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2.1.1 视力和视力检测
2009-12-07 10:49:12 来源:网络 作者:保视宁 【 】 浏览:101407次 评论:0
掌握视角的概念、视力表制作原理及远、近视力表正确使用方法,能够准确测得裸眼及矫正视力。



知识要求
一、视角和视力
1.视角和视力的概念
(1)视角
外界物体两个点在眼结点形成的夹角称为视角。视网膜黄斑部有感觉影像的锥体细胞,每个锥体细胞的直径约为0.004 mm。眼要分辨外界物体距离最小的两个点,必须刺激两个不同的锥体细胞兴奋,且两个兴奋的锥体细胞必须间隔一个没受刺激的锥体细胞。
1852年kollir测得锥体细胞直径为0.004 5 mm,以眼的后焦距为22.78 mm计算,在结点处所夹角定为1分视角,故人类最小视角的单位是1分视角(见图2-1).

(2)视力
视力是评价人眼视觉功能的重要检查指标,即视网膜中心凹处形觉的视锐度,是指人眼分辨外界两物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视网膜视觉细胞能分辨的最近距离的两点对眼的最小夹角即最小视角。视力检查就是检测该眼视网膜可分辨出的最小视角,视力常用视角的倒数来表达,即
视力=1/视角



2.视角与视标设计
通常使用视角单位来设计视标,视标设计的基本单位是1分视角。视标每边线条宽度与线条间距都是根据视角设计的。1分视角的视标为基本视标。
如视力表上1.0行的E形视标是根据5 m距离(在欧洲一些国家定在6 m)与眼成1分视角设计的,每条边线与线条间距的宽度是1分视角,故整个E字是5分视角(见图2—2)。

H=tan(5/60)×5000=7.27 mm
式中 H——基本视标的高度;。
5 m(5000 mm)——检测距离。



3.视标的类型
(1)字母视标
以字母为视标的视力表所测视力,不仅取决于字母基划宽度的视角,而且与被检者认读字母的能力及字母自身的结构有关。所测得视力并非测量分开两点的最小可分视力,而是最小可认视力。
Snellen于1862年提出用字母作为视标,如常用字母E。字母每条线宽度及间隔均为1分视角,字母高度为5分视角。
(2)landolt环
此类型视标是一个带缺口的C环,C环缺口的宽度为1分视角,环的直径为缺口宽度的5倍。当标准检查距离为5 m时,C环缺口的宽度为1.5 mm,环的直径为7.5 mm。缺口对应视角的倒数,即为被检者的最小可分视力,视力正常者能辨认1分视角。
1909年国际眼科学会通过landolt环形视标为国际通用视标。与字母视标相比较,landolt环辨认有一定难度,但受被测者主观因素影响小,检查结果更准确、客观。在我国常用于新兵体检。
(3)数字和图画视标
数字和图画视标也是按视角原理设计的,主要用于儿童和没有文化人群的视力检测。



4.视力的记录方法
视力表的视力记录方法主要有分数和小数两种方法。
(1)分数表示法
Snellen视力表记录法以分数形式表达。视力表测试的标准距离作为分母,被检者实际测试距离作为分子。
表达公式:视力=实际测试距离/对应5分视角字母的标准距离
如20/200,20/20。在美国,距离以ft为单位,临床测试距离为20 ft。
20/200表示测试距离为20 ft,能够读出最小字母的距离在200 ft,在20 ft处该字母视角大小为50分视角。
20/20表示在20 ft处,该字母视角为5分。目前,在美国视力表设计逐渐转向用米制,“英尺”或“英寸”已被“米”或“厘米”所取代。
在欧洲多数国家以6 m为测试距离,记录方法为6/6、6/60。
(2)小数表示法
分数记录折算为小数就转变为小数表示法。
如20/20(6/6)即1.0;20/200(6/60)即0.1;20/40(6/1 2)即0.5。



5.视觉分辨力极限理论
最小视角是指视觉细胞能区分外界物体距离最近的两点对眼的最小夹角,标准视力最小视角为1分视角,利用简化眼的数据,环形视标缺口1分视角在视网膜形成像的大小约为0.005 mm,相当于一个锥细胞的直径,因为只有受到视觉刺激的两个兴奋锥细胞中间相隔一个非刺激、未兴奋的锥体细胞,人眼才能区别开两个物点。
人眼视觉分辨能力受到视网膜锥细胞直径的限制,所以人眼对外界物体的分辨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根据Emsley简略眼数据,当眼结点离视网膜中心凹的距离为16.67mm时,两个锥细胞中心对眼结点的夹角为49(弧度)。最小视角依视觉分辨极限理论,即感受器分辨力理论极限值约为49。



