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第4章 第4节 散光透镜的成像
2009-11-27 15:58:16 来源:网络 作者:范笛诗 【 】 浏览:71852次 评论:0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屈光系统为球面系统,尽管成像的位置不同,但毕竟可以成一点像,所以我们可以使用球面透镜将其矫正。散光眼则不同,由于其在互相垂直的两个子午线方向上有最大及最小的屈光力,进而成像状态为前后两条互相垂直的焦线。所以,球面透镜不能矫正散光眼。矫正散光眼需要在不同子午线上有不同屈光力度的透镜。这种透镜的某一子午线内屈光力最小,屈光力逐渐增加至与其垂直子午线内屈光力达到最大。包含最大与最小屈光力的子午线称为主子午线。矫正散光眼可以有柱面透镜、球柱面透镜和环曲面透镜。


散光透镜的成像
1.散光透镜的成像——像散光束  球面透镜上各方向的屈光力是一样的,因此光线通过后可以成一点像。散光透镜各方向的屈光力不同,且在互相垂直的两方向上有最大及最小的屈光力,这就使得光线通过散光透镜后不能像球面透镜那样成一点像。图4-13为一正散光透镜所形成的像散光束,称为Sturm光锥。



该正散光透镜在竖直方向上有最大的屈光力,在水平方向上有最小的屈光力,透镜为圆形。当平行光线通过透镜后,由于垂直方向的屈光力最强,所以通过垂直方向的光线先会聚于F1’,同时通过水平方向的光线由于屈光力最弱,所以在F1’并没有会聚,而继续向前会聚于F2’。将屏幕放置在F1’时会看到一条水平线,称为前焦线。当屏幕放置在F2’时会看到一条竖直线,称为后焦线。由于透镜是圆形,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刚离开透镜时,将屏幕放置在透镜后看到的应为圆形,随着屏幕后移至F1’附近,圆形逐渐变成椭圆,其长轴与前焦线方向一致,随着屏幕过F1’继续向后移动,扁椭圆逐渐变成长椭圆,长轴与后焦线方向一致。由扁椭圆过渡为长椭圆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个圆形,称为最小弥散圆,前焦线与后焦线的间隔称为Sturm间隔,它的大小表示了散光的大小。




2.散光光束中各参数的计算  焦线长度、最小弥散圆的位置和直径可由图4-14中的几何关系中求得,该图为散光光束的侧视及俯视图。


在图4-14中,透镜到前焦线的距离为l1’;透镜到后焦线的距离为l2’
;透镜到最小弥散圆的距离为lC’;h1为前焦线长度;h2为后焦线长度;透镜直径为d
,I为Sturm间距。根据图中关系,焦线长度h1、h2分别为:

即:


焦线的位置l1’及l2’可根据L’1=L+F1及L’2=L+F2求出。

由图4-14可以看出:


由此可得镜片至最小弥散圆的距离:


该距离以屈光度的形式表示为:


最小弥散圆的直径c为:



例4-12:一散光透镜+5.00DS/+4.00DC×90,直径40mm,求透镜前1m的物点发出的光经透镜后所成焦线及最小弥散圆的位置及大小。

解:已知L=-1D,d=40mm,F1=+9D(轴向90),F2=+5D(轴向180),所以:

L’1=L+F1=+8D

l’1=+12.5cm

L’2=L+F2=4D

l’2=+25cm

L’c=1/2(L’1+L’2)=+6D

L’c=16.67cm

I=l’2-l’1 =12.5cm

198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欠扁
支持
很棒
找骂
搞笑
软文
不解
吃惊
Tags:散光 透镜 成像 责任编辑:peijingsh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第4章 第3节 球柱面透镜 下一篇第4章 第5节 环曲面和环曲面透镜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