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浙江民企“康华眼镜”打赢10年涉外官司
2009-10-10 14:21:57 来源:http://www.qianlong.com 作者:佐木太子 【 】 浏览:770次 评论:0

  “我们胜了!”日前,浙江“康华眼镜”董事长高克胡收到最高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定书——裁定德国OBE(翁玛赫特与鲍姆盖特纳公司)的再审申请被驳回。这意味着,“康华”和OBE之间近10年的涉外官司以“康华”胜诉告终。

  官司源于眼镜铰链

  OBE是世界四大眼镜配件制造商之一,其眼镜配件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官司起源于一个小小的眼镜铰链,这种镜架开合过程中有弹力的配件,能够让镜腿间距离适应佩戴者脸型,以达到舒适配戴目的。

  9年前的香港眼镜展上,OBE找到生产眼镜配件的民企“康华”公司摊位,指责“康华”的眼镜铰链侵犯了该公司有关弹簧铰链方法的发明专利。随后,OBE公司发来了律师函,要求“康华”立刻停止生产。2002年6月,OBE公司一纸诉状将“康华”等两家企业告上法院,要求赔偿人民币415万元、销毁模具,并公开道歉。

  当时浙江省玉环县眼镜配件年产值已达到6亿元,在中国市场覆盖率达60%以上。在玉环,一只小小的眼镜铰链最贵的仅卖7元人民币,低的只有一二元,而OBE的售价是3美元。玉环眼镜配件协会秘书长陈顺进说:“OBE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设置障碍阻拦玉环眼镜配件进入国际市场与其竞争。”

  积极应诉

  中国眼镜协会理事长徐云绶指出了“康华”打这起国际官司的重要性:全球80%的眼镜弹簧铰链由中国企业生产,一旦被认定为侵权,国内将有上千家中小企业面临关闭威胁,并严重影响我国几千家眼镜架、成镜生产企业和几万家眼镜验配企业,眼镜出口也将受到重大负面影响。

  “康华”拿出了自己的证据:玉环县生产这种眼镜弹簧铰链已有30多年历史,一直沿用的是传统加工工艺,与OBE公司的生产工艺完全不一样。一审败诉后,“康华”继续选择对簿公堂。这些年来,公司董事长高克胡奔波各地,向我国知识产权、法律界方面的专家咨询相关知识。几经诉讼,最终打赢了这场官司。

  如今,“康华”已经申请专利10多项,去年产值达到1亿元,出口产值达2000万元,每年递增10%。在“康华”引导下,玉环眼镜配件行业共申请专利达80多项,去年全行业产值达23亿元,产品远销巴西、意大利、土耳其、印度和韩国等国家。

95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浙江 民企 康华 眼镜 打赢 10年 涉外 官司 责任编辑:peijingsh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绵阳市加强对眼镜行业配镜市场监控 下一篇太阳镜生产基地正式落户厦门 中国..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