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第二十三章 眼屈光学问答
2009-12-09 10:36:26 来源:网络 作者:大红鹰 【 】 浏览:8997次 评论:0
1.什么是光觉
眼的主要生理功能为广义的视觉,包括光觉、色觉、形觉及立体视觉。其中光觉乃眼对各种不同强度光亮的辨别能力,即辨别明暗的功能。它是视觉中最原始和最基本的功能。众所周知,眼是以光作为适宜刺激的视觉生物器官,视觉信息的获得首先取决于眼屈光系统能否将外部入射光线清晰地聚焦在视网膜上。换言之,即眼屈光系统的功能是使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象,但最后完成视觉还需视网膜把物像的光能转变成神经冲动,再经视神经把神经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达到大脑皮层。所以光觉的产生必须具有正常的感光系统(视器)、传导系统(视路)、感受系统(大脑视皮层),三者缺一不可。由视网膜感受光刺激开始,至最终传达至大脑视中枢产生视觉为止,其所需之时间为0.0O7~0.022秒。



2.何以证明视网膜中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是直接感受光刺激的光感受器

在眼球后极部偏内约3mm处的视盘,是视网膜上视觉神经纤维汇聚组成视神经穿出眼球的部位,不存在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通过下述在视野上出现一暗点的实验,即盲点实验,说明视盘部对光能的刺激不产生任何感应,故全无视觉发生,由此可以佐证视网膜中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是直接感受光刺激的光感受器。

该盲点试验测定方法如下:
将白纸贴在墙上,受试者立于纸前50cm处,用遮眼板遮住一眼,在白纸上与另一眼相平的地方用铅笔画一“+”字记号。令受试者注视“+”字。实验者将视标由“+”字中点向被测眼颞侧缓缓移动,当受试者刚看不见视标时,在白纸上记下视标所在位置。然后将视标继续向颞侧缓缓移动,直至又看见视标时记下其位置。由所记二点连线之中点起,沿着各个方向缓移视标,找出并记录各方向视标刚能被看见的各点,将其依次相连,即得一椭圆形盲点投射区域,如图23-1所示。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正比定理,可计算出盲点与中心凹的距离:
盲点与中心凹的距离B'F'/盲点投射区至“+”字的距离BF
=结点与视网膜的距离NF'/结点与白纸的距离NF
所以:盲点与中心凹的距离=盲点投射区至“+”字的距离(mm)×17.05(mm)/[500+7.08(mm)]





3.试述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眼的光觉与能引起视网膜产生光觉的最低光刺激阈值及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关系密切,而此两种视细胞的视感觉作用不尽相同,视锥细胞对高度明亮的光线敏感,须在明处才能发挥其光色觉和视力佳良的效能;而视杆细胞则主要在淡暗环境尤对微弱光感更锐敏,但视觉不良且不能辨色。

近年来对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发现两者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各自的特点,如图23-2所示,这两种细胞都由外段、内段、核部和终足四个部分构成。核部相当于细胞体,终足相当于轴突。内段中富于线粒体,它们密集成团,形成所谓椭圆体,是细胞的生物氧化中心,产能的部位。内段和外段之间的连接部非常纤细,外段为由薄片折成的片层结构。视锥细胞的外段较视杆细胞的外段为短,其尖端较细,呈锥状,全部片层结构都是由细胞膜折叠而成。视杆细胞的外段呈园柱状,在接近内段的根部,片层结构也是由细胞膜折叠而成,但到顶部,则片层独立于外膜之内,形成园盘状的二层盲囊。两种感光细胞的片层结构都是由类脂质和蛋白质构成的。此蛋白质就是感光色素。

视杆细胞的外段,更新过程活跃,外段的根部不断地新生片层小囊,而顶端的小囊则不断脱落,被色素上皮所吞噬。据研究,每个色素上皮细胞每天能吞噬3000个膜盘。视锥细胞的外段似无这种变化,其更新可能是另外一种过程。





4.什么是视觉的二元学说
视觉的二元学说主张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各具不同的功能,视锥细胞专司昼光觉和色觉,对弱光不如视杆细胞敏感,而对物体的细小构造和颜色具有高度的分辨能力;而视杆细胞则专司暗光觉,只感知明暗和物体的粗大轮廓。
有很多事实支持视觉的二元学说。例如:
(1)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结构不同,外段的更新过程不同。
(2)视锥细胞高度密集的中心凹部,具有高度的分辨力和完善的色觉;而以视杆细胞为主的视网膜周缘部,则分辨力低下、色觉也不完善;最边缘部则完全无色觉,但对暗光则非常敏感。
(3)两种感光细胞的突触联系情况不同:在中心凹视锥细胞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形成 1:1:1的单线联系;在视网膜周缘部分,多个视杆细胞和一个双极细胞形成突触联系,多个这样的双极细胞和一个神经节细胞形成突触联系。
(4)只在白昼活动的动物,其视网膜只有视锥细胞;而只在夜间活动的动物,如夜行壁虎、某些深海鱼类,其视网膜则只有视杆细胞。由于视网膜不同部分这些功能的差别,不只是与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功能的差别有关,也与它们的后续神经元联系的特征有关。



