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2.1.1 眼的调节
2009-12-07 16:39:16 来源:网络 作者:艾爵 【 】 浏览:96529次 评论:0
学习目标
完成本单元的学习后,能够掌握眼的调节的相关知识和主要生理参数的测定。




知识要求
一、调节的机理
1.调节的概念
(1)调节的诱因。眼在注视5m以外的点目标时,目标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会聚于眼的后主焦点,若眼的后主焦点恰与眼的视网膜重合,目标物可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当目标物向注视眼移近时,目标物对于注视眼发出散开光线,若眼睛不改变原来的屈光状态,则目标光线必然会在视网膜的后方聚焦。
由于目标光线到达视网膜没有聚焦,形成弥散圆,故注视眼看到模糊影像。模糊影像作为反馈性刺激因素,诱发支配睫状肌的神经发生适量冲动,使晶状体发生反应性屈光焦力增强,使近目标光线发生适量会聚,焦点从视网膜后方移到视网膜上,使注视眼看清近目标(见图2-1)。


眼的晶状体屈光焦力根据视觉需求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调节。






(2)调节的过程
1)调节之前。晶状体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塑性,外表包裹着弹性良好的囊膜,囊膜的赤道部较厚,两极部较薄。睫状韧带从囊膜的赤道部延伸至睫状突上,将晶状体悬挂在房水和玻璃体之间的视觉通道中心。在注视远目标时,由于睫状韧带的牵拉,晶状体前表面处于扁平状态,睫状韧带和晶状体囊膜均处于紧张状态。
2)调节之后
①在注视近目标时,由于睫状肌收缩使睫状韧带松弛,放松了对晶状体的牵拉张力,晶状体前表面恢复原有隆起形态,故前曲率焦度增大,睫状韧带和晶状体囊膜均处于松弛状态。
②晶状体后表面初始状态受睫状韧带的牵拉张力较弱,加之受玻璃体的限制,故曲率变化的空间较小。
③睫状肌收缩同时牵拉脉络膜,将玻璃体向前推移,使晶状体前极部囊膜最薄的部分形成显著的凸起。




(3)调节的神经支配
1)注视近目标。近目标在视网膜上形成离焦性模糊影像,作为调节反射的刺激灶诱发离心性神经冲动,自视中枢传递到调节中枢的动眼神经内侧核(Edinger-Westphal核),调节冲动自动眼神经副交感支行走至睫状神经节,发出节后纤维支配双眼睫状肌的环形纤维成分(Müller肌)同步等量收缩,由于调节张力增加使得睫状体内径缩小,从而导致睫状韧带牵拉张力下降,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变弯,焦力增加。
2)注视远目标。近目标造成的模糊影像撤离后,调节反射的兴奋性下降,副交感神经张力下降,睫状肌的环形纤维成分舒张,使得睫状体内径扩张,导致睫状韧带牵拉张力增高,晶状体前表面曲率被拉平,焦力下降。在注视远目标时,还不仅仅是调节张力下降到调节“静态”,晶状体焦力复原那么简单。同时还伴有交感神经兴奋,通过β-肾上腺素受体支配双眼睫状肌经线纤维(Brücke肌)同步等量收缩(见图2-2),参与使睫状体内径扩张的协同运动。

3)负向调节。调节张力增高称为调节紧张,调节张力降低称为调节放松,又称为负向调节。无论调节紧张抑或调节放松均为不同成分的睫状肌纤维收缩所完成的,注视不同距离的目标仅为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不同的兴奋水平的动态平衡结果。然而副交感神经张力下降峰效时间仅需1~2 s,而交感神经兴奋的峰效时间需10s以上,且交感神经兴奋的最大效量仅为1.50 D,故通常认为副交感神经张力程度在调节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4)物理性调节和生理性调节
1)物理性调节。晶状体的可塑性称为物理性调节,用焦度(D)来表示,物理性调节异常主要为晶状体核质硬化,可塑性下降,通常用于定量分析老视。
2)生理性调节。睫状肌的收缩力称为生理性调节,用肌度表示,由于睫状肌的收缩导致晶状体发生1.00 D的调节,称为1肌度。生理性调节异常可发生于多种原因,如近视眼在不戴矫正眼镜看近处时不用调节或少用调节,可导致睫状肌的菲薄衰弱,影响生理性调节。老视眼睫状肌收缩张力下降或收缩空间受限,也会影响生理性调节。




