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倡导中国式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将西方现代管理的意图曲解或者曲折执行,关键就在于规则文化没确立,考虑人性的东西太多,考虑人的面子太多,考虑人际关系太多,往往连一件简单的事情都会考虑得极为复杂繁琐,从而导致效率低下,而且效果很差。 一、中国有着丰富的规则文化基础,但中外管理最大的差距,仍然在规则文化的建设上。
中国应该是一个有规矩并且懂规矩的国度。在平常的工作和交往中,经常能听到与规矩相关的警句,或看到相关的内容。譬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成何体统。这句话就强调了组织和纪律的重要性。
在古代的著作中,孔子的《论语·子路》中也说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有人在另一篇古文中也谈到,“穷兵赎武”并不能“坐拥天下”,唯有得民心,并且能够令行禁止,方能“行王道和成大业”。
“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焉。齐能并宋,而不能凝也,故魏夺之;燕能并齐,而不能凝也,故田单夺之;韩之上地,方数百里,完全富足而趋赵,赵不能凝也,故秦夺之。故能并之而不能凝,则必夺;不能并之又不能凝其有,则必亡。能凝之,则必能并之矣。得之则凝,兼并无强。古者汤以薄,武王以滈,皆百里之地也,天下为一,诸侯为臣,无它故焉,能凝之也。故凝士以礼,凝民以政;礼修而士服,政平而民安。士服民安,夫是之谓大凝。以守则固,以征则强,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译文】兼并是容易进行的,唯有坚固和凝聚才是困难的。齐国能兼并宋国,但不能凝聚宋国的人民,所以魏国又夺走了。燕国能兼并齐国,但不能凝聚齐国的人民,所以田单又夺走了。韩国上党的土地,方圆百里,完整富足而归顺了赵国,赵国不能凝聚其人民,所以秦国又夺走了它。所以能兼并而不能凝聚其人民,那就会被夺走;不能兼并别人又不能凝聚自己人民的,那就必然会灭亡;能凝聚人民的也就能兼并别人了。兼并得到了就能凝聚,所以兼并没有强迫。古时候商汤王以毫地,周武王以镐地,都是方圆百里的地方,却使天下统一,诸侯称臣,没有别的原因,就是能凝聚人民。所以,凝聚读书人要以社会行为规范,凝聚要人民以政治;社会行为规范得到修整而读书人就会心悦诚服,政治平等而人民就会安居乐业;读书人心悦诚服、人民安居乐业,这就称之为大的凝聚。用来守护就能坚固,用来征战就能强大,令行禁止,王者的事业也就完备了}”
当历史战车推进到现代中国时,涌现出了一个最强大的组织,那就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她倡导的“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更是深得民心,并为保证革命的成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中,三大纪律是指: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第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八项注意是指:第一、说话态度要和好,尊重群众不要耍骄傲;第二、买卖价钱要公平,公买公卖不许逞强霸道;第三、借人东西用过了,当面归还切莫遗失掉;第四、若把东西损坏了,照价赔偿不差半分毫;第五、不许打人和骂人,军阀作风坚决克服掉;第六、爱护群众的庄稼,行军作战处处注意到;第七、不许调戏妇女们,流氓习气坚决要除掉;第八、不许虐待俘虏兵,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
从上述观点可以看出,前人对于组织规则存在的必要性已经有了共同的认知。但是,当我们走入很多企业的现场,当我们从新闻媒体和财经杂志看到很多国内企业崩盘时的内幕,当我们看到老板与经理人,经理人与普通职员之间的恩恩怨怨时,不由得感叹,中国管理与西方现代管理落后,又何止百年?
那么,中外管理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呢?我认为,最大的差距,就在于没有全面建立起透明的规则文化。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