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第2章 第3节 屈光不正矫正原则
2009-11-27 15:58:31 来源:网络 作者:明月 【 】 浏览:76101次 评论:0
眼睛是以光作为适宜刺激的视觉生物器官,外界物体发出或反射出来的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将发生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缩小的倒像。眼睛生理上的变化和屈光方面的变化将改变人的视觉状况或质量,因此,了解眼球的生物特性和光学特性至关重要。
眼球的生物结构和功能是了解眼球屈光状况和解决屈光问题的知识基础,同时,眼球作为人的整体中的一部分,人体的任何变化,如大脑、肢体、内分泌、心理因素等变化或不健康均会引起眼球或者视觉的变化。因此,在学习和工作中必须建立眼睛与人的整体概念




屈光不正矫正原则
(一) 球性屈光不正的矫正
近视或远视是平行光线进入眼球后聚焦在视网膜前或后,因此我们需要将平行光线发散或聚焦后进入眼球,即将平行光线通过镜片聚焦在眼球的远点上。
1.近视矫正  负镜片使得光线发散,用于近视的矫正,图2-13所示,平行光线通过镜片后发散,聚焦在近视眼球的远点。


例2-5 近视眼的远点在50cm处,使用-2.00D镜片,将平行光聚焦在50cm后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
2.远视矫正  正镜片使得光线会聚,用于远视的矫正,图2-14所示,平行光线通过镜片后会聚,聚焦在远视眼球的远点。


例2-6: 远视眼的远点在视网膜后(如+2.00D的远视),使用+2.00D镜片,将平行光线聚焦在远点后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




(二)非球性屈光不正的矫正
非球性屈光不正指的是各种类型的散光。散光的矫正原则就是针对两条主子午线分别进行矫正。如图2-15a,水平子午线为正视,垂直子午线为-1.00D;图2-15b,水平子午线屈光不正-1.00D,垂直子午线-3.00D,则分别在各子午线放置不同屈光力的镜片,这就是柱镜或球柱镜。





(三)老视矫正
老视矫正的基本原则就是采用正透镜作为阅读附加来弥补调节不足,如图2-17示。

老视矫正方法有阅读镜、双光镜、渐变多焦点镜片、角膜接触镜等。




(四)框架平面的距离效果

框架眼镜实际上与眼的前表面有一定的距离,通常为12~15mm。根据几何学定律,相同屈光力的镜片在框架面和放在角膜面时其成像与视网膜的位置关系不同。为了简单起见,一般情况下,以上阐述都将其忽略不计。当镜片离角膜距离比较大,或镜片屈光力比较高时,它与角膜面的相应屈光度数的差异会很明显,我们可以通过计算获得。


在图2-16中,后顶点焦距f’v1的透镜,使平行光线经折射后聚焦于远点M。如果M在离眼主点P为k米距离处,则该眼的轴屈光是1/k屈光度,我们写为R屈光度,即等于透镜在P处的有效折射力。若透镜后顶点在离P为d1米处,其后顶点折射力为D’v1,则:

K=f’v1-d1

1/R=1/D’v1-d1

从公式2-5中我们可以发现,若顶点距离为12mm,当镜片屈光度大于+4.00D时,与角膜面的屈光力相差超过+0.25D。因此当我们使用角膜接触镜时,d接近零,则该距离效应基本可以忽略。




(五)矫正透镜的放大性质
1.视网膜像的大小  当讨论某一物体的视网膜像大小时,我们必须明确眼镜光学系统所形成的清晰像与视网膜像之间的区别。后者是清晰的或模糊的都可以,这取决于是否存在屈光不正及其程度,当然也取决于调节状态。

在图2-18中,物体BQ位于眼睛光轴上,在入射光瞳(这是真实瞳孔经角膜成的像,平均位置在角膜后3mm)的中心E处所呈的角度为ω。自Q向入射光瞳发出的光束,经晶状体折射后,从中心E′处的出射光瞳出来。出射光瞳是真实瞳孔经晶体所成的像。对于整个光学系统,E和E’是共轭点。如果Q′与视网膜不一致,则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圈,其几何中心落在E′Q′上,E′Q′与光轴成ω′角度。因此,无论视网膜位于何处,无论视网膜像是清晰的或是模糊的,其在出射光瞳的中心处呈同一角度ω′。
当眼睛调节时,瞳孔位置影响不大;虽然调节可以使远视眼的模糊像清晰,但像大小保持不变。
若给特定角度ω′,则视网膜像的线性大小决定于眼轴长度,后者一般是未知的。然而对于任何特定的眼睛,视网膜像的线性大小,无论其像是模糊的或是清晰的,对于角ω′将呈有固定比例。由此,对于任何特定眼睛,像大小对于角ω也具有恒定的比例(取Gullstrand精密模型眼数据,tanω’=0.82tanω,Bennett,1949)。所以,我们可以下结论:无论视网膜像是模糊的或是清晰的,其线性大小直接随着物体在眼睛入射光瞳中心处所呈的角度的大小而变化。




2.眼镜放大率  已矫正的非正视眼视网膜像的大小和未矫正的非正视眼视网膜像的大小的比值。


图2-19显示一近视眼看与光轴呈ω角度的轴上远物时的情况。折射力为D的矫正透镜置于眼镜点S位,在其与眼睛的远点面重合的第二焦面上,形成一直立的虚像。像在S处所呈的角度为ω,但在眼睛入射光瞳中心E处所呈的角度为ω′。没有戴矫正透镜时,物体应在E处呈角度ω。眼睛放大率的表达如下:


令在F′处虚像高度h′,SE=a米。则:

公式2-7的推导过程为:

∵(aD)2 一般很小

∴1≈1-(aD)2=(1-aD)(1+aD)

∴1/(1-aD)=1+aD
184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屈光 不正 矫正 原则 责任编辑:peijingsh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第2章 第2节 眼的屈光问题 下一篇第3章 第1节 眼镜光学基本原理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暂无...

相关文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