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第四章 第二节 双眼视异常的标准值分组分析法
2009-11-27 11:38:46 来源:网络 作者:罗克 【 】 浏览:47617次 评论:0
一、Morgan分析法
Meredith Morgan在1940年创立Morgan标准值分析法,Morgan对未经选择的800名非老视者的临床测试资料作统计学分析,制定了一套标准值(表4-1)。Morgan平均值与其他研究报道相似,至今仍被广泛应用。Morgan还计算出每一种测试与其他一种测试的相关系数,由此分辨各种测试之间的关系,根据相关系数的幅度和符号,他将每一种测试归到三组测试中的一组,将这三组分别标记以A、B、C(见表4-2),根据图表分析研究,就不难理解它们是怎样被分组的,例如,A组的测试均在双眼单视清晰区的左侧或顶部;B组在右侧或底部;C组测量值则与隐斜线的坡度和隐斜线上的点有关。Morgan认为无哪个单一测结果是重要的,只有一组结果才能确定诊断方向。
大部分人均落在三种类型中的一种:
(1)A组和B组检测结果均正常;
(2)A组结果低,B组值高,为调节疲劳;
(3)A组值高,B组值低,为辐辏问题。
Morgan建议,当个体出现症状并A组值低时,治疗的选择为附加正镜、BO棱镜或视觉训练;当出现视觉疲劳并伴有B组值低时,可选择的治疗方法为使用附加负镜、BI棱镜或视觉训练。Morgan还进一步提出,到底选用哪一种方法,还取决于C组的测试结果、患者的年龄以及专业经验判断。根据与标准进行比较的临床分析方法,被称为“标准值分析”。所以,Morgan分析系统被认为是标准值分析方法的一种。但是Morgan强调,将孤立的一个测试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要特别小心,同一个体各种测试结果也要进行相互比较。
Morgan分析法的优点:注重一组检测结果,单一检测结果不正常并不表示有问题。Morgan强调所谓正常值是统计学数据,并不一定适用于个体。与图形分析法和其他分析法相比,它具有灵活性和易用性。
Morgan分析法的缺点:在1940年创立后尚未经过修正升级,并未包括近来眼视光学的重要检测方法,如调节灵活性、融像灵活性、注视视差、MEM检影法和眼运动等检测结果。



表4-1由Morgan制定的各种不同临床测试的平均值、标准差和正常值范围
平均标准差正常范围
远距隐斜1△外隐斜20~2外隐斜
40㎝隐斜3△外隐斜50~6外隐斜
远距BI范围
模糊X
破裂7△35~9
恢复4△23~5
远距BO范围
模糊9△47~11
破裂19△815~23
恢复10△48~12
40㎝BI范围
模糊13△411~15或无模糊
破裂21△419~23
恢复13△510~16
40㎝BO范围
模糊17△514~破裂或无模糊
破裂21△618~24
恢复11△77~15
40㎝加正镜至模糊(NRA)+2.00D0.50+1.75~2.25
40㎝加负镜至模糊(PRA)-2.37D1.12-1.75~-3.00
梯度性ACA比率4△/D23~5
调节幅度16.0-(0.25)(年龄)2.00±1.00
融像交叉柱镜+0.50D0.500~+1.00D




表4-2Morgan设计的分组方法
A组
6m处负融像性储备辐辏(BI破裂和恢复)
40㎝处负融像性储备辐辏(BI至模糊、破裂和恢复)
40㎝处加负镜至模糊
调节幅度
B组
6m处正融像性储备辐辏(BO至模糊、破裂和恢复)
40㎝处正融像性储备辐辏(BO至模糊、破裂和恢复)
40㎝处加正镜至模糊
双眼交叉柱镜
单眼交叉柱镜
近检影度数
NRA
C组
梯度性ACA比率
6m处隐斜
40㎝处隐斜
计算性ACA比率




二、视光学扩展项目分析法
视光学扩展项目(OEP)是一个组织,成立于上个世纪20年代,该分析法由Skeffington和同事共同创立,对调节和辐辏障碍建立了理念性设想,其中之一认为临床测量结果异常是由近点紧张引起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重;其二,视觉问题能被预防,棱镜不是OEP分析法的治疗选择,因为棱镜被认为是治疗症状,而不是治疗根本障碍。
OEP分析法与Morgan标准值分析法相似,也制定了各种临床测试的标准值,并对各种临床测试编码(表4-3),其值与Morgan平均值基本相等。



表4-3 OEP测量号码和预期值(近测量距离为16英寸,19号测量例外)
试验号 试验名称 期望值
1 检眼镜法

2 角膜曲率计

3 习惯性远水平隐斜 0.5外隐斜
3A 习惯性近水平隐斜 6外隐斜
4 远距检影法

5 20英寸(50㎝)检影法

6 40英寸(1m)检影法

7 主觉验光:最大正片矫正至远视力1.0

7A 最大正片矫正至最佳远视力

8 戴#7测量结果处方的远水平隐斜0.5外隐斜 0.5外隐斜
9 底朝外至视远首次模糊 7~9
10 底朝外至视远破裂和恢复 19/10最小
11 底朝内至视远破裂和恢复 9/5最小
12 视远垂直隐斜和融合性聚散范围 正位,范围相等
13B 戴#7测量结果处方的近水平隐斜 6外隐斜
14A 无融合(单视眼)交叉柱镜

15A 戴#14A测量结果处方的视近水平隐斜

14B 融合(双视眼)交叉柱镜

15B 戴#14B测量结果处方的视近水平隐斜

16A 底朝外至视近模糊破裂 15
16B 底朝外至视近破裂和恢复 21/15最小
17A 底朝内至视近模糊破裂 14
17B 底朝内至视近破裂和恢复 22/18最小
18 视近垂直隐斜和融合性聚散范围 正位,范围相等
19 分析幅度(负片至0.62m视标模糊或卡片置于13英寸J4视标模糊)

20 负片至模糊破裂 -2.25至-2.50
21 正片至模糊破裂 +1.75至+2.00




分析步骤第一步是确定病例类型,病例类型定为:A,B1,B2或C,该确定步骤称为:“核对、串联、分类”,具体是:
(1)核对:将测量结果与期望值比较,确定偏高或偏低;
(2)串联:根据测试号码,将测量结果偏高的排在水平线上面,偏低的排在水平线下面;
(3)分类:使用从核对和串联获得的“信息排序”来确定病例类型。
高低测量结果的特点形态按以下排列:
A型:
4-11-13B-17B
B1型:
5
9-11-16B
B2型:
5
9-11-17B
C型:
15A
5-10-16B
绝大多数病例为B1、B2,辐辏不足、假性辐辏不足和单纯外斜病例一般都属于B1病例,辐辏过度为B2病例,在资料排序的其他测试项目用以鉴别七种B型亚类型或者“退化型”。
OEP所使用的专业术语难于理解,分析方法过于呆板教条,故难以推广,少被应用。
198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第四章 第二 双眼 异常 标准值 分组 分析法 责任编辑:peijingsh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第四章 第一节 双眼视异常的图形.. 下一篇第四章 第三节 双眼视异常临床分..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暂无...

相关文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