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镜片配制是验配镜工作最后的程序,再好的验光设备和技术,再优质的务态度,再现代的理念,都不能代替眼镜的配制工作。眼镜的配制工作是眼镜行业最终实现验光矫正设想、提供高质量服务关键的一步。而磨边是配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艺流程。本书因是以探索渐进镜的矫正为主旨,因此本节只对磨边工艺进行简要介绍。 磨边是配镜工作的重要环节,就我国眼镜行业现有状况而言,磨边设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可以说,手工磨边机、半自动磨边机和全自动磨边机三者共存。大、中眼镜店以半自动磨边机为主,小店还有相当多的手工磨边机。 下面仅就这三种设备的工艺流程分别进行概述。
一、手工磨边机 用手工磨边机进行磨边,共有三项工作要做:制模、钳边和磨边。 (一)制模 即制做模板,制模一般采用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使用制模坯料,这种方法一般用无撑片镜架,这种方法已经使用不多了,因为无撑片的镜架在市场上已很难找到了。 第二种方法:使用镜架撑片,这种方法是现在最常用的方法。操作前最好能对瞳孔所对应的位置予以标记,并以此点为准画出视线的基准水平线和垂直线(图9-36)。 (二)钳片 包括划片和钳片两步。将画好线的撑片置于毛边眼镜片上,使交叉点与镜片光学中心重叠,并使基准水平线与镜片180°方向子午线一致。一手按住撑片,一手执玻璃刀,令刀锋沿撑片刻划镜片,刻划要求:线细、痕深、声脆、无屑、形准。这是划片。 将划好的片,经敲击、钳边、修边,加工成与模板相同的去边眼镜片,这就是钳片。对于去边眼镜片大小的掌握:可大、不可小。 (三)磨边 双手执经钳片的去边眼镜片,方向与砂轮方向一致,进行镜片磨修。磨修过程中一定要同模板不断对照,以保持其一致性。这就是磨平过程。 将磨成平边的镜片与砂轮横置,使镜片与砂轮平面呈30°~35°角,把边形磨成尖角(如图 9-37),这就是磨尖角过程。磨尖角中,一般先磨凸面,再磨凹面。 经磨尖角的镜片,周边往往会形成表面为凸凹不平的一条棱,这样一条棱对装配和戴用者的安全都不利,因此需要倒棱,亦可以叫倒角,实际就是采用磨平边的办法,去掉锐利的棱锋。一般讲,倒角边与同侧镜面边缘距离为0.5mm以上。 使用手工磨边机对渐进镜片进行磨边,应注意的问题是将撑片点瞳的点一定要和配镜十字重合,撑片的水平基准线,一定要和配镜十字的参照线吻合,就撑片的水平基准线的位置而言,一般应控制配镜十字参线上0.5mm,以内,数据过大将可能导致视近的清晰视野过窄和戴用适应难度加大。
二、半自动磨边机 半自动磨边机是眼镜行业应用最广泛的磨边设备,按操作规程划分,可分为三个工序:制板、定心和磨边。 (一)制板 制板是使用模板机(制模机)将模板坯料切割成所需形状的工作。 模板坯料一般为塑料制成,其长为70mm,宽60mm,其四个角曲率半径约为19mm。也有做成圆形的。圆的半径一般约为40mm。模板中央一般有三个孔,也有四个孔的,孔的大小和位置如图9-38所示。中间孔为主孔,两侧小孔为定位孔,上面的小孔指示孔(此孔亦可没有)。图9-38上方图形为下方XX’的切面图。模板坯料是世界统一规格,所有厂家的磨边机的主固定杆和定位杆的设计均采用这种规格。 制板,需将去除撑片的眼镜架放置在模板机载架台上,调整好位置并加以固定,将扫描探针置于镜圈的透镜槽中。并将模板坯料定位,置于工作台上。将手柄板到工作档,模板机工作,切割30秒,粗边板制成。再经倒角,将板试嵌入镜圈,亦可经整修,达到模板与镜圈的完全吻合,张力适度为止。 (二)定心 光学中心的确定是磨边工作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项操作有三种方式: (1)制模板时,采用中心孔定位方式,定中心就需在磨边前,将吸附在吸盘上毛边眼镜片时进行。 (2)制模板时,采用光心定位方式,定中心则需在制模板前夹固镜架中进行。 (3)使用撑片做模板,只要依上述两种方式在撑片上用钻孔机在相应部位钻上孔就可以了。 以上三种方式中,用撑片光心定位法是简单的,当然,生产量大的情况下不适用撑片,因为撑片比模板坯料强度要低一些。 定中心的办法可参考本章第四节。 (三)磨边 将适宜的模板安装在模板定位轴上,并将其定位,固定并将定心的安装固定吸盘的镜片安放在镜片轴的键槽内。注意模板和镜片方向一致,否则加工出来的渐进镜片就是废品。 如选择程序为联动,半自动磨边机将会以粗磨——精磨——倒角(平边)进行自动转换的连续加工。
三、无模板磨边机 无模板磨边机是不用模板,采用3D电脑扫描系统精确复制镜框形状,自动控制进行镜片磨边、平边抛光操作。有的设备还具有自动开槽功能。此类磨边机可高速、高效、高质量地加工各种镜片,如Topcon ALE-7000系列。此类设备对加工量较大的专业店是必需的,这类设备工作效率高,可以节省人力,对合理利用人力和物力资源是有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