5.试述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
题3中述及视细胞外段内的片层结构是由类脂质和蛋白质构成,该蛋白质就是感光色素,乃视细胞中的感光物质,对光的感受异常敏锐。
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称视紫红质,据Boll(1876)研究,视紫红质可被光线漂白,因此易受光能改变,性质不甚稳定。如将蛙或兔放在暗室中,使动物的眼朝向明亮的窗子,一定时间后遮光,立即摘出眼球,剔出视网膜,并用明矾固定,可发现该视网膜上有白色的窗子形象,周边窗框部分呈暗红色。如果不摘出眼球,则已漂白的色素,还可在暗光下重新复原为紫红色。这种颜色变化,实际上是视紫红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表现。
近年的研究进一步证明,在视锥细胞的外段中也含有特有的感光色素。根据它们的光谱特性,可划分出三种视锥细胞感光色索,它们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450nm(蓝)、525nm (绿)和550nm(红)。
对动物视网膜自然存在的各种感光色素进行化学分析证明,所有的感光色素均系维生素 A醛与视蛋白的结合物。维生素A醛构成感光色素的生色基团,分为A1及A2两型。由维生素A1组成的生色基团称为视黄醛,又名网膜素。由维生素A2组成的生色基团称脱氧视黄醛。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感光色素,都能分出两种生色基团,所以,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中感光色素的差异,主要取决于视蛋白的不同,而不取决于生色基团。视蛋白是一种结合蛋白质,可被酸、碱、有机溶媒及蛋白变性剂所破坏。



6.何为视网膜光化作用

外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屈光后,即透达视网膜,视细胞感受光刺激旋即激发光的刺激冲动,实验上已察知视杆细胞呈现伸长运动,视锥细胞则显短缩动态,此等光化运动现象乃视网膜色素移动作用,这在鱼类、两栖类表现尤为显著,是名视细胞光学运动现象。与此同时,视细胞内感光色素在光的作用下即行分解,发生化学变化,特称之为视网膜光化作用。在变化中释放出来的能量,则激活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

下面即以视紫红质为例说明光化作用。因迄今为止,在人视网膜研究较清楚的仍为视杆细胞中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

在暗处,视紫红质分子中的视黄醛呈11-顺型和视蛋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光的作用下,视黄醛发生同分异构化,从11-顺型变成全反型,并开始和视蛋白部分地分离。在生理条件下,一旦分离开始,就会在酶的作用下,继续分离到底,直至分解成两个分子:视黄醛分子和视蛋白分子。也就是说,在变化过程中,只在开始阶段需要光的作用,以后就不再需要光的继续作用,在暗处也会继续变化下去,并且这后一阶段的变化是放能反应,放出的能量供给激发神经冲动之用。

和视蛋白分离后的全反型视黄醛,可在酶的作用下,变成维生素A,贮存于色素上皮细胞内。这就降低了视紫红质分解产物的视黄醛的浓度,从而有利于视紫红质的分解反应继续进行。已分解的视紫红质,在暗环境中又可重新合成,以部分地补充视紫红质的消耗。图23-3即简示视紫红质的分解再生过程。


关于人视网膜中三种视锥细胞的感光色素的光化学反应,还不十分了解。对鸡视锥细胞中的视紫蓝质的研究表明,它的光化学反应,与视杆细胞中的视紫红质光化学反应颇多类似之处,但也有些特点。例如,视紫蓝质在漂白过程中,缺乏某些过渡阶段。现在一般认为视锥细胞中感光色素的光化学反应,可能与视杆细胞中的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基本相似。



7.为什么维生素A缺乏会影响人在暗处的视力
视网膜中视杆细胞对弱光敏感,与黄昏暗视觉有关。而视杆细胞的感光物质 视紫红质,是由视蛋白和视黄醛结合而成,视黄醛则由维生素A转变而来。图23-3中示:视紫红质在漂白过程中生成的全反型视黄醛和视蛋白,其中全反型视黄醛在其还原酶和辅酶的催化下还原成全反型维生素A,当明适应时,经视网膜内微粒体中的酯化酶等催化作用酯化,贮存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内;暗适应时,则依相反方向的方式维生素A酯先从色素上皮层返回到视网膜,再水解成游离的维生素A,继由视黄醛还原酶使之氧化,再变成视黄醛,遂与游离的视蛋白结合形成视紫红质。
由上述可知,视紫红质在亮处分解,在暗处重新合成。人在暗处视物时,实际上既有视紫红质的分解,又有它的合成。光线愈暗,合成过程愈超过分解过程,这是人在暗处能不断看到物质的基础。相反在强光下,其分解增强,合成减少,视网膜中视紫红质大为减少,因而对弱光的敏感度降低。视紫红质在分解和再合成过程中,有一部分视黄醛将被消耗,主要靠血液中的维生素A补充,故维生素A缺乏,则必将影响视紫红质的形成,从而降低暗适应的能力,即产生“夜盲症”。
曾有人用缺乏维生素A的饲料喂养老鼠,并使其生活在微弱的灯光和黑暗交替的“昼”夜环境中,结果发现在眼内维生素下降之前,肝脏和血流中的维生素A水平急剧下降,继之老鼠眼内的维生素A逐渐消耗,最后视杆细胞内视紫红质几近消失,同时细胞出现变性等结构损害。由此再度佐证了维生素A在视色素再生循环中的重要作用,也更深入说明了维生素A与暗适应功能的关系。