2.调节导致的晶状体变化
(1)形态变化。调节之前,晶状体前表面曲率较平,后表面曲率较弯,前后表面均大致为球面形态。调节之后,晶状体厚度增加,直径缩小,前表面曲率变弯,接近于后表面曲率弯度。由于囊膜厚度的不均匀,前表面中心部呈锥状隆起,向赤道部渐次变平,形成双曲线状弧面,偏心率e>1(见图2-3)。



(2)屈光变化。调节之后,晶状体和眼的屈光状态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为:晶状体前表面的曲率半径变小,曲率焦度变大;晶状体的整体焦力变大;眼的屈光体系焦力变大,前、后焦距变短。调节导致眼屈光的变化情况见表2-1。
表2-1 调节导致眼屈光的变化情况
变化内容 Gullstrand 模型眼
视远状态 最大视近调节
晶状体曲率半径 前表面 10.0mm 5.33mm
后表面 -6.0mm 5.33mm
晶状体面曲率焦度 前表面 5.00D 9.375D
后表面 8.33D 8.33D
晶状体屈光系统 屈光焦力 19.11D 33.06D
焦距 69.908mm 40.416mm
眼的屈光系统 屈光焦力 58.64D 70.57D
前焦距 -17.055mm -14.169mm
后焦距 22.783mm 18.930mm





二、调节的生理参数
1.调节幅度
(1)调节远点。在调节静态时,视网膜黄斑中心凹的共扼点为眼的调节远点。调节远点至眼的前主点之间的距离为调节远点距离,调节远点距离的倒数为眼的静态焦度,用公式表示如下:
R=1/r (2-1)
式中r:调节远点距离;
R:眼的静态焦度。
(2)调节近点。调动最大的调节,视网膜黄斑中心凹的共扼焦点为眼的调节近点,调节近点至眼的前主点之间的距离为调节近点距离,调节近点距离的倒数为眼的动态焦度,用公式表示如下:
P=1/p (2-2)
式中 p:调节近点距离;
P:眼的动态焦度。




(3)调节范围。调节远点至调节近点的距离为调节范围,又称为明视范围,用公式表示如下:
A=r-p (2-3)
式中a:调节范围。
(4)调节幅度。眼的动态焦度与静态焦度的差值为调节幅度,用公式表示如下
A=P- R (2-4)
式中A:调节幅度。




(5)眼的屈光状态对调节的影响。眼的基础屈光状态对调节的影响颇大,现举例说明。
[例2-1]设:正视眼的调节远点距离(r)为∞,调节近点距离(p)为0.1m
求:该正视眼的静态焦度、动态焦度、调节范围和调节幅度(见图2-4a)
解:静态焦度(R)=1/∞≈0
动态焦度(P)=1/0.1=10.00D
调节范围(a)=∞-0.1≈∞
调节幅度(A)=10.00-0=10.00D
[例2-2] 设:近视眼的静态焦度(R)为3. 00 D,调节近点距离(p)
为0.1m
求:该近视眼的调节远点距离、动态焦度、调节范围和调节幅度(见图2-4b)。
解:调节远点距离(r)=1/3.00=0.33 m
动态焦度(P)=1/0.1=10.00 D
调节范围(a)=0.33-0.1=0.23 m
调节幅度(A)=10.00-3.00=7.00 D
[例2-3]设远视眼的静态焦度(R)为-3.00 D,调节近点距离(P)为0.1 m,
求:该远视眼的调节远点距离、动态焦度、调节范围和调节幅度(图2-4c)。
解:调节远点距离(r)=1/-3.00=-0.33 m
动态焦度(P)=1/0.1=10.00 D
调节范围(a)为自眼后0.33 m至眼前0.1m的空间轨迹
调节幅度(A)=10.00-(-3.00)=13.00 D






