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8.1 视力残疾对个体心理过程发展的影响
2009-11-29 15:23:30 来源:网络 作者: 【 】 浏览:97999次 评论:0
由于视力在个体身心发展方面的重要性,视力残疾会影响到个体身体、运动、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从而导致视力残疾儿童的心理发展和普通儿童相比有所不同。
由于视力在个体身心发展方面的重要性,视力残疾会影响到个体身体、运动、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从而导致视力残疾儿童的心理发展和普通儿童相比有所不同。



视力残疾对个体心理过程发展的影响
人的心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在周围环境提供的刺激下发生和发展的。视力残疾人或是完全看不见,或是仅能看见模糊的事物形象。他们接受外界刺激的渠道比普通人少,直接认知周围世界的范围和数量都比普通人少,故而在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与普通人的不同。
社会和教育向个体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个体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是个体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通过个体的感知通路在大脑中形成对客观要求的反映,并引起某种内在的不平衡状态时,就转化为某种需要。新的需要与个体已有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推动个体的心理发展。对于视力残疾个体来说,由于视觉通道受阻,导致个体感知外界信息障碍,使视力残疾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滞后于普通个体。同时影响个体对客观要求的反映,使其产生新的需要的水平受到影响,最终影响视力残疾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状态。



一、视力残疾对个体感觉发展的影响
个体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视力残疾客观上就要求其他感觉要代偿视觉功能,补偿视觉缺陷,因此视力残疾人感觉发展有如下的特点。
(一)部分或全部地丧失视觉
视力残疾意味着个体只能感知部分视觉信息或感知到不太清晰的视觉信息,导致个体视觉经验的缺失或不完整,难以形成或形成不了完整的视觉表象。
(二)听觉功能有所增强
视力残疾个体关注了普通人所忽视的一些听觉信息,形成较高的听觉注意力;对声音信息的分析也更为细致,达到较高的听觉选择能力;长年累月的听觉经验积累,使得听觉记忆更为丰富些,形成较高的听觉记忆力。
(三)触觉感受性高于普通人群
由于视力残疾人主动积极地利用双手“以手代目”,使得他们的触觉感受性比普通人群要高些,他们使用触觉就好比我们普通人使用眼睛一样,在触知觉中分辨物体的各种不同属性(如大小、形状、结构、温度、光滑度、硬度、重量、比例、距离、方向等)。
(四)有些视力残疾人存在着特殊的“障碍觉”
有些视力残疾人虽然看不见,但在行走中遇到障碍物时能主动地回避绕开障碍,好像看见了一样,人们称这种能远距离感知障碍的“奇怪”现象为“障碍觉”。中外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视力残疾人的“障碍觉”其实是他们掌握了普通人所忽视的声音的回声辨别技巧,加之其面部触觉注意到空气流动形成触压觉的细微差别。根据研究,视力残疾者的“障碍觉”还与天气、周围环境的嘈杂度、风向、心情等相关。



二、视力残疾对个体知觉发展的影响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知觉的发生依赖于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如果所感知的事物同过去的知识经验没有联系,就难以确认。
视觉缺陷使得个体信息来源的主要通道被切断,导致视力残疾儿童的知觉与普通儿童相比存在差异。
1、视力残疾人的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等可以部分地代偿视知觉。
2、听知觉、触知觉在视力残疾人知觉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3、尽管视力残疾人其他知觉有代偿作用,但其知觉的整体性与普通人相比表现出一定的不完整性。
4、视力残疾人知觉的选择性相对困难。
5、视力残疾人知觉的恒常性发展缓慢,相对不稳定。
6、视力残疾人知觉理解性相对缓慢。
视力残疾还会导致个体在时间、空间、运动等方面的知觉与普通个体不同。
空间知觉是客观事物的空间特性在视力残疾人头脑中的反映,它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知觉、立体知觉、方位知觉等。视力残疾儿童的形状知觉、大小知觉主要靠触觉和动觉,一般准确性差、速度慢;视力残疾人虽不能以视觉为主来认识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在空间的位置,但他们利用其他感觉器官可以反映现实的复杂的空间关系,可以在空间定向。虽然这种定向不如明眼人方便、迅速和准确,但毕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视觉缺陷带来的困难。
明眼人的运动知觉往往来自于视觉提供的信息,视力残疾人对于事物的运动知觉往往依赖于听觉和触觉。



