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使用周期过长的评估 (1)附着物分析: 1)沉淀物:由于眼部组织的排异反应,配戴后镜片表面形成完整的粘液性生物膜。生物膜的极性导致镜片表面蛋白质、脂质、无机盐的聚沉。30min后即可形成光学显微镜可见的沉淀物。 若镜片材料的极性较强、配戴眼泪液不足、采取长戴方式或镜片护理不良时,则会诱使镜片上的沉淀物与日俱增。 软镜的沉淀物可造成镜片损坏、配戴眼不适和矫正视力下降等不良后果。 2)病原微生物:软镜的材料及其表面生物膜的极性同样对各种致病微生物有吸引作用,而人眼、镜片盒、镜片和病原形成生物圈。镜片或镜片盒成为病原的生境,而镜片和镜片盒上的沉淀物则成为病原的营养生态龛,使病原在镜片和镜片盒中繁衍生长。 虽然已试图用各种护理产品来消灭病原,并破坏病原的生境,但因消灭了对护理产品敏感的病原后,则使对护理产品不敏感的病原不受限制地生长。且护理产品是由配戴者使用的,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使用不当,使用疏忽等问题。故镜片使用时间越长,其附着的病原数量和种类越多。 病原可释放毒素造成配戴眼刺激、不适;当角膜上皮不完整时则容易继发感染,酿成溃疡性角膜病变。 3)免疫物质:通常角膜接触镜材料本身并无免疫原性,但在配戴过程中,镜片可沾染多种兼具免疫原和反应原性的抗原物质。如病原的代谢物(毒素和酶等)、变性的泪源性蛋白以及护理液中的某些成分,都可以引起眼部组织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角膜接触镜导致的免疫性眼病包括巨乳头性结膜炎、角膜内皮沉积症等。 (2)护理方法的评估: 1)清洁和冲洗:①优点,用揉搓和冲洗的方法可以去除镜片表面80%以上的沉淀物和90%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可以说是角膜接触镜护理程序中行之有效的手段。②缺点,有不依从者省略了清洁和冲洗的程序;长期的揉搓可导致镜片表面肉眼看不见的划痕,由于划痕所致的镜面不平整可以刺激角膜,并网罗沉淀物和病原。 2)消毒:①优点,按设计方法使用,消毒剂对多种常见的病原杀灭指数为6lg。②缺点,对部分真菌和细菌芽胞灭活力较差。若采用长戴方式,则消毒液不能及时消灭镜片上的病原。消毒剂成分自身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 3)去蛋白酶剂:①优点,可分解清除镜片上聚沉的变性蛋白质沉淀物。 ②缺点,据查有40%的不依从者省略了使用去蛋白酶制剂的程序,部分配戴者使用去蛋白酶剂的方法有误。且去蛋白酶制剂对严重的蛋白质沉淀物清除效能有限, (3)并发症:由于传统式镜片上的有害附着物的作用及护理产品功效的不完善,使配戴眼的并发症显著地多于使用周期仅为1周的抛弃式镜片(表3-2-3)。 表3-2-3 传统式镜片与抛弃式镜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巨乳头性结膜炎急性红眼慢性眼部组织炎症 传统式24%15%21% 抛弃式0.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