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患者进入诊室后,在开始病史采集的同时,检查者就已经可以开始观察患者的整体外表,尤其着重于面部特征的观察,如是否有上睑下垂、眼睑缺损、睑内翻、睑外翻、红眼或斜视等异常。大体目测可以观察眼睑、泪器、结膜、角膜、眼球位置与运动及眼眶等组织的正常解剖结构与异常病变。由于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具有突出的优点,故在此处不介绍对角膜的目测检查。 [设备] 主要应用的是相对简单的设备,如头顶灯、笔式手电筒、照明放大镜、+10 D的试镜片等。 [准备工作] 在照明合适的诊室中进行外眼大体检查。无特殊的准备工作。
[步骤] (一)检查眼睑
观察眼睑皮肤有无红、肿、淤血、皮下气肿、瘢痕或肿块;有无睑内翻、睑外翻、上睑下垂或眼睑闭合不全;两侧睑裂是否对称;有无倒睫,睫毛根部及睑缘有无鳞屑、脓痂或溃疡。
(二)检查泪道系统
观察泪囊区有无红肿、压痛或屡管。无红肿时,用手指压迫泪囊处有无分泌物自上、下泪点溢出。观察上下泪小点有无外翻或闭锁。确定泪道是否通畅常用的方法是冲洗泪道,用冲洗针头向下泪小点注入生理盐水,如流入鼻、咽部,表示泪道通畅。此外,亦可滴荧光素钠于结膜囊内,数分钟后检查同侧鼻腔内,若有荧光素,表示泪道通畅。观察泪腺部位有无红肿、压痛、肿块。要了解泪腺分泌泪液的功能,需进行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test),Schirmer试验是将特殊滤纸切成5×35 mm的细条,将一端折弯5 mm,置于下睑外侧1/3结膜囊内,其余部分下垂于眼睑皮肤表面,轻闭双眼,5分钟后测量滤纸被泪水渗湿的长度。
(三)检查结膜
检查时应按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膜和半月皱襞顺序进行。将眼睑向上、下翻转,检查睑结膜及穹窿部结膜,注意有无充血、乳头肥大、滤泡增生、瘢痕、睑球粘连、异物或分泌物潴留。用拇指和食指将上下睑分开,嘱患者向各方向转动眼球,观察球结膜和半月皱襞有无充血,并分辨是睫状充血、结膜充血还是混合性充血,有无出血、色素沉着、异物、疱疹或新生物。
(四)检查眼球位置及运动
观察两眼位置是否正常,两眼直视时眼位有无内外、上下偏斜,有无眼球震颤。观察眼球大小有无异常,有无突出或内陷,有无搏动。其次,观察眼球运动有无异常,嘱患者向左右上下及右上、右下、左上、左下各方向注视,了解有无运动障碍。
眼球突出度可用Hertel突眼计测量,将突眼计的两端卡在患者两侧眶外缘,嘱其向前平视。检查者从突眼计反光镜中读出两眼角膜顶点投影在标尺上的mm数,要注意避免视差对检查结果判断的影响。我国人正常眼球突出平均值为12~14 mm,两眼差不超过2 mm。见彩图7-2。

(五)检查眼眶
观察两侧眼眶是否对称,眶缘触诊有无缺损、压痛或肿物。
[记录] 记录任何异常及双眼组织的不对称。 [解释] 检查者需要充分地掌握眼睑、泪器、结膜、角膜、眼球位置与运动及眼眶等组织正常的解剖与生理功能,如此方能准确地识别各组织的异常与病理特征。 [常见错误] 1.在检查时,诊室缺乏适当的照明。 2.没有按检查顺序来进行观察,使记录有缺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