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第五章 第四节 双眼视觉功能理论基础
2009-12-02 19:38:53 来源:网络 作者:大红鹰 【 】 浏览:27445次 评论:0
一、双眼视觉的基本概念
双眼视觉并不是简单地睁开双眼看,而是双眼必须对最终像的感觉作出贡献。双眼视觉定义为:同时使用双眼并对落在双眼各自视网膜上的像产生最终像的识别。
双眼视很复杂,有其优点也有其较多的潜在性问题。双眼视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点:
1.拥有双眼使我们在一眼发生疾病或有其他问题时还有“备用”眼。
2.双眼视拥有更精细的运动协调、更灵巧的操纵技能、对三维空间更好的认识,即立体视。
3.双眼视拥有更大的视场(图5-14)。






立体视觉是双眼视觉提供给人类的最大好处,左右眼有各自的视场,当双眼均睁开时,右眼的视场与左眼的视场相重叠,重叠的这部分称为双眼视场,该区域的视觉信息同时进入右眼和左眼,在该区域的任何物体同时在右眼和左眼成像,双眼视场区有最好的精细运动协调,有很好的深度觉(即立体视)。精细工作能力、很好的深度觉是人类高质量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双眼视网膜上的点对应有相同的视觉方向,将神经冲动送到视皮质的同一点上,产生感觉融像,这些点称为共扼点,见图5-15。成像在共扼点的物体看起来是单个的,成像在非共扼点的物体看起来是双个的,非共扼点的刺激称为视网膜侈开,视网膜侈开的量超过一定范围时会产生复像;视网膜侈开的量在一定范围内时产生三维双眼视。






所有形成视网膜共扼点的空间位置可以用图形来表达,为一个实心的范围,称为horopter(图5-16)。Horopter不是一条曲线而是一个实心范围,这是因为双眼视网膜的对应点并不是点点匹配,只要右眼视网膜的刺激点和左眼视网膜的刺激点在Panum范围之内,都会产生双眼单个像,两点可以有些侈开,但侈开的量较小,不会产生复像。





二、感觉融像和运动融像

融像为两个像的融合或结合。为了获得双眼视,我们必须拥有两种类型的融像。

(一)感觉融像

感觉融像将双眼的感觉信息结合起来形成单一像的能力。

有正常双眼视的人有正常的感觉融像,即能将右眼和左眼的像合成后形成单个像的知觉。我们常规用立体视检测方法检测感觉融像功能,当立体视异常时用worth 4点法来检测。

感觉融像有四种类型:

1.同时知觉

2.重叠(1度融像)
3.平面融像(2度融像)
4.立体视(3度融像)
同时知觉:同时知觉并不是融像,只是双眼能同时看到物体,检查的方法为:将一图像放在右眼,另一图像放在左眼,问患者是否能同时看到两个像。

重叠:重叠为1度融像,除了左右眼能在同一时间看到不同的像外,患者能够在同一位置定位两个像。当一个像在右眼,另一个像在左眼的对应点上时,患者能在同一位置上看到两个像。(图5-17)
平面融像:平面融像称为2度融像,落在各视网膜上的像有相同的细节也有不相同的细节,但无深度知觉,图5-18表示平面融像:左右眼均能看见雪人的轮廓,右眼看到雪人的纽扣,左眼看到雪人的脸和帽子,融合后就是雪人的全貌。









(二)运动融像
运动融像定义为能将双眼保持一致的能力,如果无运动融像,正常的感觉融像无法出现。因此运动融像取决于双眼的视轴的聚散度。聚散为双眼视轴彼此会聚或散开的运动过程。
有内隐斜或外隐斜的患者利用其融像聚散能力来达到和保持运动融像,如果他们没有融像性聚散能力,双眼将不能保持一致,患者就出现斜视。
融像性聚散定义为当出现视网膜侈开或非对应点刺激时的眼球运动。融像性聚散将双眼视轴变成一致,即使患者在张力性聚散情况下有内斜或外斜时,通过提高额外的融像性聚散使其双眼一致,即运动融像,这类患者称为隐斜视,即在双眼睁开时,在融像聚散的作用下,双眼能保持一致同时注视同一物体。患者使用了融像聚散代偿其隐斜视。当此时用某种方式打断融像(如遮盖一眼),双眼就不再保持一致,出现偏外或偏内。
隐斜视的患者有运动融像,因为他们能使用融像聚散来克服多余的或不足的张力性聚散,因此一般情况下,当双眼睁开时,双眼一致。




三、调节、聚散及其相互关系

(一)调节性聚散

调节是通过调节眼的屈光能力用以看清外界物体的过程,调节与聚散联动,任何调节的变化都会诱发聚散的变化(图5-19)。举例说明:

实例 将右眼遮盖,在左眼前放置视标。当将视标从远距离移到眼前时,左眼发生了调节,这时,遮盖片后的右眼发生了内转。






(二)聚散性调节
聚散为双眼通过调整视线的夹角来对准外物,以获得双眼单视。聚散的变化也会诱发调节的变化。它们之间的联系途径为调节性聚散和聚散性调节。调节性聚散和调节之比称为是AC/A,而聚散性调节和聚散量之比称为是CA/C。临床上以AC/A作为诊断和处理双眼视异常的重要依据,AC/A比率一般利用远近距离隐斜的计算获得,或者通过近距隐斜测量后加1.00 D球镜再次测量后的差值获得。




(三)调节、聚散、瞳孔三联动
双眼注视近物时,会同时引发眼球集合、调节增强、瞳孔缩小的三联征反应,这种反应被称为近反射。发生近反射所涉及的神经传导通路包括E-W核、睫状神经节、纹状体17区、间脑和大脑皮质等。其中引起聚散的反射不通过大脑,当分别刺激动眼神经核或动眼神经的不同部位时,可引发出单独的瞳孔缩小、睫状肌收缩或内直肌收缩反应,其神经冲动起源于动眼神经核的不同簇群,并通过不同纤维作用于效应器。近反射出现时三种纤维将同时兴奋。
调节的多个参数与双眼单视的保持有密切的关系,包括调节幅度、正相对调节、负相对调节和融像性交叉柱镜。聚散的参数测量包括隐斜的测量和聚散程度的测量。
4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第五 双眼 视觉 功能 理论 基础 责任编辑:peijingsh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第五章 第三节 检测与分析 下一篇第五章 思考题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暂无...

相关文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