(6)调节幅度的测定
1)移近法/移远法。取近十字视标,放置于综合验光仪的近视标尺上,缓慢向被测眼移动,至视标的线状间隙达到模糊极限。读出视标至眼的前主点(角膜后1.35 mm)之间的调节近点距离。计算出眼的动态焦度,并结合眼的屈光状态(即眼的静态焦度)计算出眼的调节幅度,正视眼或配戴合适的远用矫正眼镜,眼的静态焦度近似为0。将视标移到调节近点以内,缓慢向远离被测眼方向移动,至视标的线状间隙转为清晰。读出视标至眼的前主点(角膜后1.35 mm)之间的调节近点距离,并计算出眼的调节幅度。通常移近法调节幅度略大于移远法调节幅度,是睫状肌的收缩极点与睫状肌的松弛起点不同步使然,可取两者的均值(见图2-5)。


2)负镜法
①近视标法。取近十字视标,放置于综合验光仪的近视标尺上,将视标距离调整到距被测眼40 cm,预置合适的远用矫正眼镜试片,在视孔逐量增加负透镜,至视标的线状间隙达到模糊临界。读出视孔负透镜量值,调节幅度等于负透镜的绝对值加上40 cm近目标所诱发的2.50D调节。需要说明的是,该种方法的测定值并不精确,因为被测眼注视40 cm近目标并不精确地付出2.50 D调节。
②远视标法。预置合适的远用矫正试片,注视远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在视孔逐量增加负透镜,至视标达到模糊临界,读出所加的负透镜量值,即为调节幅度。




(7)影响调节幅度检测的因素
1)双眼单视。单眼调节的启动因素仅为视网膜的模糊影像,双眼调节的启动因素除模糊影像之外,尚有保持双眼单视的集合性调节因素。故双眼的调节近点距离比单眼的调节近点距离略短,双眼调节幅度较单眼调节幅度略大。
2)屈光状态。通常远视眼的调节近点距离较正视眼长,近视眼的调节近点距离较正视眼短。若双眼的屈光状态不同,调节近点距离可能不同,必须分别检测。
3)注视角度。由于人习惯于向下注视,故通常人向下注视时的调节幅度较向上注视时的调节幅度略大(见图2-6)。


4)视标大小。视标尺寸与调节幅度呈负相关关系,与随着视标增大注视眼在分辨视标时可不付出足够的调节有关(见图2-7)。

5)预置球镜。对于老视眼,调节近点距离可能大于近点刻度尺的长度,测定时可预置+3.00 D的透镜,使近点移近,在近点距离的测定值上加0.33 m,对于年轻人,调节近点可能很近,微量移动即可影响检测结果,测定时可预置-3.OOD的透镜,使近点移远,在近点距离的测定值上减0.33 m,




2.调节反应
(1)调节刺激量。能够诱发眼的调节反应的近目标称为调节刺激物,由于注视眼预计产生的调节量必须使黄斑中心凹与近目标共轭才能看清近目标,故调节刺激物距离眼睛主点轴面距离(以m为单位)的倒数称为调节刺激量。调节刺激量是客观存在的物理量值。




(2)调节反应量。眼睛对近目标物的调节刺激所发生的实际上的调节冲动称为调节反应量。调节反应量是否精确地等于调节刺激量是衡量眼的调节功能的标准之一,调节反应量低于调节刺激量称为调节滞后,调节反应量高于调节刺激量称为调节超前。
对于相同调节刺激量,调节反应量存在着个体差异,故调节反应为因人而异的生物性量值。通常视网膜的共扼焦点稍远于近距离的调节刺激物,即眼睛的调节反应量大多数略低于调节刺激量,表现为调节滞后,正常眼调节滞后+0.50 D±0.25 D,调节超前者较为少见(见图2-8)。调节滞后也可理解为是目标物所释放出的调节信息落后于调节刺激量的结果。





(3)调节反应的检测
1) MEM动态检影。试镜架预置被测眼适宜的远用眼镜试片。根据被测眼最佳近视力上一行选择近视表卡,在检影镜的窥孔旁侧粘贴近视标卡,置于距试镜架眼镜透镜水平40 cm处,嘱被测眼通过远矫正透镜注视视标卡(见图2-9)。