8.何谓光刺激阈、敏感度、暗适应、明适应
视网膜能感受的最微弱的光能刺激,亦即能引起组织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光学亮度称为光刺激阈。生理学上把阈值的倒数称为敏感度。所以,能感受的光愈微弱,说明光觉的敏感度愈高,其刺激阈也就愈低。正常眼对光刺激的敏感度非常强,所以在黑夜里能辨出极远处的微弱光线。
人眼的光刺激阈是随所处的环境而改变,如处于强光下,已适应明亮的环境,若突然进入暗处,初始任何物体都看不清楚,即暂时失去辨别环境的能力,须经过一段时间,才逐渐恢复视觉,这种变化称为暗适应。反之,人从暗处来到强光下时,最初感到一片耀眼光亮,不能视物,只有稍待片刻,才可恢复视觉。此现象称为明适应。明适应无重要临床意义。
临床上测定光觉的常用方法,即是光刺激阈值的检查,而由上所述,不难了解该项检查需使眼处于暗适应的条件下。



9.什么是暗适应曲线?有何意义

光觉是视觉的最基本功能,临床上通过光刺激阈值的检查进行光觉功能的评定,如较精密的测定则需用暗适应计进行。尽管暗适应计有多种,但其原理基本相同。受试者首先要在室光中取得明适应,继而进入暗室,利用最弱的可见闪光,测定人眼在暗适应过程中的视阈变化,亦即记录在该暗适应过程中能达到视阈的光刺激阈值,将该光度和时间描绘在图表上,图表的纵坐标为光刺激阈值的对数,横坐标示暗适应时间,以分为单位,此即为暗适应曲线(图23-4)。


如上所述,暗适应曲线主要是描绘光刺激阈曲线,曲线开始是视觉阈值迅速下降,继而曲线逐渐趋于平坦,在黑暗中大约过7分钟,曲线又出现进一步下降。如果用红光,只测定中心凹的视觉阈值(因视杆细胞对红光不敏感),则测得的曲线没有进一步地下降。通常认为初始急剧下降部分是视锥细胞的暗适应曲线,而随之缓慢下降部分则是视杆细胞的暗适应曲线,该特点乃是由感光色素的光化学特性所决定。
临床上,如屈光介质浑浊时,可使光刺激阈升高,且其升高与浑浊程度成正比。维生素A缺乏症时,可测得暗适应能力降低。又如青光眼早期可出现暗适应过程变慢,故可作为其早期诊断的依据之一。另外,中心性视网膜炎患者,通过该曲线可测出视网膜病变的范围。所以依暗适应检查绘出的暗适应曲线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并可作为某些疾病术后视力预后的参考或治疗效果的评定依据。



10.后作用及人眼融合现象是怎么回事
光刺激人眼视网膜后,仍感觉光继续存在,亦即人眼在撤光后,尚残留一极短瞬间光感,这种现象称为后作用(后像)。后作用的持续时间与光刺激的强度有关,光刺激愈强,后作用持续时间愈长。以白光刺激仍感觉白光者称正性后像。但以白光刺激感觉为黑光者称负性后像。
用闪光刺激人眼,如闪光的亮度和持续时间足以引起视网膜兴奋(产生光感),当闪光之间的间歇时间较长,即频率较低时,产生一闪一闪的光感。而当频率增高,超过一定界限之后,则人眼产生连续光感,亦即融合成为一均匀的光觉,此现象称为融合现象。
人眼的融合现象还可通过下述实验证明:例如在眼前旋转一具有黑、白扇形条纹的圆盘,速度慢时,发生闪烁光觉;速度快时,则成一均匀灰色,连续不断,没有了闪烁感。由此可见,随着刺激频率增高,即间歇时间缩短,人眼的感觉就逐渐趋于稳定,一俟间歇时间比后作用时间更短时,这感觉就变成了十分稳定状态,仿佛刺激是连续的。放映电影时,眼睛完全不能察觉到各个镜头,其道理即是如此。
能引起连续光感的最低闪光频率,称为临界融合频率。该频率并不是一个常数,它同视网膜的部位以及光的强度有关。越接近中心凹,临界融合频率越高;光的强度越强,临界融合频率也越增高。



11.人眼在色觉方面主要有哪几种规律
人眼在色觉方面已知有如下几种规律:
(1)色光混合规律:两种或两种以上波长的光线照射在视网膜的同一部分时,人眼产生的色觉与单一波长引起的色觉不同。可见光谱的两端和中间段的红、绿、蓝三色光,按适当的比例混合,能引起光谱中任何一种颜色的光觉和白色光觉。此三色称为三原色,凡两种色光混合起来引起白色光感时,两者称为彼此的补色,一般都是在光谱上相距较远的色,例如红与绿、黄与蓝。而在光谱上邻近的两色光混合起来,则引起两色之间的色感。
(2)色对比:如将一张蓝色纸放在一张黄色纸上,则两种颜色看来都很鲜明,此现象称为色对比。不仅如此,当将一灰色纸块放在红色背景上,看起来它好象带点绿色,如将灰纸块放在绿色背景上,看起来它又略带红色,此现象称为同时对比。另外,如果先凝视一红点,几秒钟后,移视灰色卡片,可见卡片上有一绿点。如先注视一绿点,几秒钟之后移视灰色卡片,又可见卡片上有一红点,此现象称为继时对比。
(3)后像:当人停止注视一种颜色之后,在一个短时间内,眼前还会见有这种颜色。此称为后像。仍能见到的颜色与注视时相同者称正后像,如果见到的颜色是被注视颜色的补色,就是负后像,



