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第9章 第1节 渐变多焦点镜片的发展历史
2009-11-27 15:57:27 来源:网络 作者:都彭 【 】 浏览:29002次 评论:0
老视配戴者需要远、中、近等不同距离的视觉矫正,需要将不同的屈光矫正处方集合到同一镜片上,形成多个焦点的眼镜。与双光镜相比,三光镜已经考虑到了中间视觉的矫正,但是和双光镜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在每个视觉区域的聚焦范围都有限,不能获得全程的连续视觉,在分界线仍存在像跳。即使是无像跳设计的三光镜,分界线的存在从外观上也影响配戴者对镜片的心理接受。
渐变多焦点镜片设计克服了以上问题,即在一镜片上实现了从远至近无数附加镜的逐渐变化,同时在光学成像质量上达到一定标准,在外观上无特征性表达,目前成为老视验配者首选的矫正方式。渐变多焦点镜片(PLA)简称渐变镜、渐进镜。
老视配戴者需要远、中、近等不同距离的视觉矫正,需要将不同的屈光矫正处方集合到同一镜片上,形成多个焦点的眼镜。与双光镜相比,三光镜已经考虑到了中间视觉的矫正,但是和双光镜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在每个视觉区域的聚焦范围都有限,不能获得全程的连续视觉,在分界线仍存在像跳。即使是无像跳设计的三光镜,分界线的存在从外观上也影响配戴者对镜片的心理接受。
渐变多焦点镜片设计克服了以上问题,即在一镜片上实现了从远至近无数附加镜的逐渐变化,同时在光学成像质量上达到一定标准,在外观上无特征性表达,目前成为老视验配者首选的矫正方式。渐变多焦点镜片(PLA)简称渐变镜、渐进镜。


1907年英国视光师Owen Aves首次提出渐变多焦点镜片的构思,1910年Henry Orford Gowlland在加拿大设计制作类似的镜片,但是由于技术限制,并没有获得实践上的成功。法国光学师兼工程师Bernard Maitenaz于1959年获得突破性进展,研制出真正适合临床配戴的第一副现代概念渐变镜,其在视觉矫正概念上的创新使它赢得了世人的关注,不久就被推广到整个欧洲大陆和北美洲。

随着计算机和临床应用研究的发展,先进设计软件和仪器应用于眼镜片的设计和开发,使渐变镜设计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总的趋势是:由早期单一、硬式、对称、视远区球面设计向当代多样、软式、非对称、视远区非球面设计发展。在最初的渐变镜,人们考虑的主要是数学、机械、光学上的问题,随着对视觉系统更加全面地了解,现代和未来的渐变镜的设计将日益关注渐变镜与生理光学、人体工程学、美学、心理、物理学的联系。

由于技术革新的加快,渐变镜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从20世纪50年代第一副现代渐变镜开始到70年代,属于第一代设计。到了70年代中期,视觉生理的研究进展促使早期软式设计作为第二代渐变镜应运而生,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第三代产品。20世纪90年代强调舒适视觉的第四代渐变镜作为比较成熟的设计成为主流,2000年现代软式设计的第五代渐变镜重视了运动视觉的需要,渐变区短而宽,像差得到更有效控制,有效视野更为增加。在2003年末,已经把个体眼动参数结合到镜片设计上,进一步做到“个体化设计”。

经过几次重大的革新,成熟的渐变镜设计种类日益增多,配戴人群日益庞大。在法国、德国等西欧发达国家,渐变镜早已经成为老视者的首选矫正方式; 在日本、美国,渐变镜配戴者每年呈明显的递增趋势。渐变镜在美国老视矫正方式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3%,到1990年的16%,在2000年为38%,而在2003年超过50%。在中国、印度、东南亚、东欧、拉丁美洲,越来越多的眼视光师将渐变镜作为老视配戴者的一个新的选择。

结合双眼视觉眼动参数的现代软式设计镜片将成为新的渐变镜主流。到目前为止问世的渐变镜都是采用Bernard Maitenaz的设计原理,即改变镜片前表面的曲率。一些处于前沿的设计研究者已经着手于尝试将渐变区转移到镜片后表面,这种变化将使得散光像差变化梯度更小,渐变区和眼睛更近而使视野更大。

还有一些处于实验阶段的研究试图使渐变镜设计发生划时代的进步:液晶镜片和渐变折射率镜片,液晶镜片通过电子技术使镜片材料折射率发生连续变化,而渐变折射率镜片希望将不同折射率材料融合在同一镜片上而产生所预期的变化。这些理念需要在光学性能、机械稳定性和外观上进一步改进以实现其面世的可能性。
1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渐变 焦点 镜片 发展历史 责任编辑:peijingsh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第8章 第3节 三光镜 下一篇第9章 第2节 渐变镜的基本特征和..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暂无...

相关文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