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6.2 听觉系统应用解剖与生理
2009-11-29 15:24:15 来源:网络 作者:天鸿 【 】 浏览:99815次 评论:0
人耳位于头部两侧,主司听觉和维持身体平衡,又称位听器官。听器官包括耳蜗和蜗神经(听神经);位置器官主要有前庭、半规管和前庭神经(位觉神经)。位听器官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见图6-1。




(一)外耳和中耳解剖
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中耳由鼓室、鼓窦、乳突和咽鼓管共同组成。
1、耳廓形状基本对称,其正面的凹凸不平有利于收集声音,并可将过大的声音折射出去,起到保护作用。外耳道是一长约2.5~3.5cm的管道,外1/3部分由软骨组成,内2/3由骨质组成,两者之间是外耳道最窄的地方。
2、中耳鼓室 是一个六面体的含气空腔,容积约1~2ml,鼓室内有一套十分精致的听小骨和听骨肌,声音的传导主要依靠它完成。听小骨按其外形分别命名为锤骨、砧骨和镫骨。它们是人体中最小的骨头,三者互相衔接成听骨链,介于鼓膜和前庭窗之间将声波传入内耳。
3、咽鼓管 是沟通鼓室与鼻咽的管道,成人咽鼓管全长平均35~36mm,外1/3是骨性结构,内侧2/3是软骨性骨管,常呈闭合状态。咽鼓管自鼓室口向内、向前、向下,成人的咽口低于鼓口约15-25mm,因此咽鼓管与水平面约成40°角。而婴幼儿咽鼓管位置较平,管腔相对宽大,鼻及咽部炎症易通过咽鼓管侵犯中耳,导致中耳炎发病率较高。



(二)生理功能
1、外耳有集声和传声功能。
2、中耳具有明显的扩音作用,扩大的原理主要是由于鼓膜与镫骨底板之间存在面积差,可使声压增加17倍,听骨链杠杆作用又可使声压增加1.3倍,故二者的合力可使声波增加27dB。
3、咽鼓管有维持中耳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平衡的作用,咽鼓管内的纤毛运动可将中耳腔内分泌物排向鼻咽部,具有帮助中耳引流,防止上行感染的功能。



二、内耳应用解剖与生理
内耳埋于颞骨岩部,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前庭、半规管和耳蜗。因其管道弯曲,结构精密,形似迷宫故又称为迷路。迷路分为外层的骨迷路和其内的膜迷路,两者之间有外淋巴液充填。
(一)内耳解剖
1、骨迷路 包括前庭、耳蜗和半规管,新生儿迷路大小与成人相差无几。见图6-2。

(1)前庭 后端较宽大与三个半规管的五个开口相接,前下端较窄与耳蜗相接,其内容纳椭圆囊和球囊。
(2)骨半规管 每侧有三个半圆形环行骨管,相互垂直又相互沟通,依所在位置称为外(水平)半规管、上(垂直)半规管和后(垂直)半规管。
(3)耳蜗 形似蜗牛状的中空螺旋管,盘绕21/2~23/4周,全长30-32mm,内有蜗轴,蜗神经沿轴心而上,沿途分布于骨螺旋板中。骨螺旋板的边缘向外分出两个膜,称为前庭膜和基底膜,二者将蜗管分为三个管腔,即前庭阶、中阶和鼓阶,前庭阶与前庭窗相接,鼓阶的起始部即蜗窗。
2、膜迷路 膜迷路为包容在骨迷路内的一密闭膜质空腔,含内淋巴液,借纤维束固定于骨迷路内。由椭圆囊、球囊和膜半规管及蜗管组成。
(1)椭圆囊、球囊 位于前庭内。囊壁内部分增厚处分别称为椭圆囊斑和球囊斑,两斑统称位觉斑。
(2)膜半规管 三个膜壶腹的壁内均有一壶腹嵴。壶腹嵴毛细胞的纤毛相互粘成束状,插入上方的终顶内,终顶会随内淋巴液流动而活动。
位觉斑和壶腹嵴均为平衡感受器。
(3)蜗管又名膜中阶 一个两端均为盲端的螺旋管,内缘接骨螺旋板,外缘接骨壁内侧,断面成三角状。如蜗顶向上时,分上、下、外壁,见图6-3。




(二)生理功能
1、耳蜗的生理作用 耳蜗将传入内耳的声音振动信号转换成听神经生物电信号,并对声音频率、强度进行适时的初步分析综合。声波在基底膜上的传播方式是按物理学中的行波原理进行的,亦即行波学说。盖膜与网状板之间的剪切运动使听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弯曲或偏转,引起毛细胞兴奋,使蜗神经末梢产生神经冲动,沿听神经上传到听皮层后产生听觉。高频声引起的最大振幅部位在蜗底,低频声的最大振幅部位则靠近蜗顶。
2、球囊和椭圆囊的生理作用 球囊和椭圆囊内的球囊班和椭圆囊斑分别感受头部在额状面上的静平衡、直线加速度和矢状面上的静平衡和直线加速度。由于两个囊斑排列方式不同,对刺激的反应也不一致,二者协同作用可对颈肌张力产生控制。
3、半规管的生理作用 半规管主要感受角加速度刺激,属于平衡器官。当人体出现非直线不同速运动时,会引起内淋巴液流动,使神经末梢感受到的冲动,传入前庭中枢,通过神经反射作用调节人体的姿势平衡。
205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6.2 听觉 系统 应用 解剖 生理 责任编辑:peijingsh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6.1 低视力与听力障碍之概述 下一篇6.3 临床听力学评估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暂无...

相关文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