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前房角镜技术是检查分析前房角的结构的标准检查方法。一切存在原发的或继发的开角或闭角型青光眼危险的患者,或存在眼内异物可能的、存在慢性或难以控制的前葡萄膜炎的、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提示虹膜及前房结构有异常的等,都必须进行前房角镜检查来确认危险因素、疾病的病因与严重程度。严重的外伤、前房出血、部分内眼术后,前房角镜检查需慎重进行甚至禁忌使用。前房角镜检查难度相对较大,对青光眼专科医师而言,该技术是必须熟练掌握的。对普通眼科医师而言,也应该基本掌握。对于从事眼初级保健的工作者而言,在掌握笔式手电筒法与von Herick法基础上,应尽量努力掌握前房角镜检查技术。在此,暂不对前房角镜技术进行介绍。
[设备] 需要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系统。见彩图7-9。
[准备工作] 诊室要处于暗室状态。
[步骤] 1.调整好患者头靠,将裂隙灯显微镜放大率调整为约16倍。向患者解释大致的检查过程。
2.裂隙灯照射光调整为窄的光学切面,并与显微镜在颞侧成60度夹角。将光学切面投射在角膜缘,聚焦于角膜。判断位于光学切面径路上角膜和虹膜之间前房的宽度。将此宽度与光学切面径路上角膜宽度比较。记录该比率。
3.重复在鼻侧角膜缘的检查。
4.重复进行另眼检查。

[记录] 记录角膜与前房宽度的比率,如C/AC 1:1。von Herick前房角分级系统见表7-2。 表7-2 von Herich前房角分级 von Herich分级角膜:前房角宽度房角关闭的可能性 0级关闭100% Ⅰ级<1:1/4非常可能的 Ⅱ级1:1/4可能的 Ⅲ级1:1/2不太可能的 Ⅳ级1:1或更大不可能的
二、解释 通常前房角宽度在Ⅲ级或Ⅳ级。如果为Ⅱ级或Ⅱ级以下,则在散瞳前应该进行前房角镜的检查。如果检查结果为0级或Ⅰ级,则都应该进行前房角镜检查仔细评价房角并作出下一步处理方案。
三、常见错误 1.没有将光学切面尽可能地接近角膜缘。 2.裂隙灯显微镜的照明系统与观察系统夹角小于60度。 3.没有降低诊室的照明。 4.观察系统没有清晰聚焦。
四、笔式手电筒评价法 [目的] 见von Herick检查法。 [设备] 无须特殊设施,用笔式手电筒进行检查。 [准备工作] 患者双眼注视检查者脸部,检查者坐在患者的正前方。 [步骤] 1.使诊室照明处于昏暗状态。 2.用笔式手电筒在患者右眼水平面的颞侧成100度照射,并沿90度方向转动。此时颞侧虹膜被照亮。 3.仔细地观察鼻侧虹膜,并指出鼻侧虹膜阴影的程度。 4.重复检查左眼。
[记录] 记录鼻侧虹膜阴影的百分比程度。具体结果分析见表7-3。 表7-3笔式手电筒法分级 笔式手电筒法分级鼻侧虹膜阴影程度的%房角关闭的可能性 0级100100% Ⅰ级75非常可能的 Ⅱ级50可能的 Ⅲ级25不太可能的 Ⅳ级0不可能的
[分析] 本检查方法在裂隙灯显微镜缺乏时可以考虑应用,但检查精确度远远弱于von Herick法。对一些特殊的患者,如坐轮椅的或年幼儿童,von Herick法较难进行时考虑应用笔式手电筒法。 [常见错误] 笔式手电筒投射的方向与角度不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