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引导低视力患者的心理? 先天性或慢性眼病的低视力患者通常情绪较为平静,乐于配合矫正,长期生活于黑暗世界中的经历,使之具有安于现状的心态,故助视器矫正带来的有限的光明使患者产生由衷的喜悦。 急性眼病的低视力患者的心理因素对于矫正的成败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经典文献曾把这种低视力患者的情绪阶段与行将辞世的人进行类比。患者的情绪期大致可分为否认、愤怒、企望、沮丧和接受等,不同的情绪期对低视力的矫正会带来不同的影响。在否认和愤怒期间,患者的情绪抑郁、暴躁,容易伤人或自伤,在这一期间患者不由自主地将助视器视力与其失去不久的正常视力进行对照,很容易使矫正归于失败。因此,在急性低视力的初期可暂不进行助视器矫正,而在企望期和沮丧期,患者愿意配合眼部的检查和验光检查,但因信心不足,常不能采用主观验光获得最佳视力。接受期则是验光和助视器训练的最佳情绪时期。 在引导急性低视力患者的心理状态时,应该充分使患者了解到社会、单位和家属对其关心、同情和帮助,使之感到自己并非是弧立无援,从而在矫正视力之前先行矫正患者因眼病而变得脆弱和扭曲的心灵。此外,适当地描绘使用助视器后可使患者获得一定的矫正视力,对其生活和熟悉的工作会有一定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