12.色觉形成的经典学说是什么
Young-Helholtz最早提出三原色学说,至今为止,仍得到某些支持。
三原色学说假定有三种基本色觉:红、绿、蓝。认为视网膜中存在三种视锥细胞,含有三种不同的感光色素(光敏色素、视色素),每一种视锥细胞所含的感光色素依其对应色而呈最强的兴奋,而对其他两种原色光线,兴奋度则较弱。不同种感光色素的兴奋,会刺激不同的神经纤维,其冲动又传到大脑视觉中枢的不同神经细胞系统.人们对各种色彩的感觉,就是不同的有色光线对这三种视锥细胞不同程度刺激的联合效应。如当三种视锥细胞同等地受刺激时,产生白色的感觉。如三种视锥细胞都受到刺激,但只有其中一种视谁细胞的兴奋占绝对优势时,则产生相应的色觉。如三种视锥细胞不同比例地受刺激时,则产生各种不同的相应的色觉。总之,各种不同的色觉均由红、绿、蓝这三种基本有色光线的不同强度组合,引致这三种视锥细胞不同兴奋度而致。
三原色学说得到了视网膜光化学、感光色素光谱学和视细胞电生理学方面一些事实的支持,如近年在研究人视网膜中心凹附近视锥细胞的吸收光谱特性,表明的确具有三种不同的视锥细胞,分别对550~570nm的红光、525~535nm的绿光和450~457nm的蓝光吸收最大,表明在视细胞这一水平上,颜色的信息是按三个独立的变量被接受,这自然是对三原色学说的有力支持。
该学说可满意地解释色光混合定律,但对于色对比和负后象则不能给予合理的解释。



13.对立色学说是如何解释色觉的形成
对立色学说也是早在十九世纪就已提出的学说。它主张人眼色觉的物质基础有三种。这三种光化学物质存在于视网膜上,即白黑物质、红绿物质、黄蓝物质。每种包含有两个互相对立的颜色成分,随着每种物质是发生分解(异化)或合成(同化)而产生各反对色觉。
白黑物质:在光的作用下分解,而在暗处合成。当其被破坏发生分解时,为白色感觉;而重新合成时即产生黑色感觉,在分解和合成处于平衡状态时产生灰色感觉。
红绿物质:在红光作用下分解,而在绿光作用下合成。在分解时引起红色感觉;合成时引起绿色感觉,分解与合成平衡时引起黄色感觉。
黄蓝物质:在黄光作用下分解,在蓝光作用下合成,对纯绿光无反应。分解时引起黄色感觉,合成时引起蓝色感觉。
应用这一理论能很好地解释色对比现象和后像现象。但因缺乏生理学依据,一度被忽视,近年来该学说在动物实验中得到一些支持,如有实验发现,在鱼眼视网膜中存在两种水平细胞。一种水平细胞对红光作出最大的正电位反应,而对绿光则发生最大的负电位反应。称它为红-绿细胞。另一种水平细胞,对黄光作出最大的正电位反应,而对蓝光则发生最大的负电位反应。称它为黄-蓝细胞。又如,在短尾猿的膝状体核中发现四种细胞:第一种对红光表现兴奋,对绿光则显示抑制;第二种对红光抑制,对绿光兴奋;第三种对黄光兴奋,对蓝光抑制;第四种对蓝光兴奋,对黄光抑制。
上述两项发现,都给对立色学说以有力的支持,但在人眼的研究中尚需取得更充分的证据。



14.何谓色觉三大要素
色觉乃眼辨认色彩的功能,视网膜视锥细胞司色觉,因其黄斑部分布最多,故对色觉功能亦最锐敏,至于视网膜周边部则色觉不良,红绿色觉尤感缺乏,临床上作视野测验时,在30°以外则不能辨认红绿色彩即是此故,
视锥细胞感色功能,对光谱中可视光线800~400nm范围内的各种不同波长色光,于明亮状态下均能辨认,且效果佳良与视力相同,即视野中心部最佳(中心色觉),光谱中紫外光和红外光视网膜均不能感其色,亦即人眼所能感受的色光,乃局限于紫外光与红外光间的彩色光谱范围以内者,
由上所述可知:色觉系基于视谁细胞功能及由于光波长度与心理感觉三者作用而发,因此有色调,照明度(亮度)及饱和度三大色觉要素。所谓色饱和度是指色光的纯度,或在色感上被白色冲淡的程度而言。不饱和色即指发白的谈色。
在色觉三大要素下,正常者大概可以识别165种不同的色彩,无一定亮度的色光,不能引起色觉,故其刺激阈比光觉尤高。基于光谱中亮度逐渐下降的影响,红紫两端开始变为灰色,渐渐青黄绿等色光也顺次消失,是因红紫两色之刺激阈较高,而黄绿两色则较低之故。所以色觉感应与光谱中不同色调及亮度差异均悉悉相关。