三、视力残疾对个体注意发展的影响
注意是人的心理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一种可以通过外部行动表现出来的内部心理状态。视力残疾人注意的发展总的来说与普通人相比在注意产生和发展的生理机制、活动过程、种类、范围发展、注意的各种品质(如稳定性、紧张性、分配、转移等)有诸多共性。由于视觉在注意的产生、发展以及注意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受视觉缺陷的影响,视力残疾人注意的发展有如下特点:
1、视力残疾人的听觉、触觉、嗅觉等有意注意有所加强,其无意注意亦有所增多。
2、与普通人相比,视力残疾人对第一信号系统的注意相对减少了,但对第二信号系统的注意却相对加强了。
3、由于缺乏(或少有)视觉系统无意注意的干扰,视力残疾人有时相对较为专心,其注意的稳定性相对较高。
4、视力残疾人的注意分配形式一般在听觉、触觉、运动觉等通道进行,一般没有视觉的参与。
5、视力残疾人注意的外部表现通常是停止不相关的活动,凝神定气,侧耳细听,手在盲文上摸读,与普通人注视、倾听等有些差异。
6、视力残疾人注意分散时主要表现在思想上的开小差:貌似注意,常表现为不相干的面部表情或小动作等;引起注意分散的主要因素来自非视觉的信号,如无关的声响、气味、情绪、不安、饥饿、疾病等。



四、视力残疾对个体记忆发展的影响
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再认、回忆)等方式,在人们的头脑中积累和存在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记忆是保存个体经验的形式之一,视力残疾人运用听觉、嗅觉、触觉等感知觉记忆为基础来对事物进行再认,其记忆发展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记忆的表象缺乏完整性或缺乏视觉表象,不能或很难依靠视觉表象来进行记忆。
2、其记忆一般以听觉记忆和触觉记忆为主。
3、在识记方法上,与普通人相比,视力残疾人机械识记的能力较强。



五、视力残疾对个体想象发展的影响
想象是人脑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正常人还在襁褓之中,就开始了观察事物,储备了丰富的表象资源,而视力残疾人受缺乏视觉表象的影响,其想象资源极度贫乏,只能是“无米之炊”了。
正常人在婴儿时期,就能在家人的指点下,认识具体的事物,不断进行各种事物形象的思维,即使有错误的形象认识,也能随时得到纠正。稍大,则在幼儿园进行学前教育。有些视力残疾人由于缺少学前教育,即使在家里,有的也是“重点保护”对象;有的有时可能被错误地当作包袱,无人理睬,很少有人帮助他们认识客观世界。狭小的生活圈子,单调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有的孤陋寡闻,从小就不知道主动的去想象,日常生活中即使手触摸到一些事物,但若无人及时指导,只能是“盲人摸象”——获得一些支离破碎的表象。
视力残疾人的想象表现出一些特点:
1、以视觉表象为材料的想象受到限制。
2、有比较丰富的听觉想象。
3、视力残疾人间接知识的获得主要靠再造想象来获得。
4、视力残疾人的想象常常有个人想象和情感色彩,有时想象甚至是歪曲的。



