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零售服务业的营销战略
2009-12-24 09:51:37 来源:网络 作者:蓝精灵 【 】 浏览:216次 评论:0
    零售业是服务业的重要产业,在营销的科学理论与一般的营销组合(4P)不同。除了4P外,零售业还有另外3个P,People(服务人员),Process(服务流程)及Physical Evidence(购物环境)。零售服务业还有以下的特性:
      •Intangibility:服务的不可触摸性,服务是隐形的,无法触摸,以“经验”为主;
  •Inseparability:服务无法独立于与服务人员的互动;
      •Heterogeneity:服务的内容难于标准化;
      •Perishability:服务的产能是可挥发,无法储存;
  •ownership:顾客可以使用,但是不拥有服务的场合。
  零售业是商品交付给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直接与顾客互动的环节,因此营销战略也特别复杂。在7P及以上所提的特性外,发展大陆市场还有以下的考虑:
  有限的资源:大陆市场非常复杂,在市场成熟度、开放程度、潜力、排外性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性,在有限的资源内,必需有严谨的发展计划,才能发挥到最佳的效果;
  销售据点的取得:零售业需要提供舒适的购物环境给消费者,因此销售据点是所有零售业竞争的重点之一。在一些都市里的重要商圈,更是各家连锁集团的必争之地,快餐业、服饰业、手机业、眼镜业等等都在竞争销售据点。销售据点的取得也是零售业扩张速度的瓶颈之一。
  员工培训:零售业在服务的内容部分也有很大的差异,如快餐业,服务的内容就很简洁。眼镜业与顾客的服务内容及互动就很复杂。不同的零售业因服务内容的差异,员工培训也因此大不相同。眼镜业的基本培训就要6个月以上,而快餐业可能只需要2个星期的培训就可以上岗。培训的长短也影响每一种零售业发展的速度。员工的培训素质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根基。员工的培训素质不佳,在零售业初期发展时不会有很大的差异,当一个企业在快速扩张时,培训体系的优劣就会影响企业发展的稳定性。零售业的培训体系堪称是零售业发展的根基,培训体系无法跟上企业发展速度,该企业现有的成果是可虑的。

4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眼镜零售风雨二十年 下一篇通用眼镜管理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暂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