15.色觉异常,主要表现为色弱和色盲,试述色弱的临床特点
色弱又称为色弱视,多发生于后天,是由于健康状况不佳所造成的色觉感受系统的一种病态发育。其视力无任何异常,但对颜色辨别能力下降,尤在颜色浅而不鲜明时分辨困难,色弱在临床上可分为:
全色弱:又称红绿蓝黄色弱。
部分色弱:有红色弱、绿色弱、蓝黄色弱以及红绿色弱等。以红绿色弱较多见,该类患者即表现为对红绿色感受力差。
色弱患者进行色比配时(任何单色光均能由三个参数光以合适比例混合而得以复现),也需三种原色—红、绿、蓝才能比配出各种颜色,但其比配某一颜色所需的原色比例和正常人不同。如红色弱者在进行色比配时需较多红色……他们不如正常人能分辨出光谱中那么多色泽。另外,色弱者主观感觉到的光谱亮度也不正常,例如红色弱者,可见光谱变窄,对长波的红光甚至看不出是光,光谱的最亮点从552nm处移到540nm处。绿色弱者感觉到的光谱亮度则接近于正常人。
近年来研究发现,色弱患者在其视网膜中有异常的视锥细胞感光色素。如在红色弱者眼中,除具正常的视锥细胞感绿光色素外,在红-绿波段范围内,还有一种感红色弱光敏色素。换言之,色弱患者均缺少一种正常视锥细胞感光色素,而多了一异常的感光色素,其光谱敏感度曲线非常靠近原正常视锥细胞感光色素的光谱敏感度曲线,因此辨色比正常人困难。



16.试简述色盲的临床特点
色觉是眼辨别自然光谱中色彩的功能,色盲乃色觉的丧失或减弱状态。有先天性及后天性之分,先天性者乃因先天性色觉发育不全所致,后天性者多见视网膜、视神经等疾患时。一般所讲色盲均指先天性者而言。
色盲分类一览:
二色型色觉(二色视者):
第一色盲 红色盲:对红光色觉功能丧失。
第二色盲 绿色盲:对绿光色觉功能丧失。
第三色盲 蓝色盲:对蓝黄光色觉功能丧失。
一色型色盲(一色视者):
全色盲:属完全性视锥细胞性功能障碍,其与夜盲恰相反,喜暗、畏光、表现昼盲。目睹一切物体如看黑白电影一样,只有明暗、浓淡之分,全无色彩之别,且常合并弱视、眼球震颤、视力常低下。临床罕见,见于近亲婚姻者后代。
部分色盲即二色视者,可能由于某一种感光色素的视锥细胞缺乏所致。临床上以红绿色盲为最多见,它可能是由于感红视锥细胞缺乏,500~600nm的光只能刺激感绿视锥细胞,而产生绿色觉。或者可能是缺乏感绿视锥细胞,只有红色觉。故临床表现为红绿色不辨,意即在其眼中所见的红色与绿色和正常人所见的正常红绿色不同色调。但对蓝色与黄色可辨。该症男性占4.5~5%,女性为0.5%左右。系伴性遗传病,即其致病遗传基因在性染色体上。众所周知,人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男女所共有的,称作“常染色体”,一对是决定性别的,称为“性染色体”。其中女性为xx,男性为xy(y染色体很小,含基因也少,没有与x相对应的等位基因)。由于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须两个x染色体上都有色盲致病基因才发病,如果仅一个x染色体上有此致病基因,只是携带者,能传予下一代,但本身不表现色盲;而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因此只要该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时,就表现为色盲。所以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17.应用彩色绒线束法如何进行色觉检查
彩色绒线束检查法是将各种颜色不同的毛线束混杂在一起,其试验的标准线束有淡红、淡绿和鲜红。检查者先用红色标准线束作样本,令患者选出与其相同颜色的毛线,如选出无误为色觉正常,否则为色觉异常。继之再分别用淡红色和淡绿色标准线束令患者遴选,依其所选出的不同色绒线束确定其色盲类别,如以淡红为试验色,选出紫、蓝等色者为红色盲。而以绿色为试验色,把红、褐或灰等色选出,被试者为绿色盲。
如无绒线束,其他有色物体也可代替。但此法较原始,自假同色图问世后多已不再采用。



18.假同色图检查色觉是如何道理
正常色觉者所见的许多颜色中,在色盲者看来,有不少颜色是相同的或近似相同的。如正常者视红和绿有明显差异。而红绿色盲者所见的“红”和“绿”与正常的红绿色调则不同。在其看来,常常红和绿是同一种颜色,但是,是假的同一颜色。假同色图即是用颜色不同而明暗相等或相近(即色调深浅程度相同)的斑点组成某种文字或图案,同时在同一图中还有颜色相同但明暗深浅不等即亮度不同的斑点构成的数字或图案。正常人以颜色来辨认,色盲者只能以明暗来判断。这样,通过图表检查就能把色盲暴露出来。检查者可依其规定确认属于何种色觉异常。
检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视力太差者不能进行检查。屈光不正者可戴镜。
2.检查应在晴天自然室光下进行,该图表应被充分照明,但又不能使日光直接照射。不应在灯光下(尤不能在色光下)检查。
3.图表距眼0.5m,从正面用双眼观看,头勿左右晃动,一般每图以3~5秒为宜。
4.图表不用时应密闭保存,更不能受日光曝晒,以免退色或变色,退色严重即不能使用。



