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目标
二、工作程序
(一)工具
裂隙灯显微镜及其附件、手电筒、放大镜、紫光灯、荧光素钠、烧杯、纸巾、洗眼壶、受水器、专用镊子、表面麻醉剂、抗生素滴眼剂、抗敏滴眼剂、护理液和生理盐水等(在没有裂隙灯的情况下,通常用放大镜加照明的方法来检查,如放大紫光灯或放大手电等)。
(二)步骤
1.裂隙灯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检查前准备
1)检查者洗手。
2)调低室内光线。
3)使被检查者取舒适坐姿(可适当升降操作台)。
4)使被检查者的外眦部与颌托架纵杆黑色刻度线相平。
5)分别调节双眼目镜的焦距,可将光线投照于调焦棒或被检查者额部皮肤上进行调节。
6)调整目镜间距,使检察者得以双眼同时观察。
(2)操作要领
1)调节移动手柄控制观察系统与被检眼间的距离,以调整焦面求得清晰的观察效果。可令被检查者闭眼,在其眼睑皮肤上调整显微镜焦距,然后调暗投照光线,再嘱其睁开眼进行观察,这样可以避免大量强光直接照射被检眼。
2)调节倍率手柄控制观察像的放大倍率(通常为6~40倍)。
3)选择滤光方式,毛面滤光镜可提供弥散投照光线,扩大观察视野;黄色滤光镜则可用来观察荧光素染色结果。
4)调节投照光束的宽窄;选择照射角度;控制投照亮度。
5)选择投照光的颜色,无赤光用于观察微小新生血管;钴蓝光则用于观察荧光素染色的结果和硬质镜片的配适。
6)在检查过程中,通常用右手调节仪器手柄,左手撑开或翻开被检眼的眼睑。
(3)投照和观察方法
1)弥散投照法:在投照光源上加覆毛面滤光镜(图4-1-1),投射与观察夹角30°~50°,裂隙宽度宽大,放大程度低或中倍,投照亮度中至高度。
 2)直接投射法:光源焦点与显微镜焦点处在同一观察部位(图4-1-2)。投射与观察夹角30°~50°,裂隙宽度0.2~1.5mm或圆锥形光束,放大程度中至高倍,投照亮度中至高度。[
 3)滤光式投照法:用钴蓝光源加覆毛面滤光镜,物镜加覆黄色滤光镜,用1%萤光素钠滴入结膜囊。投射与观察夹角30°~50°,裂隙宽度宽大,放大程度低至中倍,投照亮度中至高度。 2.眼部常规检查方法 (1)嘱被检查者直视前方,用裂隙灯弥散光投照法和低倍率放大目镜依次观察眼睑、睑缘、睫毛、角膜、前房、虹膜、瞳孔和部分晶状体。 (2)令被检查眼水平转动,在视左、视右时充分暴露侧方的球结膜、巩膜和泪阜,以供观察。 (3)令被检查眼向上看,撑开下眼睑,观察下方的睑结膜、球结膜、巩膜和下泪点,并由颞侧向鼻侧推按泪囊,观察泪小点有无溢出液。 (4)令被检查眼向下看,轻轻翻开上眼睑,观察上方睑结膜、巩膜和上泪点。 (5)以上检查先右眼后左眼,依次进行。当遇到可疑体征时或根据病史提示可进行多种投照技术的检查,还可以提高放大倍率进行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