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15.3 影响视诱发电位的因素
2009-11-26 15:26:32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 浏览:91896次 评论:0
视诱发电位(VEP)又称视诱发反应(VER)或视诱发皮层电位(VECP),是大脑枕叶视皮层对视觉刺激(闪光或图形刺激)发生反应的一簇电信号。VEP的记录技术与脑电图(EEG)相似,又与EEG的自发性脑电波不同,VEP的反应振幅较低(3~25μV)。用单次刺激方法很难将VEP信号从100μV左右的自发性脑电波信号中提取出来,必须通过有规律的重复闪光或图形刺激视网膜,并应用计算机叠加平均技术才能实现VEP的记录。正常VEP有赖于视网膜、视路和视皮质的功能正常。视网膜功能正常时,VEP则反映视觉信号从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到大脑枕叶视皮层的传导功能。
影响视诱发电位的因素
一、刺激和记录参数的影响
(一)对比度和亮度
黑白棋盘方格或黑白光栅之间对比度变化可影响PVEP的振幅和峰时,对比度降低(低于20%~40%)可导致PVEP峰时延长、振幅降低,故ISCEV建议临床检测时采用高对比度,应≥75%。
亮度是诱发PVEP的重要刺激参数之一,亮度越强对视网膜的刺激也越强,反之则弱。因此,亮度改变会对P100的峰时和振幅产生很大影响。一般情况下,对于棋盘格翻转VEP,图形的平均亮度每减少一个数量级,P100的峰时将延长10~15ms,而振幅则降低约15%。




(二)空间频率和时间频率
研究表明视觉系统中可能存在两个分别对高空间频率和低空间频率敏感的独立信息通道,称之为持续通道与瞬时通道。持续通道对高空间频率的静止图形较敏感,而瞬时通道对低空间频率、高时间频率或移动的图形较敏感。黄斑中心凹区域的信息主要由持续通道传递,因此采用高空间频率的图形刺激(如小方格)可较敏感反映黄斑中心凹的功能改变,而中心凹旁区域的信息主要由瞬时通道传递,因此采用低空间频率刺激(如大方格)可较好反映中心凹旁区域的功能状态。采用30′左右的方格能诱发出振幅最高的图形翻转VEP,而大方格(30~60′)在偏心4.5°~7.5°左右处产生最大振幅。随着空间频率的增高(如方格由大变小),P100峰时延迟。
在低时间频率刺激范围内,时间频率可对PVEP的峰时和振幅产生一定影响。当时间频率从1Hz增至4Hz时,P100的的峰时延长,而当时间频率低于1Hz时,P100的峰时缩短,振幅增加。




(三)刺激野大小和部位
刺激野的大小和部位决定视网膜上受刺激部分的面积和范围。全视野刺激,刺激野的减小将造成P100的振幅下降、峰时延长,其中振幅的下降远比峰时延长明显得多。刺激野增大时,P100振幅相应增大,同时产生最明显VEP所需的方格大小也增大。P100振幅的这种因刺激野的半径大小不同而改变的特征在枕部外侧电极导联的记录上表现得不明显。




(四)图形清晰度
图形有视网膜上成像的清晰度、图形边缘的对比度及图形运动的速度是决定PVEP特征的关键因素。模糊的图形边缘可对VEP产生明显的影响,尤其在小方格刺激时该影响更大。如采用14′视角的小方格刺激,偏离正常屈光状态2个屈光度时所引起的图形模糊将造成PVEP的P100峰时延长5~8ms。因此,PVEP检测时,应根据刺激屏的检查距离将视力矫正到视图形最清晰状态。




(五)电极位置
由于VEP各成分来源于多个大脑皮层区域的电活动,因此记录电极放置位置有任何偏移都将对VEP波形产生重要影响。电极位置的放置应遵循国际脑电图学会制定的10-20系统电极放置法,该系统所有的测量都基于下面的几个骨标记:鼻根、枕骨粗隆和两个耳前点,并且要考虑头颅大小和形状的不同,采用百分数表示距离(10%与20%),以百分数来计算电极的放置位置。此外,在VEP记录中最常遇到的外源性伪迹是由电极移动、电极与皮肤的接触不良或出汗等因素造成皮肤电极界面改变,这些伪迹大都表现为VEP基线突然的大幅度的移动。电极间的阻抗还可直接影响输入到放大器的信号的衰减。在记录系统和记录条件确定的情况下,要获取较好的VEP波形,检查者所能作的惟一努力只能是把电极放置好,将伪迹和电极间的阻抗对VEP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二、个体因素的影响
(一)年龄和性别
年龄对VEP有一定的影响。新生儿的P100峰时最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峰时迅速缩短,2岁左右接近成年人水平。青少年期P100的峰时仍然比成年人的长,18~49岁之间P100峰时较稳定,但年龄大于50岁后,峰时又有所延迟。年龄对P100的振幅也有影响,从儿童期到青少年期,P100的振幅明显低于成年人,但青少年期以后振幅趋于稳定。
性别对VEP也有影响,对于PVEP,女性的P100峰时一般比男性略短,振幅也略高于男性。同样,在FVEP中也存在性别差异。男女性别间VEP的差异可能也与男性的头颅较大,颅骨较厚或女性大脑内部的温度较男性高等因素有关。




(二)瞳孔大小
缩小瞳孔直径可因视网膜照度下降而致P100峰时延长。当瞳孔直径从1mm增大到9mm时,峰时可缩短近20ms,但瞳孔的散大又会导致视力下降,影响P100的振幅。因此,使用散瞳药后,不要进行VEP检查,以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三)个体差异
VEP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相对于振幅来说,个体间峰时的变异较小,变异范围约在2%~5%之间,但个体间振幅的变异可高达25%。对于同一个体,VEP的变异很小,其中峰时的变异比振幅更小。无论是不同个体间,还是同一个体内,FVEP的变异性较PVEP的要大。因此,同一个体双眼间的比较在FVEP和PVEP振幅的临床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




(四)心理因素
被检者注意力、固视、合作等心理因素可对PVEP产生显著影响,导致P100峰时延长或振幅降低。因此,在进行VEP检查时,应属被检者集中精力接受检查。
98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15.3 影响 诱发 电位 因素 责任编辑:peijingsh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15.2 视诱发电位的波形及分析 下一篇15.4 视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暂无...

相关文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