19.人类双眼视觉的发育,在出生后是怎样逐渐完成的
双眼视觉是动物在漫长种属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视觉功能。人在出生后其双眼视功能有一发育过程,且具有一定的基本阶段性。
新生儿眼的前后径约17.5mm,瞳孔间距45mm,黄斑的发育尚未完善,视力很低。不过其视神经已相当发达,虽然在形成视觉成像方面还相差甚远,但其对光反应已与成人无甚差别,所以此时可以分辨光亮和影动。
新生儿眼球转动是无目的地进行的,各眼是作为各自独立的感觉器官在发挥作用,不能进行固视,虽然偶也可见到用眼盯视物体,如同有意识凝视的情景。
生后6~8周开始出现双眼固视、双眼共同运动。初始头与眼球的运动并不协调,头朝有刺激的一方转动时,眼的转动相对迟缓。2个月后,随着固视能力的发达,幼儿能准确地注视并追随眼前摇动的物体。例如:悬挂在眼前的水平运动的小皮球。不过眼球运动仍未完美,双眼运动也欠协调,可有偏斜。
黄斑中心凹在出生后3~5个月大体发育完成,一般而言生后4个月即基本完成黄斑部细胞的构筑。黄斑中心固视与手的运动密切相关发展,在5个月左右,幼儿即会对眼前物体用手去触摸,用手去抓取,且试图将物品放入口中,即试图品味,这是幼儿在将触觉的直接感觉与视觉形象,即与大脑的认知判断结合的过程。这也正是通过触觉和大脑判断,将视网膜上本是倒立的像纠正为正像的过程。
出生后5~7个月,视力发育到一定水平,调节、集合反射逐渐形成,双眼的共同使用遂在视力逐渐提高基础上,通过不断注视外界物体,形成条件反射性质的联合,至此双眼运动才真正是双侧性的、协调的。正常情况下,出生后6个月左右,就可开始作双眼单视功能检查。例如:当双眼看同一目标时,可将一三棱镜底向外置于眼前,通过由此产生的矫正融像运动便可证实有双眼单视功能。棱镜后的眼球如向内移动,而另眼依然保持稳定固视,即可证明融合存在。当然双眼视觉功能的发育完善,还要有待上述条件反射的不断使用强化。直至5岁时才具和成人近似的双眼视觉。关于立体视觉发育完善,有学者认为要至15岁,但一般认为9岁前。



20.了解双眼视的发育过程有何临床意义
了解双眼视的发育历程,对儿童视力保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提示对小儿生后或生后不久视力障碍有无,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由于人们通常不十分注意新生儿眼球,常常直到其生活活动范围受到明显抑制才发现视觉异常,以致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所以,了解视功能发育过程,即可依其出生后的不同时期作相应观察,利于早期发现,求得尽早治疗和训练。
(2)提示要重视小儿眼部的相关疾患:因为在这期间如有斜视、眼睑下垂,或者器质性疾患,均可引起视力障碍,而必将影响正常双眼视的发育。
(3)对弱视患儿,重建双眼视功能也具有极大指导意义:年龄不超过9岁的儿童弱视眼,通过综合治疗获得视力进步后,应立刻同时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这也有助于提高弱视眼的视力和巩固其疗效。但若超过9岁,超过立体视发育成熟期,即使视力提高,想再建立正常的双眼视,也希望渺茫。



21.如何评估融像功能

融像范围是衡量融像功能正常与否的标志。融像与调节、集合、散开以及眼外肌的紧张 (眼球运动)等功能有关。所谓融像范围是能引起融像反射的视网膜物像移位的幅度。换言之,通过融像范围的检查,即测试出双眼运用矫正性融合反射这一机制,保持双眼单视的最大异向运动范围。理论上两眼异向运动应包含有集合运动、开散分开运动(水平性融像)、上下异向运动(垂直性融像)及旋转异向运动(回旋性融像)。现融像范围的检查乃主要测试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异向运动范围。至于双眼旋转融像范围测定,尚未普遍开展。

关于融像范围的测定,可应用同视机取融像画片作检查,自两画片的融合点开始,分别向外侧、内侧推移镜筒,或相继旋转能将两镜筒作同时向外(内)转动的螺旋,至重合的两画片出现分开,再反向移动至融像恢复,分别记录下在双眼分开和双眼集合出现破裂点及融像恢复点时同视机所指示的刻度。一般所谓融像范围是指上述双眼分开与集合破裂点的度数之间的范围。其中双眼分开范围以负号表示,如正常人在-4°~-8°;双眼集合范围以正号表示,正常为+25°~+30°。

而严格讲,融像范围是指融合力破裂点和恢复点之间的范围,因其代表了双眼维持融像和融像破坏后所获得的再融像能力。

即:所测双眼分开时破裂点/所测双眼分开时恢复点~双眼集合时破裂点/双眼集合时恢复点。

例加:-6°/-4°~+16°/+12°(内斜视8°)也可记录为:内斜视8°/(+16°/+12°~-6°/-4°)
下列图示可清楚表明以同视机测定的融像范围(图 23-5).
融像范围同样也可应用综合验光仪进行测定,其水平方向融像范围,垂直方问融像范围均以棱镜度(△)表示。






22.立体视检测时提及的"非交叉视差"是怎样的概念

图23-6示综合验光仪Pola test的立体视视标,中心为两眼固视点,上下配置两个向左、右偏离的偏光三角形。


检查时,利用偏振镜,使两眼分别各自观看QL点、QR点(图23-7),若此时左眼见三角形向左偏移,右眼见三角形向右偏移,则视刺激落于视网膜鼻侧(QL'、QR'),所产生即为非交叉视差,只要QR和QL与P的间隔适当,其落在视网膜鼻侧刺激点的像就可以融合,并呈在P的后方,即向后凹陷,产生立体感。
其在后方的深度感觉可依下述公式计算:
X=2ZY/(PD-2Z)
Z:设置的QL、QR与P的间隔(米);Y:观测距离(米)。
例如:瞳距65mm者,在5m处观察投影视标,该立体视视标中,若所设定的Z为5.4mm(即0.0054m),则:
X=(2×0.0054×5)/(0.065-2×0.0054)=1m
意即该PD为65m者,若在5m处戴偏振镜观察上述视标,则可见三角形视标与圆形视标相比,向后凹陷,并向远移位1m。
非交叉视差是立体视觉系统的一种检测机制,在颜氏"立体视觉检查图"中,专门列有"非交叉视差定量测定",这是一组有不同凹陷深度的立体图。随着视差递增,凹度越来越深。相信经过上面的剖析后,自可了解其中道理。




