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镜片自1959年推向市场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但远远短于眼屈光不正矫正的历史。渐进镜片进入我国只有10年时间,而我国开展屈光矫正工作一直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从以上时间的比较看,渐进镜片的验配工作尚显得有些稚嫩。就其戴用率而言。我国远低于欧、美和日本。就渐进镜片戴用情况而言,渐进镜片验配工作还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渐进镜片知识的普及工作不够 我国目前开展渐进镜片验配工作的地区是极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开展这项工作的,只局限于我国的大城市;②开展这项工作的地区,只局限在中等以上城市及具有较大店面的店。渐进镜片的知识不仅对绝大部分老视者是陌生的,就是在科学工作者中知道渐进镜片名称的也不多。之所以如此,和对渐进镜片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不够是密不可分的。 10年来,我国关于这方面知识的介绍只是零星地见于一些书刊中,应用性资料和操作技能方面的介绍很少。
二、对渐进镜片的比较性研究不够 渐进镜片品种是很多的,主要来自法国、日本、美国、德国和以色列等,这些不同生产厂商的渐进镜片光学分布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就是同一厂商的镜片,也会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尽管很小,也会带来操作上的一些变化。而各厂商组织商家的培训中,只能采用2天左右的适应性培训,而最终导致了验配人员采取了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机械性地使用一个厂家的方法去做各个品牌的渐进镜片,从而使渐进镜片的定配者退货现象时有发生。曾有一家眼镜店,做了5副渐进镜。竟退了4副。
三、从业人员个人条件的限制 从眼镜行业的从业人员看,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对渐进镜片配制和验光构成了一定的限制。 (1)大部分眼镜店的分工明确,验光与配镜工作分离。渐进镜片的适应培训中,基本上是针对验光员的。营业员和配镜人员一般不列入培训范围,这也就造成了渐进镜片配适难度加大。 (2)从事渐进镜片验配工作的人及其教育者,大部分人没有戴用渐进镜片的亲身体验,更缺乏戴用多种品牌渐进镜片的经历。因此,对如何达到从视觉心理和镜片结构视功能上去指导戴用方面,其有效性也就打了折扣。 (3)眼镜从业人员总体上看,知识的更新速度显得过慢,跟不上产品更新换代的进程。 渐进镜片虽然已有了50多年的历史,但它毕竟没有形成自身的学科体系,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视光学院、视光学系都没有设置这样的学科,都将其做为眼镜光学的一个大章节处理,这也阻碍了渐进镜片的系统知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本书之所以增加这一节,只是想达到一个目的:在分析渐进镜验配现状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引起同行们的重视,共同探讨,寻找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加完善的方法和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