视光师实施检影检查,观察被测眼视网膜反射光移动性质,反射光顺动提示调节滞后,反射光逆动提示调节超前,反射光中和提示调节反应与调节刺激契合。在反射光顺动的情况下,逐量增加正试镜透镜,直至反射光中和,为调节滞后量值。反射光逆动的情况下,逐量增加负试镜透镜,直至反射光中和,为调节超前量值。
[例2-4]设:检影结果为视网膜反射光顺动,递加正透镜至0.75 D反射光中和。
求:调节刺激量、调节反应量和调节滞后量。
分析:近视标位于眼镜前40 cm处,调节刺激量为2.50 D。检影镜位于眼镜前40 cm处,视网膜反射光的共扼焦点若正好位于检影镜的窥孔,则被测眼应付出2.50 D的调节。今视网膜反射光顺动,提示视网膜反射光的共扼点在检影镜的窥孔后方,被测眼付出的调节量不足2.50 D。递加正透镜至0.75 D反射光中和,证实被测眼付出的调节量加上0.75 D正透镜之和等于2.50 D。故被测眼的调节反应量为1.75 D,调节滞后量为0.75 D。
2)Nott动态检影。将近视标卡调整到刻度杆40 cm处,综合验光仪视孔预置被测眼适宜的远用眼镜试片,嘱被测眼通过综合验光仪的远矫正透镜注视近视标卡。视光师在距被测眼40 cm处实施检影检查,若视网膜反射光顺动,提示调节滞后,逐量延长检影距离,直至反射光中和;若视网膜反射光逆动,提示调节超前,则逐量缩短检影距离,直至反射光中和,定量分析调节滞后与调节超前。
[例2-5]设:检影结果为视网膜反射光顺动,延长检影距离至50 cm反射光中和。
求:调节刺激量、调节反应量和调节滞后量。
分析:近视标位于眼镜前40 cm处,调节刺激量为2.50 D。检影镜位于眼镜前50 cm处反射光中和,提示被测眼注视40 cm处近视标付出了2.00D调节。故被测眼的调节反应量为2.00D,调节滞后量为0.50 D。




3.相对调节
(1)相对调节概念。双眼注视固定的近目标,在聚散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放松的最大调节量称为负相对调节(NRA)。双眼注视固定的近目标,在聚散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增加的最大调节量,称为正相对调节(PRA)。在双眼聚散不变的情况下,单独增减眼的调节量,由融像性聚散代偿调节性聚散来维持双眼单视,称为相对调节。




(2)相对调节的测定。双眼视孔预置适宜远用眼镜试片,注视40 cm近十字视标,双眼同时加等量凸透镜至视标模糊临界,凸透镜所放松的调节反应量为负相对调节。退回远用眼镜试片,双眼同时加等量凹透镜至视标模糊临界,凹透镜所诱发的调节反应量为正相对调节。检测时通常先测定负相对调节,后测定正相对调节,遵循先抑制后刺激的检测原则。避免先检项目影响后检项目的检测结果。人群正常值:正相对调节-2.37D±1.OOD,负相对调节+ 2.00 D±0.50 D。




(3)相对调节的应用。对于配戴眼镜后诉有注视性疲劳、不耐持久近读者,可测试其相对调节,若正负相对调节均降低,或正相对调节小于负相对调节,则调节因素可能为注视性疲劳的主要诱因。纠正的方法为:改用双焦眼镜或渐变多焦眼镜,适量附加眼镜近读区的正焦度,原则上使被测眼的正相对调节大于负相对调节。
[例2-6]设:被测者注视40 cm的视标时,负相对调节为2.75 D,正相对调节为-2.00 D。
问:戴镜眼有无注视性疲劳?怎样调整?
分析:本例正相对调节-2.00 D小于负相对调节2.75 D,戴镜眼持久近读可能产生注视性疲劳,试在眼镜的近读区附加+0.50 D,使近用时正相对调节增加为-2.50 D,同时负相对调节减为2.25 D,使戴镜眼的近读质量获得改善。可以理解为采用光学透镜对戴镜眼的正相对调节和负相对调节的量值进行了重新分配(见图2-10)。






4.调节灵活度
(1)调节速度。在定量的调节刺激下,作出调节反应所需的时间称为调节速度。由于调节速度存在着个体差异,测定单位时间内被测眼对于两个不同水平的定量调节刺激作出完全性调节反应的次数成为衡量眼的调节功能的标准之一,又称为调节灵活度。




