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第三章 视网膜检影检测
2009-12-10 15:32:57 来源:网络 作者:万新。宝世杰 【 】 浏览:4365次 评论:0
根据被测眼视网膜反射光的特点从客观的角度来定量分析其屈光状态,称为视网膜检影。综合验光仪设有专供视网膜检影检测的工作透镜。



一、视网膜检影原理

l.视网膜检影镜的基本结构 经过平行调整的正弦波光源,经45°斜置的平面镜反射到被测眼瞳孔内,被测眼的眼底视网膜被照亮后就会发出橙红色的反射光。平面镜上有一圆孔可供检测者窥见被测眼瞳孔内的反射光。采用点状投射光检影镜,反射光呈斑点状,称为反射光斑。采用带状投射光检影镜,反射光则呈一条光带,称为反射光带(图3-l)。





2.视网膜反射光的移动规律 视网膜反射光通过被测眼的屈光间质射出眼外,若将屈光间质看成透镜,受透镜折射的影响,必然在被测眼的远点聚焦,近视眼发生汇聚,远视眼发生散开,正视眼则平行传播(图3-2)。
若将被测眼看成未知透镜,在移动透镜时,分析通过透镜看到的目标与透镜之间相对移动的特点,就可以推断目标和观察眼在透镜的焦距范围之内,还是在透镜的焦距范围之外。由于被测眼不能移动,则代之移动视网膜检影镜射出的光源,并促使反射光移动,观察投射光相对反射光的移动特点,仍然可以判断被测眼远点所在范围,被测眼远点位于被测眼与视网膜检影镜之间,两者发生逆向移动,称为逆动;被测眼远点位于被测眼之后或检影镜之后,两者发生同向移动,称为顺动(图3-3)。用已知透镜将其远点调整到特定位置,通过对已知透镜进行定量分析就可以测定被测眼的屈光状态。





3.视网膜反射光移动的光学原理

(l)顺动 当被测眼为远视眼、正视眼或远点距离大于检影工作距离的近视眼时,则被测眼的反射光无实焦点或焦点落在检测者观察眼的后面。被测眼内的反射光呈正立的象,此时将检影镜的平面镜向下倾转时,反射光上方被平面镜圆孔的上缘遮盖变黑,似乎形成反射光下移的现象(图3-4-a),由于反射光移动的方向与平面镜倾转的方向相同,故称为顺动。


(2)逆动 当被测眼为远点距离小于检影工作距离的近视眼时,则被测眼的反射光焦点落在检测者观察眼与被测眼之间,被测眼内的反射光先聚后散形成倒置的象,此时将检影镜的平面镜向下倾转时,被测眼内的反射光的下方被平面镜圆孔的上缘遮盖变黑,似乎形成反射光上移的现象(图3-4-b),由于反射光移动的方向与平面镜倾转的方同相反,故称为逆动。

(3)中和 当被测眼(或通过已知透镜的调整)的远点距离等于检影工作距离时,则被测眼的反射光以尖锐的焦点落在平面镜的圆孔上。此时将检影镜的平面镜向下少量倾转时,被测眼的反射光不受遮盖,表现为明亮的橙红色反射光充满被检眼瞳孔区;将检影镜向下过度倾转,则反射光被完全遮盖,被检眼瞳孔区被完全遮黑,这种现象称为中和(图 3-4-C)。



二、检测方法

1.确定主子午轴向

(l)一致性移动 以带状光检影镜为例,检影镜必须在与其带状投射光相垂直的轴向扫描移动,即水平的投射光带沿垂直向扫描移动,垂直的投射光带沿水平向扫描移动。当用检影镜扫描一条子午线时,若带状投射光与反射光带所指向的方位相同,即二者为平行线,且二者移动的子午轴向也相同,则无论二者是顺动还是逆动,均称为一致性移动。若二者顺动称为一致性顺动(图3-5-a);若二者逆动称为一致性逆动(图3-5-b)。证实所扫描的子午轴向为被测眼的主子午轴向。当确定一条主子午轴向后,另一条主子午轴向与其相差90°角(相互垂直)。

