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特惠不“惠”配镜不准 看不清的眼镜业“潜规则”
2013-08-01 21:38:33 来源:网络 作者:蓝精灵 【 】 浏览:410次 评论:0
     近日,福鼎市太姥山工商所查处了一家冒用“宝岛眼镜”商标的眼镜店,其门楣招牌、店内装潢以及眼镜盒上大量突出使用“宝岛眼镜”商标字样,容易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上当受骗。据了解,随着暑假的到来,眼镜市场迎来配置的高峰期。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眼镜时还需多了解产品和售后服务情况。

暑期“特惠”惠了吗?

随着暑假的到来,记者发现,在宁德市的不少眼镜店门前纷纷出现了“暑期大放松”、“暑期特卖”等招牌,更有店铺打出了“从不打折,首次大特惠”的口号,犹如商场里促销活动般。一些店铺内原先需要600元的镜架如今还不到300元。在降价的诱惑下,许多消费者宁愿买600元降到300元的产品,也不愿意买本来就标价300元的产品。

是否真的如商家打出的广告,是暑期特惠?一位业内人士道出了其中的门道:“先把价格自行抬高后再打折,实际上价格不降反升。还有一种是一物多价,把相同进价的镜片,故意标出多种价钱,然后推销高价的,让你心甘情愿落入圈套。”

该业内人士还介绍,除了搞促销外,部分眼镜店还在日常经营中把眼镜价格卖到出厂价的两倍甚至三倍以上,消费者即使跟商家砍价,也往往砍不到标价的一半,商家还是能大赚一笔。

营业员身兼验光师

7月16日,17岁的小王在福鼎某家眼镜店里,花500多元钱配了一副近视镜。配镜之前,穿白大褂的“验光师”专门用电脑设备给她验了光:左眼400度,右眼450度。但是试戴时,小王却觉得看东西不大舒服。眼镜店员工给予的解释是:戴几天就没事了。

一周后,不时地感觉头晕的小王到医院一检查,发现眼镜店验光时得出的右眼度数竟比实际度数高出了100度。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在不少眼镜店内销售人员往往还兼着验光师的职能。记者来到一家眼镜店表示要配镜。当问是否有验光师时,该店的销售人员称自己是经过专门培训后才上岗的验光师。当记者提出是否有相关证件时,该销售人员表示,没有带在身边。随后该工作人员对记者进行了验光,整个过程不足10分钟。而据了解,国家规定在标准的技术条件下,验光时间必须在20分钟以上。

一从事眼镜行业多年的张先生道破了其中秘密:为了节约成本。现在一些杂牌眼镜店为了招揽顾客,常常让营业员充当验光师,让一些不具备专业素质的员工来给顾客验光,只是对外宣称经过系统的培训,并获得资格认证的。

售后服务打折扣

谈起一个月前的遭遇,张先生至今仍气愤不已。他告诉记者,6月中旬他在霞浦某家眼镜店配了一副树脂眼镜,结果没戴多久一侧镜腿就自然脱落了。于是他就拿着眼镜找到眼镜店,希望店家能给个说法,至少也帮他修补一下。

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要求,张先生跑了多次后却始终没有得到满足。

第一次去,张先生得到的答复是“我们的技师不在”、“你的眼镜没有配件,只有再换一个镜架”、“要不你明天再来”等等推诿。第二天张先生又再次来到眼镜店要求维修。结果第一天的场景又再次出现。营业员又开始找起了各种理由,总之就是要你换镜架。张先生很是气愤,明明可以修补的,为什么非要换呢?

一气之下,张先生换了家眼镜店重新配了眼镜。

工商部门:消费时小心陷阱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各类眼镜,工商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眼镜时,要多走走,多看看,货比三家。同时,还应对较常出现的消费陷阱多个心眼。

首先要警惕傍名牌陷阱。消费者在选择品牌店时,不要被店招、室内装潢突显的商标所迷惑,应该要看商家的营业执照,以及使用该商标的授权书;其次,要警惕假医师陷阱。穿着大白褂的验光师、配镜师有可能是假医师。消费者配镜时一定要到正规的眼镜店,找到有从业资格证书的验光师和配镜师为自己配制眼镜。同时,要警惕偷梁换柱陷阱。消费者选好镜片后,最好去装配室监督,提防不良商家在配镜的过程中偷梁换柱,把已选购的镜片换成其他次品。此外,消费者还要警惕价格陷阱。选购眼镜时并不是价格高的就是质量好的。因为有的商家故意抬高价格再打折,实际上价格不降反升。还有的商家把相同进价的镜片,故意标出多种价位,然后推销高价的,让消费者落入圈套。总之,消费者在选购眼镜时务必认清所购眼镜的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生产厂名和厂址,付款后一定要向商家索取购物小票,这样一旦发现质量问题,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94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标签:关键字]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首府配光眼镜市场鱼目混杂 合格率.. 下一篇MILANNO米兰米蓝眼镜盛装登陆上海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