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相关知识 1.无晶体眼角膜接触镜 (1)病因:无晶体眼泛指晶状体不位于瞳孔区者,以晶状体手术摘除者最为常见。其他见于外伤、炎症导致的晶状体脱位,先天性晶状体缺如等。 (2)临床表现:无晶体眼由于失去了晶状体对光线的聚合作用,使平行光线入眼后聚焦于视网膜后约为7mm处,形成高度远视的屈光状态,因而不能看清外界景物。光学矫正的目的在于补偿屈光系统中缺少的晶状体屈光因素,通过附加+12.00~+14.00D的光学透镜来重建眼的屈光体系,使注视目标能在视网膜上成像。 (3)镜片特性: 1)可选用各种软镜或透气硬镜材料,焦度范围为+8.00~+20.00D。常用的焦度为+14.00~+16.00D。 2)为降低镜片厚度,改善透氧,通常采用外曲面缩径设计,镜片的光学区直径为7mm左右。对因外伤或手术等因素引起的瞳孔散大者可将高度正镜片染色,制成人工幢孔镜片,从而增加景深改善矫正效果。 3)若有晶体眼视力良好,而另一眼为单眼无晶体眼,则戴矫正眼镜后可能发生复视,是因为双眼放大倍率不同所致,近似的放大率为 M%=dF (3-1-1) 式中的M为放大率;d为镜片后顶点至眼睛的距离(单位为cm,角膜接触镜的镜眼距约为O.6cm);F为镜片焦度。 通常双眼至多能将相差5%~7%的像融合为单像,故配戴+8.00~+12.00的角膜接触镜双眼融合能够适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