(2)非一致性移动 若带状投射光所扫描的子午轴向不是被测眼的主子午轴向时,则带状投射光与反射光带所指向的轴向不相一致,即二者不相平行,且当扫描视网膜检影镜时,二者的移动方向也不相一致,称为非一致性移动(图3-5-c)。故在确定被测眼的散光轴位时,首先要分析带状投射光在静态时与反射光带所指向的轴向是否一致,继而要观察在动态扫描带状投射光时,带状投射光移动的子午轴向与反射光带移动的子午轴向是否一致(无论是顺动还是逆动)。若呈现非一致性移动,则须耐心地旋转调整带状投射光的子午轴向,使其与反射光带所指向的轴向相一致。



2.中和反射光
(1)顺动检影 比较顺动和逆动反射光的中和过程,可以发现反射光从顺动过渡到中和较易辨认。为了利用顺动反射光来进行检影检测,通常根据电脑自动验光仪的检测结果,预加过矫-0.50m-1~-0.75 m-1的负球镜试片来改变近视眼最初表现出的逆动,并使每条钟面子午轴向的反射光均处于顺动状态。若为远视则欠矫+0.50 m-1~+0.75m m-1。不必担心负球面透镜带来的调节可能会干扰检测结果,因为利用综合验光仪进行视网膜检影时所预置的+l.50 m-1工作透镜具有很好的雾视功能。
(2)判断中和度 以带状光检影镜为例,在判断中和程度时,通常对反射光带有三个评定标准,即亮度、移动速度和宽度。接近中和时,反射光带呈现出较亮、移动较快、变得较宽大。达到中和时,反射光带最亮,宽度占据整个瞳孔空间。因此看见暗淡、窄小、移动缓慢的反射光带时,提示需要增减较大焦度的试片。当反射光带变亮,移动变快,宽度变大时,须每次递变较小焦度(0.25 m-1。)的试片。因为已事先用负球面透镜将反射光带的移动性质调整为顺动来进行检测,故须采取递减负球镜试片焦度(远视增加正球镜试片焦度),使反射光逐步达到中和。



3.记录和分析检影结果

(l)中和第一子午轴向 确定了主子午轴向的方位后、仔细扫描并比较两条主子午轴向的反射光带,找出反射光带移动较快、较亮、较宽大的主子午轴向,由于该主子午线接近中和状态,故称为第一子午轴向。用带状投射光在这条主子午轴向扫描,采取逐步减少负球镜试片(远视逐步增加正球镜试片)的方法进行中和。画线记录第一子午轴向,并在线端记录中和焦度(图3-6-a)。

(2)中和第二子午轴向 用上述方法扫描并中和与第一条主子午轴向相垂直的另一条主子午轴向。画线记录与第一子午轴向垂直的第二子午轴向方位,并在线端记录中和焦度(图3-6-b)。记录两条主子午轴向上中和焦度的图形称为光学十字图。


(3)处方转换 将视网膜检影所获得的光学十字图转换为屈光处方,若视网膜检影所获得的光学十字图提示两个主子午轴向的中和焦度一致,则证实被测眼没有散光,该焦度的符号和量值就是处方的球性透镜;若视网膜检影所获得的光学十字图提示两个主子午轴向的中和焦度不同,则须将视网膜检影所获得的光学十字图分解为两个光学十字图,分别表示处方球镜焦度和柱镜焦度。注意表示柱镜焦度的光学十字图中,0焦度所指向的轴向为处方的柱镜的轴向。

例3-l已知:水平向中和焦度为-3.00,垂直向中和焦度为-3.00。

求:被测眼处方。

解:作被测眼的光学十字图(图3-7-a),

被测眼处方:-3.00。

例3-2 已知:水平向中和焦度为-3.00,垂直向中和焦度为-4.00。

求:被测眼处方。

解:作被测眼的光学十字图(图3-7-b),

被测眼处方:-3.00-l.00×180。





4.工作距离的换算

(l)换算原理 通常把综合验光仪的验光盘置于操作者手臂的长度范围内,这样可以一手操作视网膜检影镜,另一手更换被测眼前的透镜试片。从被测眼主点至检影镜窥孔之间的距离称为工作距离。

