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在快速成长过程中遭到的毁灭性打击,更多的时候来自内部,来自一线员工与精英人物的造**。沃尔玛历史上也经历过快速成长的危机。那是20世纪60、70年代。沃尔玛接连陷入诉讼,多是一些工人不满相关待遇所致。虽然当时山姆胜了诉讼,却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安慰。 山姆·沃尔顿一开始就立下了“为客户节约每一个铜板”的店规,节约无孔不入。零售业最大的费用就是员工的工资,不从这里入手控制成本,就没有商业生存的根基。可是,守住了商人本色,却忽视了员工的基本福利。当老板把节俭的苦役横加到自己头上,通常会获得认同与好感。可是,当把俭朴无休止地施加到雇员身上的时候,就是吝啬了。因为老板以今天的苦役,可以享受明天加倍的创业成果;而一般雇员却与此无缘。对沃尔玛员工的低工资招致的许多不满和批评,山姆·沃尔顿一时素手无策。
一次顿悟改变了这一切。1971年,沃尔顿夫妇去观赏温布尔登网球赛。一家商店的招牌吸引了他们的眼球。那是J·M·刘易斯合伙公司,它的招牌上列有全体员工的姓名,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有一种合伙关系。善良的沃尔顿夫人提醒山姆:看看,他们的员工是名副其实的合伙人!刹那间,山姆获得了一种顿悟,好像眼前的一切都特别明亮起来。
原来与员工结盟可以有许多花费不大而效果显著的形式!把雇员称为合伙人,同员工建立全面合伙关系!这个想法令山姆激动不已。他们兴冲冲地结束了愉快的旅行,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变称呼,开始把商店雇员称为合伙人。
1971年沃尔玛采取了第一个大步骤:开始实施一项有所有员工参与的利润分享计划。每一个在沃尔玛待了一年以上,以及每年都至少工作1000个小时的职工都有资格分享利润。运用一个与利润增长相关的公式,沃尔玛把每个够格的员工工资的一个百分比归入他的计划,员工离开公司时可以取走这个份额(或股票或现金)。在第一个10年中,员工平均工资的6%归入了这一计划。
看起来像个游戏。沃尔玛当时大多数雇员是小时工、临时工,这样一个规定,就把他们拒之门外。但是,视角的转变从来就大于一时物质上的安排。从雇员到合伙人,是一个质的飞跃。多年后山姆仍然为自己的决策自豪:“我们当时的这个决策,即尽量给员工以平等的对待,毫无疑问,这是我们沃尔玛公司所做出的最明智的举动。”
沃尔玛的合伙人文化,并没有大幅度提升雇员的薪酬。至今美国许多社区不准许沃尔玛进入,不是它的折扣政策不受欢迎,而是担心沃尔玛的低工资或会拉低社区的收入水平。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