相关链接
光的波动理论
光线绕角转弯或绕过障碍物传播的能力称为衍射。光波动学说中的衍射现象表明,点光源通过任何一个光学系统,折射的像也不可能是一个点,而是一个衍射斑,称为Airy光斑。光线通过瞳孔缘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点即Airy光斑,当两物点所形成的Airy光斑之间距离小于Airy光斑的直径时,则不能分辨其为两个物点。该斑的直径对眼结点所夹的角为ω,人眼分辨的最小距离相当于Airy光斑直径的一半,即人眼刚好分辨两物点的最小像点间距。
θ=ω/2=1.22λ/g=47″
θ为人眼最小分辨角,λ为光的波长,为555 nm,g为瞳孔直径,约为3 mm。在中心凹处两个视锥细胞隔着一个锥细胞的间距为0.003~0.004 mm,而衍射缘的最小可分间距为3.2 mm,可见解剖学与光学上最小可分视力极限基本一致。光波动理论人眼最小分辨角47″与感受器理论极限值49″非常接近。



二、视力表的设计
1.Snellen视力表
1862年Snellen提出由笔画粗细相似的字母组成测试视力的表格,即字母视力表。目前最常用的是E字母视力表,视标笔画宽度约为1分视角,字母高度、水平宽度均为5′视角,水平字母之间的宽度为4~6分角。根据5分视角标准,可以计算出各种设计距离字母高度与大小。
如设计距离为5 m,字母高度h=5000×0.00291×5=7.27 mm
设计距离为6 m,字母高度h=6000×0.00291×5=8.73 mm
由1 0行以上不同设计距离的字母组成视标行排列在一张纸上,构成视力表。视标行的字母由大至小依次排列,也可以用设计距离远近次序表示。设计距离大小次序有一定比例,这个比例就是视标递增率,用以检测视觉敏感度。1 955年徐广第设计的国际标准视力表(远用)与相对应的标准近视力表,经全国眼科学会通过采用。



2.对数视力表
缪天荣于1 959年设计了对数视力表,其结构特征是视标大小按几何级数增加,而视力记录按算术级数增减,1 990年被定为国家标准视力表,即目前临床应用的《标准对数视力表》(见图2—3)。

其视标仍采用Snellen视标中盲文E形视标,确定1分视角为正常视力标准,视标从小到大按10√1 0=1.258 925 4增率递增,每行增加1.258 9倍。每行视角增大率恒定,即0.1与0.1 2和0.8与1.0视角增大率均为1.258 9倍。



5分记录表达可与小数记录互换。各种视力表达方式的对应关系见表2—1。
表2-1 各种视力表达方式的对应关系
Snellen分数 小数 最小分辨角的对数表达 5分表达 最小分辨角
20/2000 0.01 2.0 3.0 100
20/1667 0.012 1.90 3.1 79.43
20/1333 0.015 1.80 3.2 63.10
20/1000 0.02 1.70 3.3 50.12
20/800 0.025 1.60 3.4 39.81
20/667 0.03 1.50 3.5 31.62
20/500 0.04 1.40 3.6 25.12
20/400 0.05 1.30 3.7 19.95
20/333 0.06 1.20 3.8 15.85
20/250 0.08 1.10 3.9 12.59
20/200 0.1 1.0 4.0 10.00
20/160 0.125 0.9 4.1 8.00
20/125 0.15 0.8 4.2 6.67
20/100 0.2 0.7 4.3 5.00
20/80 0.25 0.6 4.4 4.00
20/63 0.3 0.5 4.5 3.33
20/50 0.4 0.4 4.6 2.50
20/40 0.5 0.3 4.7 2.00
20/32 0.6 0.2 4.8 1.67
20/25 0.7 0.1 4.9 1.43
20/20 1.0 0 5.0 1.00
20/16 1.2 -0.1 5.1 0.79
20/12.5 1.5 -0.2 5.2 0.63
20/10 2.0 -0.3 5.3 0.50




3.儿童视力表
幼儿判断空间方位的能力发育较晚,而对各种动物及图形辨认较早。因此,儿童视力表多采用图形和动物的图画为视标。1939年Sjoren用手形视标检查幼儿,1980年贾永源设计了儿童手形视力表,1985年孙葆忱设计了儿童图形视力表(见图2—4)。