可以想象,假定工作距离为lm,当达到中和时,被测眼的远点在lm处,表示在中和时被测眼屈光状态为l.00 m-1近视。因此不管被测眼前的试片是多少焦度,处方都必须加上-l.00 m-1。(或减去+l.00 m-1),称为工作距离的补偿,经过补偿后,被测眼的远点就从lm处移到了无限远。

因为工作距离所形成的屈光等值必须从检测结果(即视网膜检影镜所测得的中和焦度)中减去,从而换算出被测眼实际的屈光不正的焦度。为了便于计算,通常该距离要选择一个整数(如l00cm、67cm或50cm)。

工作距离对检影结果的影响可以用公式计算如下:

式中D为处方焦度,Dr为检影中和焦度。dw为工作距离(以m为单位)。

由公式3-1可知:
l)工作距为lm,则处方焦度为中和焦度减+1.00 m-1。或加-l.00 m-1。

2)工作距为2/3m,则处方焦度为中和焦度减+l.50 m-1。或加+l.50 m-1。

3)工作距为l/2m,则处方焦度为中和焦度减+2.00 m-1。或加-2.00 m-1。

(2)工作透镜
l)工作透镜的使用方法 综合验光仪附设有标为R的功能辅片(图3-8),即为预加+1.50 m-1或+2.00 m-1的正球性透镜,在67cm或50cm处进行检影时,中和焦度即为处方焦度,可省去对工作距离换算的麻烦。


2)工作透镜的原理 若在被测眼前预置+l.50 m-1正球性透镜,在检影时就必须先投放等量-l.50 m-1负球性透镜将其抵消,则在67cm处进行检影时,其中和焦度等于已预加了-1.50 m-1,故无需进行工作距离换算(图3-9)。





5.常见不规则影动的分析

(l)中央顺动

l)表现 在对近视眼检影检测过程中,常发现视网膜反射光中央已经开始顺动,周边仍然存在逆动;在对远视眼检影检测过程中,常发现视网膜反射光周边已经开始逆动,中央仍然存在顺动。

2)原理 常见于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由于屈光中间体的球面象差所致。入眼的周边光线先聚焦,聚焦后散开,投照到视网膜反射光的周边部,显示出近视状态,故为逆动;入眼的中央光线后聚焦,达到视网膜时还未聚焦,显示出远视状态,故为顺动(图3-l0-a)。

3)判断方法 以中央影动为中和标准,因中央光线近于黄斑。

(2)剪动光影
l)表现 检影视野中的视网膜反射光出现两种走势相反的光影,随着检影镜的移动两种光影逆向移动,一开一合形似剪刀,故称剪动光影。

2)原理 为角膜或晶状体表面的不规则散光所致,在接近中和时,部分屈光间质存在比较性近视,该部屈光间质所形成的反射光发生逆动;部分屈光间质存在比较性远视,该部屈光间质所形成的反射光发生顺动(图3-l0-b)。

3)处理方法 在视孔放置-0.50 m-1柱镜试片,缓慢旋转柱镜的轴向手轮,同时不断调整检影镜投射光带扫描的轴向,最大限度地使两部分光影在瞳孔中央汇合。



三、视网膜检影评价
1.优点
(l)在采取其他主客观屈光测定的方法均不能定量或难以精确定量被测眼的屈光状态时,可试用视网膜检影的方法获取提示性信息,辅助进一步进行主观测定。
(2)为不能明确表达视觉感受的幼儿或成人进行客观屈光测定。
(3)可通过调整视网膜检影镜的投射光焦点,观察晶状体及玻璃体等屈光间质的透明程度。
2.缺点
(1)常态检影受眼的调节影响较大,检影验光的结果表现为近视偏深、远视偏浅。
(2)常态检影视网膜反射光欠亮,给判定结果带来困难。
(3)过分依赖检影者的经验和操作技能。
(4)工作距离以及反射光移动所提示的主子午线轴向等均非精确值。
(5)测定结果仍需通过主观屈光测定方法进行验证才能开具处方。
200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第二章 验光前准备工作 下一篇第四章 远雾视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暂无...

相关文章

暂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