23.立体视检测时所提"交叉视差"是怎样的概念

上题中Pola test视标,若设计为戴用偏振镜后,左眼见三角形向右偏移,右眼所见三角形向左偏移,视刺激乃落于视网膜颞侧时,则产生交叉视差,如图23-8所示。其产生融合像,乃呈于P的前方,即向前方凸出(向上浮起),有向眼移近的感觉。

前方深度感觉(浮起量)同样可由下述公式计算

X=-2ZY/(PD+2Z)
式中,Z:设置的QL、QR与P的间隔(米);Y:观测距离(米)
例如:瞳距65mm者,在5m处观察投影视标,该立体视视标中,若所设定的Z为5.4mm (即0.0054m),则:
X=(-2×0.0054×5)/(0.065+2×0.0054)≈0.711m

意即该PD为65mm者,若戴偏振镜在5m处观看依上述间隔距离设计的视标,则可见三角形视标与圆形视标相比,向前凸出(向上浮起),并向前移位0.711m。将此与上题作比较,就可以理解在同样情况下,向后(下)凹陷的感觉要较向前(上)凸起的感觉容易被感知。





24.应用综合验光仪的立体视视标检测立体视功能时,出现哪些现象示有隐斜视
不同的综合验光仪,其立体视视标可略有不同,当然其设计、检测的机理都是相同的。仍以前面所述Pola test的立体视视标为例,当被检者双眼前戴偏振镜后,双眼同时注视中央的圆形视标,左、右两眼分视的三角形视标则存在有微量水平性的位置偏离。正常情况下,两眼信息经中枢融像后产生深度感。若观察到的三角形视标向后凹陷得迟缓,则示存在有双眼共同性内隐斜;这是因为图像向后凹陷,乃两三角形视标呈非交叉性视差,成像位于视网膜鼻侧,而内斜时,必须追加更多的负运动性融像,才能将影像移至Panum区域,自然产生立体视的滞后,故所见融像迟缓。而若观察的三角形视标向前凸起得迟缓,则示存在有共同性外隐斜,因三角形视标呈交叉性视差,成像位于视网膜颞侧,外斜位自然必须追加更多的正融像性集合,故所见融像的时间必然延迟。
目前有的综合验光仪立体视视标,在中央圆点状视标上、下,为纵向短线视标。与上同理,只不过是两眼分视的代之为纵向短线,左右眼分视的上方两短线经融合后为一单线,呈凹陷远移;下方单线则凸起近移,判定方法及道理均如上述,不再赘述。



25.双眼视异常如何分类,什么是基本型内隐斜,什么是基本型外隐斜
关于双眼视异常的分类,Duane曾描述了下述四种类型,但其初始是用于斜视的分类上。后Tait根据水平隐斜检测值和AC/A率来确定集合不全、集合过度、散开不足、散开过度这四种类型,即Tait分类法。1987年,Wick等学者又在上述基础上,追加有基本型内隐斜和基本型外隐斜。双眼视异常分类即综合如下面所述。
(1)水平方向隐斜视、斜视。
①低AC/A率
集合功能不足型:视远时无斜位,视近外隐斜、外斜。
散开功能不足型:视近时无斜位,视远内隐斜、内斜。
②正常AC/A率
基本型外隐斜。
基本型内隐斜。
融像性集合功能不足:视远与视近均无斜位,但融像范围小。
③高AC/A率
集合功能过强型:视远时无斜位,视近有内隐斜、内斜。
散开功能过强型:视近时无斜位,视远有外隐斜、外斜。
(2)垂直方向隐斜视、斜视:上隐斜、上斜视。
关于基本型内隐斜的特点:
①高的张力性集合。
②AC/A率正常。
③远近内斜位基本相等或相差5△以内。
④远距、近距的负相对集合均低下。
⑤多见于远视眼。
基本型外隐斜的特点
①低的张力性集合。
②AC/A率正常。
③远近外斜位基本相等或相差5△以内。
④远距、近距的正相对集合降低。



26.何谓注视差异

当双眼同时注视某物时,物像并未完全精确刺激视网膜对应点,然仍在Panum区域内,即仍能成单一物像,这种双眼视现象称为注视差异,又称固视差异,这是从眼黄斑中心凹注视的生理性偏离,不属于斜视。其偏离量非常小,以弧分表示,一般多不超过10',否则即不可能感觉性融像。该注视差异说明在双眼固视物体时,视线可有微量的集合不足或集合过度。

在应用综合验光仪的十字固视点视标时(图23-9B)即可观察到注视差异的存在。被检者两眼前戴偏振镜后,图23-10中X为双眼注视点,其上、下两竖线因偏振镜分别被左、右眼所见,若被检者诉下方直线位上方直线左方(图23-11b),则说明有外方注视差异;反之,则说明内方注视差异,其他情况详见图23-11所示。一些专门测量注视差异的设备,如Sheedy注视差异测量仪道理也是如此,只是能测其量值。