4.近视力表
近视力是人眼在阅读距离上的视觉分辨力,用于测定人眼调节能力和近附加需求量,同时也是检查外眼器质性眼病的简单方法。例如,当近视力为1.0时,可初步确定该被检者无器质性眼病。近视力检查采用徐广第1998年设计的国家标准修正版的近视力表进行。近视力表是远视力表改变了标准距离的版本。近视力表标准检查距离为30 cm。能读近标准视力表1.0行视标时,即近视力基本正常。



相关链接
视力表距离的米制化
在美国,视力表设计逐渐转向米制,英尺或英寸逐渐被米制替代。眼科杂志文章报告视力表多使用米制。提议对于远视力检查采用4 m距离,近视力检查采用40 cm距离,其优点如下:
1.检查距离从6m缩短至4 m,节省了诊室的空间。对4 m的调节为0.25D,所以在观察4 m视标时,扣去0.25D的调节,即为该眼的屈光矫正度。
2.远视力记录的分子、分母均被10除就等于近视力值。例如,远视力为4/8 m;近视力为0.4/0.8(40 cm/80 cm)。



技能要求
检测远视力
[操作准备]
1.标准照度的房间。
2.我国通常选定距视力表5 m的检测距离。
3.视力表的照度为480~600 lx,均匀无眩光。视力表的高度为视力表1.0行视标与被检者眼高度在同一水平线。



[操作步骤]
1.开启灯箱视力表或投影视力表。
2.被检者端坐视力表对面5 m处,可测裸眼视力,也可以根据需要测戴原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的矫正视力。
3.被检者手持遮挡板遮盖一只眼,通常先遮左眼,后遮右眼,即常规先测右眼视力后测左眼视力。
4.通常从第一行逐行向下指视标,要求被检者尽量读出所能看到最小视标,直至在一行中有一半视标读错,上一行即是该眼视力。也可以用该行能辨认视标的确切数字表示,如果0.8行辨认字母少于半数,可记为0.6+3,如辨认字母多于半数,可记为0.8-2。
也可采用快捷的方法,从视力表中间行开始检测,如果不能辨认,从上方第一行开始检测。如果能辨认,可依序向下检测,这样可节省时间。
5.若被检者不能看清视力表第一行的最大视标,则让被检者慢慢地向前走近视力表,当在某一位置能看清最大视标时,记录被检者所站位置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并将距离换算成远视力。其换算公式为:
V=d/D
式中 V——远视力;
d——被检者与视标的距离,m:
D——视标设计距离,m。
由于0.1视标的设计距离为50 m,
视力=1/50×检测距离=0.02×检测距离
因此,若5 m处仅能看0.1视标,则视力为0.1(视力=0.02×5=0.1);
若3 m处能看0.1视标,则视力为0.06(视力=0.02×3=0.06)。
6.若被检者在任何距离都看不清最大视标时,则应进行下面检查:
(1)记录指数
格式:指数/检查距离。
通常检查者在40 cm处向被检者出示数个手指,若被检者说出,则可记录指数/40 cm;若被检者说不出指数可缩小距离,并记录指数/30 cm。
(2)记录手动
如果在40 cm不能说出指数,检查者在被检者眼前晃动手,如果被检者能在某距离看到手动,记录手动/检查距离。如手动/40 cm,手动/30 cm。同时应标记光定位。



[注意事项]
1.为保证测视力的准确性,要特别注意对侧眼的遮盖情况,尤其是检测儿童,以防健眼偷看,漏诊弱视眼。
2.视力检测要认真。视力是验光配镜的重要依据。如视力测不准,可能作些不必要的检查,甚至得出错误结论。更严禁出现不测视力,只根据被检者主诉记录视力的不负责任现象。



检测近视力
[操作准备]
1.良好的照明条件,注意避免眩光,通常选择自然光线下的明室。
2.被检者与近视力表的距离为30 cm。



[操作步骤]
1.展示近视力表。
2.遮盖对侧眼,要求被检者从视力表上行依序向下行阅读,当被检者读到某一行有半数视标读不出或读错时,该行上一行视标即为被检者近视力。
3.遮盖另一只眼重复以上测量,通常先测右眼后测左眼。
记录方法:OD 1.0/30 cm OS 0.6/30 cm



[注意事项]
1.测近视力标准距离应是30 cm,但也可根据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1)如果距离减少到20 cm能看清1.0,可记录1.O/20 cm;可能为近视眼。
(2)如果40~50 cm能看到1.0,可记录1.0/50 cm,可能为老视。
因此,近视力表检测虽然有标准检测距离,但改变检测距离可测出最佳视力。
2.应记录最佳视力/检测距离,有助于医师、验光师的诊断及矫治。
220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2.1.1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1.3 第1章思考题 下一篇2.1.2 视力异常的分析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暂无...

相关文章

暂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