六、视力残疾对个体思维发展的影响
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和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思维的发生和发展是建立在感性材料的占有的基础上的。作为一种理性认识,思维发展的过程必须是经过感性具体的认识再上升理想思维,感性认识及由感性认识所获得材料是思维不可或缺的基础。显然,由于缺少视觉的参与而导致的感性材料可能的不足,直接影响了视力残疾人思维的发展。
由于视觉上的障碍,视力残疾人在实践的时间、范围和多样性上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限制。多数的视力残疾人不存在充分的“行动自由”,很多人(包括家长、教师、社会上的一些人士,甚至包括视力残疾人自身)宁愿视力残疾人只是呆在一个为他们设置好的相对安全的环境中,比如家庭、学校。视力残疾人的内向和胆怯也使思维发展的动力受到限制。
失去视觉的依靠,听和触摸虽然也能认知世界,但这种认知往往不全面、不完整。因为有些事物是无声的,有些事物发出的声响是间歇的或一发即停,不再出现;有些东西太大或太小,无法通过触摸去认识或根本不能接触;而且无论听或摸都无法感知各种色彩花纹。缺少视觉,个体从某些事物只能得到断断续续的、不连贯的、不具体的信息。信息不足,形成概念必然困难。
1、视力残疾人形象思维缺乏。如农村视力残疾人听到汽车会嘀嘀叫,认为汽车有嘴;感觉到汽车“突突”的喘气,认为汽车有鼻子;听说汽车能看见路,认为汽车有眼睛,最后得出结论是汽车有一个和人一样的头。这是因为视力残疾人缺乏视觉表象,对事物的感知受到局限。通过其他感觉获得的感性材料往往是反映事物的局部特征,视力残疾人以此作为依据进行分析推理就很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视力残疾人的语言也同样因缺少感性的形象而形成不正确的概念,对他们的推理和判断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如他们的概括常常出现扩大化,把不同类的事物概括到一类中去。
2、视力残疾人不能用物体的整体特性来综合,容易出现片面性,不易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如他们有的认为会飞的都是鸟类(飞机?蜜蜂?);圆的能吃的是水果(土豆?西红柿?);蜜蜂、苍蝇、牛虻是同类……。盲人摸象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注意:视力残疾人最忌讳这个故事)。
3、视力残疾人容易用自己已知的类似的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推理,容易出现错误。视力残疾人对概念的内涵、外延掌握不明确,说明他们还没有真正掌握概念,这就会影响正确的判断和推理,他们容易用物体的一部分或用自己已知的类似的事物来进行推理。如有人认为苍蝇和蜜蜂是一样的,因为他们会飞、都是昆虫。有的认为“云是有腿有脚的东西”(云可以在天上走)、“云像块黑布”(乌云密布)、“云是由一粒一粒的圆形水珠子构成的”(落下来的是雨)、“银白的夜空”(银白的月光洒在大地上,月光穿过夜空,所以夜空也是银白色的)。
4、视力残疾人可借助语言工具进行形象或抽象思维。尽管他们有视觉缺陷,但依然可以借助于第二信号系统进行思维,有的视力残疾人常独自沉思默想,长期的动脑使他们思维更敏捷。



七、视力残疾对个体语言发展的影响
在正常的环境中,由于第一信号(物体或动作)与第二信号(承认的言语指示)的不断的重复联系,个体对语言的理解就有了较迅速的发展。如果在没有第一信号出现的情况下学习第二信号,个体对词语得的理解就会出现困难。而对第一信号的感知主要依靠视觉,因此缺少了视觉的参与,必然会给视力残疾人的语言学习带来困难。
视力残疾人语言发展的特点:
1、视力残疾人在模仿和学习语言时仅凭听觉和触觉,看不到口形,因而有发音不准或有口吃、颤音等现象,甚至在发音时出现面部上的多余动作。
2、视力残疾人使用的词汇缺少感性经验作基础,尤其是缺少视觉表象,因而造成词与事物形象相互脱节的现象。
3、在语言材料的积累上和丰富的方式上,视力残疾人与正常的明眼儿也不相同。
4、对视力残疾人而言,本身不会也不懂用表情、手势、动作等帮助其语言表达,同样,他们也体会不了别人的辅助性语言、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
5、视力残疾人书面语以盲文形式出现,而盲文又是以北京普通话为准,所以母语非普通话的视力残疾人与普通人相比,一般口语普通话水平会好些。
6、由于缺乏视觉表象,视力残疾人只能主要通过听觉模仿,凭借听觉记忆积累词汇,而对一些视觉词汇并不能感知到,因此其积累词汇受到一定限制。
7、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由于缺乏视觉交流,语句结束后如果不能从对方及时获得肯定信息或获得对方的倾听态度信息,因而有时有的视力残疾者会出现“多语症”现象——注重自己表达并占据主要话题,而忽视了对方的沟通与参与。
203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8.1 视力 残疾 个体 心理 过程 发展 影响 责任编辑:peijingsh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7.5 助行方法介绍 下一篇8.2 视力残疾对个体心理特性发展..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暂无...

相关文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