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1.2.1 泪液的检查
2009-12-07 16:03:26 来源:网络 作者:尼康 【 】 浏览:77699次 评论:0
学习目标
掌握泪器的解剖生理、常见的泪器异常和泪液生理、泪液异常及其对配戴角膜接触镜的影响,能够进行泪液的检查。




知识要求
一、泪器
1.泪器的解剖生理
泪器包含泪液的分泌系统和排出系统。分泌系统由泪腺和副泪腺组成,排出系统由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组成。
泪器的解剖结构如图1-18所示。


(1)泪腺
泪腺位于眼眶前部外上方的泪腺窝内,其排泄导管约10~20根,开口于外上穹窿部结膜处。在结膜上有副泪腺。泪腺的功能是分泌泪液。
(2)泪小点
泪小点为泪道的起始部,位于距内眦约6 mm的睑缘上,上下各一个,分别称上泪小点和下泪小点。泪点开口面向泪湖,通过虹吸作用将泪液导入泪小管。
(3)泪小管
始于泪小点,开始时垂直于睑缘,长约1~2 mm,然后再转水平向鼻侧前行,最后上、下泪小管在内眦角处连通合成泪总管,再与泪囊相接。泪小管可将泪液导入泪囊。
(4)泪囊
位于泪骨的泪囊窝内,其顶端闭合成一盲端,下端与鼻泪管相接。正常泪囊长约12 mm,管径约4~7 mm。泪囊可暂时存留泪液并将泪液输送至鼻泪管。
(5)鼻泪管
上与泪囊相接,下端逐渐变窄,开口于鼻道内。鼻腔疾病可引起泪道感染或鼻泪管阻塞,而发生溢泪。
泪液自泪腺分泌经排泄管进入结膜囊,依靠瞬目运动和泪小管虹吸作用向内眦汇集于泪湖,而后进入泪小点,通过泪道排入鼻腔,一部分泪液则在眼球表面暴露部分蒸发。




2.常见的泪器异常
常见的泪器异常包括泪道阻塞、泪器炎症和肿瘤。
(1)泪道阻塞
泪道阻塞可因先天因素、创伤、烧伤、炎症粘连、异物、肿瘤和手术后粘连等引起,可发生于泪小点、泪管、泪囊和鼻泪管等部位。主要临床表现是溢泪。
(2)泪器炎症
泪器炎症常见的有泪腺炎、泪小管炎和泪囊炎。




二、泪液
泪液的生理
(1)泪液的功能
1)冲洗湿润结膜及角膜。
2)泪液膜可提高角膜的光滑度和屈光性。
3)泪液中的溶菌酶有抗菌能力。
4)有助于空气中的氧气通过泪膜被角膜吸收。
5)泪液中的营养成分,如葡萄糖,可供角膜代谢利用。
6)当有刺激时,大量泪液的分泌可冲洗和排除微小异物。
在正常情况下,16 h内分泌泪液约0.5~0.6 m1。在睡眠状态下,泪液的分泌基本停止,在疼痛和情绪激动时则大量分泌。
(2)泪液的特性
正常结膜囊内可容纳3 ~7μl的泪液,超过25μl时发生溢泪,流泪速度是每分钟1μl。泪液略碱性,pH值为7.6 ,渗透压为296~308mOsm/L,泪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低,电解质含量与血液相似,蛋白含量较高,其中蛋白质浓度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3)泪膜的分层
泪膜厚7~10μm,体积约1μl。正常泪膜由外向内分为三层(见图1-19):

1)表层为脂质层,厚度为。0.1μm,由睑板腺和副泪腺分泌,延缓泪液的蒸发,形成光滑、规则的角膜前光学面。
2)中层为水液层(水样层),厚度为6.5~7. 5μm,由泪腺和副泪腺分泌,保持角膜、结膜湿润,提供角膜上皮正常代谢的营养物质。
3)深层为黏蛋白层(黏液层),较薄,厚度为0.04μm,覆盖结膜和角膜上皮,由结膜杯状细胞分泌,稳定泪膜,填补角膜上皮间的缝隙,减少散光,提高光学性能。任何一层结构的异常均可导致干眼病。




2.泪液异常对配戴角膜接触镜的影响
泪液异常包括泪液量的异常、质的异常和泪液动力学的异常,无论哪一种异常都会对配戴角膜接触镜造成影响。
(1)泪液量的异常
1)泪液量增多。泪液量增多破坏角膜接触镜表面泪膜的表面张力,影响镜片定位,引起镜片配适异常。
2)泪液量减少。泪液量分泌减少或蒸发过多,容易使镜片表面泪膜不完整,镜片脱水变形,可导致结膜、角膜干燥,镜片定位不良、活动度差,镜片容易脱落。
(2)泪液质的异常
1)水液缺乏。泪液中缺乏水分使镜片定位差,活动受限。加速镜片的污染和脂质蛋白沉积,影响镜片透氧,缩短镜片寿命。
2)黏蛋白缺乏。配戴角膜接触镜后镜片粘滞,缺乏润滑感,镜片活动度差。镜片表面油污状、湿润性差,泪膜不完整,影响角膜接触镜的配适。
3)脂质缺乏。脂质缺乏易引起水分蒸发,而使角膜接触镜片表面泪膜不完整,产生大量蛋白沉积,透氧率下降,透光率下降,使配戴者视觉质量下降。
(3)泪液动力学异常
影响泪液循环,从而干扰泪膜的完整性和泪膜的表面张力,影响角膜接触镜的定位和稳定性,引起眼干燥症状。