(2)调节灵活度的检测
1)距离切换法。测定被测者视力,根据被测者最佳视力上一行的视标视角参数制作6 m和40cm视标,在被测眼的眼镜主点前方6 m和40cm处设置视标卡。被测者配戴适宜远用眼镜试片,初始注视6 m视标,从切换注视40 cm视标开始计时,待视标清晰后,再次注视6m视标,直至视标清晰,为一个切换周期。测定一分钟内被测眼完成几个切换周期,正常调节灵活度应≥25次/min.
2)镜片切换法。将一副+2.00 D的眼镜和一副-2.00 D的眼镜固定在同一个手柄的两侧(见图2-11),称为球镜反转拍。




测定被测者视力,根据被测者最佳视力上一行的视标视角参数制作40 cm视标。被测者戴适宜远用眼镜试片,初始将+2.00 D反转透镜放置于被测者眼镜前,嘱注视40 cm近视标,从切换-2.00 D反转透镜开始计时,待视标清晰后,再次切换+2.00 D反转透镜,直至视标清晰,为一个切换周期。测定一分钟内被测眼完成几个切换周期。人群正常值:单眼调节灵活度应≥12次/min,双眼调节灵活度应10次/min±5次/min。




5.张力性调节
(1)静息调节量。人在注视无限远时,双眼处于调节静息状态,此时眼的调节并不为零,这种静息调节量正常眼人群均值约为1.50 D,称为张力性调节。张力性调节被认为是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兴奋水平动态平衡的结果,或被理解为双眼维持生理性静息眼位所付出集合的同步调节反应。
(2)张力性调节的测定。张力性调节的测定须营造眼调节静息状态,被称为“开环”检测条件,即打开睫状肌环形纤维的收缩限制。通常为全暗环境、低对比环境、虚空视野和小孔片等开环方式,在开环条件下,没有导致调节性刺激和集合性刺激近注视目标。模拟开环条件进行调节性张力测定的设备包括红外验光仪等,但可重复性不理想。
可用1%阿托品进行睫状肌麻痹,形成可靠的开环检测条件。被测眼配戴适宜的远用眼镜试片,若睫状肌彻底麻痹,被测眼的调节近点应位于无限远。但在动态检影时发现被测眼的调节近点在眼前1m或更近,证实即使在睫状肌麻痹的情况下,被测眼仍然存在着1.00 D以上的张力性调节。




技能要求
测定调节幅度
[操作准备]
综合验光仪1台、视标投影仪1台、近视力表卡和近视标尺1套。
[操作步骤]
1.移近法/移远法
(1)双眼置入远用眼镜屈光处方数据,计算并置入近光心距。
(2)开启近读灯,将十字视标卡设置在40 cm,嘱被测眼注视视标。
(3)以1cm/s的速度将近视标卡向被测眼移近,接近近点时速度应更慢,直至视标的线状间隙达到模糊临界。
(4)记录近视标卡与眼前主点的间距,并换算成调节幅度。
(5)将视标移到调节近点以内,以1 cm/s的速度将近视标卡向远离被测眼方向移动。至视标的线状间隙达到清晰临界。
(6)记录近视标卡与眼前主点的间距,并换算成调节幅度。
2.远视标负镜法
(1)双眼置入远用眼镜屈光处方数据。
(2)开启远用视力表,选择被测眼最佳远视力上一行视标,嘱被测眼注视视标。
(3)在视孔逐量增加负透镜,至视标达到模糊临界。
(4)视孔负透镜量值即为调节幅度量值。
3.近视标负透法
(1)双眼置入远用眼镜屈光处方数据,计算并置入近光心距。
(2)开启近读灯,将近十字视标卡设置在40 cm,嘱被测眼注视视标。
(3)在视孔逐量增加负透镜,至视标达到模糊临界。
(4)视孔负透镜量值加上40 cm近视标所诱发的2.50 D,即为调节幅度总量值。




[注意事项]
1.综合验光仪近视标尺以眼镜后表面计量视标距离,在进行调节幅度计算时,调节近点距离应加上眼镜后表面至眼的前主点的间距1.35 cm,
2.若被测眼不能分辨40 cm近视标,证实被测眼调节幅度<2.50 D,可在视孔置入+3.00球镜,测试完毕后,将测得的调节幅度减去+3.00即可。
3.通常移近法调节幅度略大于移远法调节幅度,可取二者的均值。
4.通常负镜法所测定的调节幅度较推进法略低2.00 D。




