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第五章 第四节 屈光性弱视
2010-06-05 09:30:37 来源:网络 作者:卡地亚 【 】 浏览:74678次 评论:0
    屈光性弱视比较多见的是先天性远视或出生后早期的远视或散光,由于度数较高,在发育期间未能矫正,使所成的像不能清晰聚焦于黄斑中心凹,造成视觉发育的抑制。近视性屈光不正导致弱视较少,因为近视对眼前有限距离的物体可在黄斑中心凹处形成清晰的像,但对于高度数近视,有人认为在-7.00 D以上,特别是如果伴有眼底的病变,若在儿童发育期未进行矫正,也可能形成弱视。屈光性弱视较其他类型弱视发生较晚,所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可有视觉的正常发育。屈光性弱视一般弱视程度较浅,较其他类型弱视容易治疗。



一、临床体征
年幼儿童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年龄稍大儿童可能主诉视力较差,患儿视近物时喜欢将所视物放在一眼前等。视力低下而且不能被矫正,有明显屈光不正,如高度远视、高度近视、高度散光等,可能存在同其他类型弱视相近的特征。



二、检查与诊断
患儿视力检查中发现有异常,验光对于弱视的患儿十分重要,可以判断屈光不正的性质和程度。对于弱视患儿,一般采用睫状肌麻痹下的检影结合主观插片的方法;对于配合的儿童,也可在检影或电脑验光的基础上,采用综合验光仪进行主觉验光。睫状肌麻痹所用的药物是1%阿托品滴眼液或眼膏,在验光前使用3天,每天3次,每次1~2滴,务必指压泪囊部,以防止阿托品的不良反应发生,对于阿托品过敏者可选用后马托品,3周瞳孔恢复正常后再复查一次。对正在上学期间儿童或近视患儿,也可选用0.5%托吡卡胺,每5 min一次,连续5次,休息半小时后验光。由于儿童的视觉处于不断的发育过程中,屈光状态不断变化,一般3~6个月定期随访,6~12个月要重新验光,如有较大变化,重新开具眼镜处方。其他的检查包括斜视的检查、注视性质检查与VEP检查的异常均有助于诊断。



三、治疗
首先进行屈光矫正,配戴适合的眼镜或隐形眼镜。这是弱视治疗中很重要的部分,同时配合适当的遮盖法治疗及弱视综合治疗。



实例5-5:
男性,5岁,其母亲发现小孩看电视站得非常近,看小人书也是将书本贴得很近。患儿以往没有进行过眼科检查,无明显全身疾病及用药史。检查结果如下。
眼部检查无明显其他器质性病变
裸眼视力(远用):OD:4.5(0.3) OS:4.3(0.25)
裸眼视力(近用):OD:4.3(0.25) OS:4.2(0.15)
遮盖试验(远距):10△内隐斜
遮盖试验(近距):10△内隐斜
睫状肌麻痹扩瞳验光:
OD:+8.OODS-1.00×30=4.6 OS:+9.OODS-1.25×005=4.5
立体视检测:100"
Worth 4 Dots双眼无明显抑制
注视性质:中心注视
3个月后随访:戴镜视力OD:4.8 OS:4.6,无特殊主诉



实例5-6:
患儿,女性,6岁,幼儿园体检发现视力差,父母发现小孩喜眯眼。患儿以往没有进行过眼科检查,无明显全身疾病及用药史。检查结果如下。
眼部检查无明显其他器质性病变。
裸眼视力(远用):OD:4.2(0.15) OS:4.3(0.2)
裸眼视力(近用):OD:4.4(0.25) OS:4.5(0.3)
遮盖试验(远距):10△外隐斜
遮盖试验(近距):10△外隐斜
睫状肌麻痹扩瞳验光:
OD:-9.50DS-1.00×20=4.5 OS:-8.75 DS-1.25×015=4.6
根据患儿目前的情况,你认为造成患儿视力低下的原因是什么?治疗原则是什么?
108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第五 屈光性 弱视 责任编辑:peijingsh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第五章 第五节 屈光参差性弱视 下一篇第五章 第三节 斜视性弱视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暂无...

相关文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