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色盲角膜接触镜 (1)色觉异常:丧失或部分丧失辨色能力者称为色觉异常,男性发病率约5%,女性发病率约0.7%左右,为遗传性疾患。辨认色彩是视网膜锥体细胞的功能,为锥体细胞缺如或感色成分代谢异常所致。 (2)临床表现: 1)一色视者,又称全色盲。视力良好,但只能感受景物的黑、灰和白色等明暗层次。 2)二色视者,为锥体细胞光化学物质感色成分分解合成障碍所致。分为红色盲、绿色盲和蓝色盲。 ①红色盲,不能辨别红色及其补色青色。 ②绿色盲,不能辨别绿色及其补色紫红色。 ③蓝色盲,不能辨别蓝色及其补色橙色。 3)异常三色视者,又称色弱。表现为辨色迟钝和色觉疲劳。 ①辨色迟钝,在复杂的色环境中,表现出辨色延缓。 ②色觉疲劳,辨色时间过久,就会显示出色觉异常。 (3)用于矫正色盲的角膜接触镜: 1)镜片特性,镜片的光学区中心5~7mm的区域染成波长为590~ 700nm的红色,染色区光透射比为60~70%。 2)适应证,用于红色盲、绿色盲及色弱患者,对全色盲无效。 3)矫正机理,红、绿色盲患者看波长500nm的青色中和点为灰色,波长大于该中和点的光谱色均不能辨认。选一非主视眼配戴色盲矫正镜片,由于光谱的拮抗作用,则镜片的红颜色与自然光中相应的光谱单色叠加,戴镜眼只能看到红色光,完全看不到绿色光,主视眼不戴镜片,依然能看到自然光中的红色光和绿色光。通过双眼对比,主视眼看到了戴镜眼所看不到的绿色光,于是红色与绿色有不同的辉度。经过中枢的分析和总结,配戴者对红色光和绿色光逐渐有了不同的认识。然而患者对于红色和绿色并无与正常人相同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