测定调节反应
[操作准备]
MEM近视标卡1张,检影镜1只,试镜架1只,试片箱套,正、负排镜各1套。
[操作步骤]
1.检查室维持常态照明。
2.被测眼戴试镜架,调整镜眼距、光心距、前倾角和瞳高。
3.试镜架投放被测眼适宜的远用眼镜试片。
4.根据被测眼最佳近视力上一行选择近视标卡。:.
5.在检影镜的窥孔旁侧粘贴近视标卡,放置于距试镜架眼镜透镜大约40 cm处。
6.嘱被测双眼通过远矫正透镜注视近视标卡。;
7.采用垂直投射光带实施被测右眼检影检查,采用排镜求得反射光带的中和。
8.反射光顺动的情况下增加正试镜透镜,直至反射光中和,为调节滞后量值。反射光逆动的情况下增加负试镜透镜,直至反射光中和,为调节超前量值。
9.采用相同方法进行左眼检影检查。
10.记录调节反应的检测结果,举例如下:
(1)调节滞后。OD:+0.75D/OS+1.00D。
(2)调节超前。OD:-0.50D/OS:-0.50D。




[注意事项].
1.由于动态屈光状态不够稳定,须快速判断视网膜反射光带的移动性质,快速增减试片焦度。
2.也可采用综合验光仪替代试镜架进行检测,可减少更换镜片的时间,提高成功率。
3.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Nott动态检影,改为固定近视标距离,判定中和距离,根据检测结果分析调节反应的量值。




测定相对调节
[操作准备]
综合验光仪1台、近视力表卡和近视标尺1套。
[操作步骤]
1.双眼置入远用眼镜屈光处方数据,计算并置入近光心距。
2.开启近读灯,将近十字视标卡设置在40 cm,嘱被测眼注视视标。
3.调整球镜焦度轮盘,逐量增加正球镜焦度,直至被测眼模糊临界,所加的正球镜焦度为被测双眼的负相对调节(NRA)。
4.将视孔焦度调回初始处方。
5.调整球镜焦度轮盘,逐量增加负球镜焦度,直至被测眼模糊临界,所加的负球镜焦度为被测双眼的正相对调节(PRA)。




[注意事项]
1.检测时通常先测定负相对调节,后测定正相对调节,遵循先抑制后刺激的检测原理。
2.正、负相对调节量值低常,或正相对调节<负相对调节为异常检测结果。




测定调节灵活度
[操作准备]
试镜架1只、试片箱1套、近视标卡1张、阅读灯、±2.OOD反转拍、计时器1只。
[操作步骤]
1.被测眼戴试镜架,调整镜眼距、光心距、前倾角和瞳高。
2.试镜架投放被测眼适宜的远用眼镜试片。
3.根据被测眼最佳近视力上一行选择近视标卡。
4.被测者手持近视标卡,放置于眼前40 cm处。
5.采用阅读灯改善照明条件,嘱被测者分辨视标卡的基础清晰度,并训练被测者在检测过程中及时报告视标卡转为清晰的时间点。
6.遮盖左眼,将正向+2.00 D反转拍放置于右眼眼镜试片前,待视标卡转为清晰,为测试起始点,将负向-2.00 D反转拍切换于眼镜试片前,并同时开始计时。待视标卡转为清晰,立即将正向+2. 00 D反转拍放置于眼镜试片前,待视标卡转为清晰,为第1次切换完成。重复上述切换,计数1 min的切换次数。
7.采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左眼调节灵活度和双眼调节灵活度。
8.记录调节灵活度的检测结果。如OD: 13 c/min,OS: 12 c/min,OU:9c/min,




[注意事项]
1.调节灵活度的测定视标大小,反转拍的焦度和视标距离均须严格符合标准检测条件,否则测定结果缺乏参考价值。
2.调节灵活度为疲劳强度的定量,第一次测定值若正常,可连续试测定第二次、第三次,若测定值递减,则对判断为调节灵活度异常同样有参考价值。
3.对于疑似调节不全和调节过度的被测者,可在测定的同时用秒表累计负向调节时间,若负向调节时间≥45 s,则证实有调节灵活度负向延缓;若负向调节时间≤30 s,则证实有调节灵活度正向延缓。
217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2.1.1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1.2.2 异常双眼视检测 下一篇2.1.2 眼的聚散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暂无...

相关文章

暂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