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4.3.1 屈光不正 概述
2009-12-07 15:02:36 来源:网络 作者:大红鹰 【 】 浏览:56689次 评论:0
1.正视和正视眼临床标准
当眼调节静止时,来自5 m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屈折后,恰聚焦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人眼的正视状态有一个屈光生理值范畴,目前认为-0.25 D~+0.50 D为人眼正视眼临床标准。



2.屈光不正(非正视眼)
当眼调节静止时,来自5 m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屈折后,若不能聚焦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远处景物将不能形成清晰像,于是“看”不清楚,称为非正视眼或屈光不正。



3.影响屈光不正的因素
(1)正视化现象
新生儿眼球都比较小,其前后径约为l 7.3 mm,从轴长来看,婴幼儿几乎都为远视。随着年龄增长,眼球逐渐发育,前后径逐渐增长,远视度数逐渐减小,人眼屈光状态渐呈现正视,这一过程即所谓的正视化现象。该过程大约在青春期完成。主动的正视化是眼自身结构、角膜、晶状体、睫状肌和脉络膜的张力作用,以及视网膜的神经机制共同参与的结果。
(2)眼的屈光状态
眼的屈光状态取决于眼轴长度和眼屈光系统中屈光介质的屈光力,尤为重要的是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彼此是否能协调、平衡、匹配。据统计,正视眼的眼轴长度和角膜、晶状体屈光力的数值均有较广的变化范围,说明只要配合适当可仍为正视。例如眼轴增长,而角膜和晶状体表面弯曲度相应较平,亦即角膜和晶状体的曲率变化对轴长的代偿作用使各屈光成分比例适当,则仍为正视。
(3)引起屈光不正的主要原因
1)眼屈光系统中各成分的位置异常,如眼球前后径太短或太长、晶状体向前或向后移位。
2)屈光成分表面曲率半径的异常,如角膜、晶状体弯曲度太小、太大或不规则。
3)屈光系统中各成分的倾斜,如晶状体倾斜。
4)屈光系统中各成分屈光指数异常。
5)屈光系统中成分的短缺,如无晶状体。
12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4.3.1 屈光不 概述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4.2.2 眼的集合作用 下一篇4.3.2 远视眼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暂无...

相关文章

暂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