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健康评价主要包括眼前段和眼后段两部分检查。眼前段检查的目的是发现眼睑、结膜、泪膜、角膜、前房、虹膜、瞳孔、晶状体和前段玻璃体是否存在异常,眼后段检查的目的是发现后段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等是否存在异常。在进行初级眼保健评价或视光学临床检查时,应首先进行眼健康评价。眼屈光系统的检查、屈光系统的光学矫正以及双眼视功能的检查并不一定需要即刻处理,而眼部其他一些病理性的异常则需要及时发现并予以恰当处理,否则有可能延误诊断而导致不可逆性的视觉功能的损害。从另一角度而言,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或双眼视功能正常的,并不意味着眼部的健康,如在一些眼部病变的早期或远离视轴的眼部病变。而部分视力或视觉功能的异常是由于眼部病理性病变所致,需要手术或药物的介入,而非光学矫正所能解决。此时,若先进行常规的视光学检查,则常常事倍功半。图7-1是健康检查的流程图:

规范综合的眼视光临床检查应该是由以下四部分组成,其中眼健康的评价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表7-1),因此标准的眼视光诊室应该拥有裂隙灯显微镜和检眼镜等检查设施(彩图7-1)。
 表7-1规范综合的眼视光临床检查
屈光的 感觉的 运动的 眼健康
病史 病史 病史 病史
角膜曲率计检查 视力检查 调节检查 眼底镜检查
视网膜检影镜检查 立体视检查 隐斜视检查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自动验光仪检查 对比敏感度检查 融合功能检查 眼压检查
主觉验光 视野检查 追踪试验 瞳孔反射
色觉检查 扫视试验 前房角检查
视网膜抑制检查 瞳孔反射
在开始眼健康评价之前,必须先进行病史采集。病史采集是所有检查程序中最重要的、最难以学习掌握的检查程序之一。只有拥有丰富渊博的知识和多年临床经验的从业者,才能真正做到熟练、准确地采集病史,并且常常可以只依据病史就能明确诊断。反之,初学者通常被交叉堆积的病史信息所迷惑,而难以有效地利用病史来帮助诊断。可以说,病史是视光学检查、眼科检查的基础。 病史采集的主要目的是:收集患者主诉、视功能、眼部与全身健康及生活习惯的信息;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开始进行鉴别诊断与患者的宣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