对下属的关爱产生了人伦力;领导者对下属的 赞扬和肯定产生了交感力;领导者给予下属的具体 位势产生了趋势力;领导者对下属的赏罚产生了强 制力。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对组织的 发展产生关键性的影响和推动,促进组织系统的整 体协同,确保整个组织持续、健康地发展!

    一个 M 理论的最佳样本

    过去,人们往往将人性化管理视为管理软弱无 力、低能低效的代名词,认为推行人性化管理的企 业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执行力,也不可能创造出什么 优良的业绩——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点。事实上, 人性化管理有声有色的企业往往是各行业管理执行 力和经营绩效最为出色的标杆企业!

    2005 年度,全球著名的航空杂志《航空公司商 务》评选出该年度全球最佳航空公司五大奖项,美 国西南航空公司一举赢得了最佳成就奖(Airline usiness ward)和最佳市场营销奖(Marketing) 两项桂冠,令各界人士惊叹不已!2005年度是美国 航空运输业形势非常糟糕的一年:全行业亏损 100 多亿美元,运力空公司苦苦挣扎,而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则“风景这 边独好”,又一次创造了“与竞争激烈的商业航空行 业不相称的”业绩:全年经营收入 75.8 亿美元,实 现净利润 5.48 亿美元,比快速成长的 2004 年度又 递增了 75.1%,创造了世界航空史上无可企及的 33 年连续赢利记录!

[1] [2]  下一页

0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管理与 理论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销售经理的八大管理忌语 下一篇日本的品质管理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暂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