技能要求
泪膜破裂时间测定——荧光素裂隙灯检查法
一、操作准备
1.整洁、干净、干燥的暗室环境。
2.裂隙灯显微镜(必须有钴蓝光过滤片)、计时器或秒表、1%荧光素钠或荧光素试纸。
3.检查设备的连接和安全。
4.检查使用物品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特别注意1%荧光素钠的消毒日期。
5.将被检查者领入暗室,并在裂隙灯前坐好。
6.检查人员洗净双手准备检查。




二、操作步骤
1.给被检查者的眼睛内滴1%荧光素钠,或用生理盐水湿润荧光素试纸后涂在其球结膜上(注意试纸湿润即可,不要有残余的水滴存在)。
2.在裂隙灯下用滤光投照法通过钴蓝光片进行观察。
3.嘱被检查者闭睑3~5 s,待其自然睁开眼后立即按动秒表开始计时,并嘱被检查者不要瞬目,在裂隙灯下角膜表面泪液膜呈均匀鲜绿色,至泪膜表面出现第一个黑色破裂斑,再次按动秒表结束计时,读出间隔时间,此间隔时间即为泪膜破裂时间(BUT)
4.一般测量3~5次,取平均值。
5.正常值:11~30 s。
(1) 10 s以下者,不适合戴角膜接触镜。
(2) 5 s以下为异常,表明泪液黏液层的功能欠佳,泪液膜的稳定性较差。泪膜破裂时间测定(荧光素裂隙灯检查法)如彩图4所示。





三、注意事项
1.检查需要暗室环境。
2.荧光素钠的浓度应该是1%,滴入量不宜过多。
3.如果使用液体荧光素钠要求每日消毒。
4.使用一次性制剂或使用荧光素试纸需注意制剂/试纸的有效期。
5.注意在检测过程中不要用手撑开被检查者的眼睑,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泪膜破裂时间测定——电脑验光仪检查法
一、操作准备
1.整洁、干净、干燥的半暗室环境。
2.电脑验光仪、计时器或秒表。
3.检查设备的连接和安全。
4.检查使用物品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5.将被检查者领入暗室内并在电脑验光仪前坐好。
6.检查人员洗净双手准备检查。
二、操作步骤
1.打开电脑验光仪,将角膜中央圆环调至最清晰状态。
2.令被检查者闭睑3~5 s,待其自然睁开眼后立即按动秒表开始计时,并嘱被检查者不要瞬目,观察角膜中央圆环,当圆环开始变形时再次按动秒表结束计时,读出间隔时间,此间隔时间即为泪膜破裂时间。
3.一般测量3~5次,取平均值。
4..正常值:11~30 s。
(1) BUT值为10 s以下者,不适合戴角膜接触镜。
(2) 5 s以下为异常。
三、注意事项
1.检查需要半暗室环境。
2.注意在检测过程中不要用手撑开被检查者眼睑,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泪液分泌量测定——Schirmer 试验
一、操作准备
1.整洁、干净、干燥的半暗室环境。
2. 5 mm宽、35 mm长的Schirmer试纸
3.检查使用物品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4.检查人员洗净双手准备检查。
二、操作步骤
计时器或秒表。
1.让被检查者在暗室内安静坐好,休息片刻后略向上方看。
2.将5 mm宽、35 mm长的Schirmer试纸上端约5 mm处对折一下。
3.将试纸上端置于下睑内/外侧1/3处的结膜囊内,使折线处恰好位于睑缘,可自然瞬目(见图1-20)。

4.令被检查者稍向上方看,5 min后取出试纸。
5.自折线处测量试纸被泪液湿润的长度为第一法。
6.为避免反射性分泌,在暗室中点眼麻醉,待反应性充血消退,眼表充分麻醉后用同样方法测定为第二法。
7.判定标准
(1)湿润长度为10~30 mm,属于正常范围。
(2)湿润长度为5 mm以下应考虑为病态,属于泪液分泌减少症。
(3)湿润长度为30 mm以上,也许是由于试纸的异物刺激,引起反射性分泌增多。
三、注意事项
1.本法用以测定全分泌的分泌速度,为尽量减少反射性分泌,应在暗室内操作。
2.注意检查前不要给予刺激,放置试纸时不要触及角膜。
3.自折线以上测量湿润长度。
4.湿润长度超过30 mm以上需重新测定。




泪液分泌量测定——染色棉丝法
一、操作准备
1.整洁、干净、干燥的半暗室环境。
2. 0.05%酚红染色的特制棉丝,计时器或秒表。
3.检查使用物品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4.检查人员洗净双手准备检查。
二、操作步骤
1.让被检查者在暗室中坐好,将0.05%酚红染色的特制棉丝(长70 mm)一端的3 mm处折压一下。
2.轻轻拉开下睑,将这部分棉丝置于下睑内/外侧1/3处的结膜囊内,可自然瞬目(见图1-21)。

3.让被检者轻松自然的开睑,测定时间为15 s。
4.测定后再拉开下睑,从上方轻轻取出棉丝。
5.测量棉丝的湿润长度。
6.判定标准
(1)正常值为10~24 mm。
(2)10 mm以下属于异常。
(3)左右眼棉丝湿润长度相差10 mm以上应重新测定。
三、注意事项
1.本法用以测定基础的分泌量,为尽量减少反射性分泌,应在半暗室内进行操作。
2.注意检查前不要给予刺激,放置棉丝时不要触及角膜。
3.自棉丝一端起测量湿润长度。
199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1.2.1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1.1.2 排除角膜接触镜的禁忌证 下一篇1.2.2 角膜的检查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暂无...

相关文章

暂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