27.注视差异等同于隐斜视吗?
注视差异是从中心凹注视的生理性偏离,当然不等同于隐斜视,但其与融像幅度、隐斜均有密切关系。有学者认为,表现出注视差异的隐斜视,即说明为非代偿性隐斜视。如果能代偿,见到的应是图23-11a,不显出注视差异,此称为代偿性隐斜视。非代偿性隐斜视即需辅以运动性融像来行补正了。
观察注视差异的上述视标(但不能真正测量)与测量分离性隐斜的偏振十字视标不同(图23-9A),前者视标中心部位有两眼固视点,予中心凹以刺激;而后者无此共同注视点,感觉性融像不起作用,故二者有差异。如用棱镜将注视的线段对齐,严格讲,前者为相联性隐斜量,后者为分离性隐斜量。
依据测出的注视差异而绘制的注视差异曲线(FDC),在国外已是确定矫正处方的重要参数。



28.Sheard准则是什么
Sheard准则可谓是一临床经验公式,对视近阅读、视疲劳等双眼视觉问题出现的症状进行预测分析,并指导通过加用棱镜、调整球镜或行视觉训练来缓解症状。
该准则指出,维持正常双眼视,必须是其相对集合量(下以R示之)为隐斜量(下以P示之)的两倍。所以,正相对集合量为外隐斜量的两惜,负相对集合量为内隐斜量的两倍。即R≥ 2P。
如不符合上述关系,可采用下述公式(1)求出处方中的棱镜参考值,或采用公式(2)求出球镜调整量。
△=(2P-R)/3
计算结果如为正值,表明需棱镜矫正;如为负值,表明不需棱镜矫正。
公式(2)旨在求出改变主观验光矫正处方的球镜量。
S=△/(AC/A)
S为球镜调整量;△即由公式(1)计算出的棱镜度。但要注意,如需BI棱镜,则以负值代入;如需B0棱镜,则以正值代入。
例如: 斜位:12△ESO,6m
BI X/20/10
B0 8/28/15
AC/A=4△/D
其R<2×P(20△<2×12△)
依上述Shear准则,其棱镜处方:
△=(24-20)/3=(4△/3)BO
或调整球镜,调整量为 S=(4/3)/4≈0.33D
这说明该12△内隐斜患者,可予(4△/3)BO棱镜或在原处方中增加+0.33.DS进行矫正。
Sheard准则同时指出,还可通过视觉训练以缓解症状,改善双眼视功能。



29.说明1:1规则
Saladin推荐了一相关公式,用于内隐斜矫治的参考,该公式称为1:1规则。该规则表明内隐斜者其BI棱镜所测试的恢复点值应该至少与其内隐斜值相等,才能维持双眼视。如不达标,可依下述公式予以棱镜矫正或行视觉训练。
公式为:
BO棱镜=(内隐斜-BI恢复值)/2
如结果为负值或零值,则示不需要棱镜。
例如上题所述病例,依1:1规则,求出
BO棱镜=(12-10)/2=1△
意即上述12△内隐斜患者可予1△B0棱镜矫正。也可通过视觉训练,目标是使6m处BI恢复点至少增加至12△。



30.如何以公式表述Percival准则
Perciva1认为注视点位于该距离正负相对集合值中央1/3区域,即舒适区域,是为正常双眼视的条件。其完全不考虑斜位位置。若不符合上述条件,需以融合力范围作为基准来决定矫正处方的三棱镜量。
计算该三棱镜度的公式为:
△=(L-2S)/3
L:较大的相对集合量,以棱镜度为单位(BI或BO);
S:较小的相对集合量。
如计算结果为负值或零,说明符合Percival准则,不需使用棱镜矫正。
在棱镜度数求出后,即可计算出达到符合percival准则所需改变原处方中的球镜量算同Sheard准则,即:
S=△/(AC/A)



31.在处理双眼视异常问题中,如何评估Sheard准则和Percival准则
前已述及在双眼视异常分类中,已将隐斜和AC/A率融入考虑。不同类型有不同的诊断标准,而在其治疗方面,隐斜、AC/A率以及其融合力等均是决定功效的重要参数。在既往双眼视功能障碍处理上,常忽略了上述资料的综合分析和处理方法的综合考虑。Sheard准则与 percival准则、1:1规则为我们提供了双眼视异常协助诊断的方法;而且为临床确定处方提供了棱镜或改变球镜量值的参考数据;同时又为视觉训练指出了意图和欲达到的大致目标,为其训练效果提供了评估标准.
这其中Sheard准则对外隐斜、1:1规则对内隐斜似更有预测性,当然Sheard准则对内隐斜也经常可用,然对外隐斜的应用更有价值。但上述均作为参考数据。有时作为数学计算上的结果,但临床上并不可取。例如,AC/A率高时,改变球镜片度数有可能有效改变集合状态,而对AC/A率低的患者,降低清晰视力的较大球镜片度数改变则不宜。另外,利用Sheard和percival方法进行计算,矫正值之间也可产生较大差别。所以,除首先矫正屈光不正外,在是否使用棱镜等最终处方的决定上,仍须依据患者主诉症状、年龄、性格、既往有无影响视功能的眼部疾患、患者常用的近业距离、其视觉需求以及配戴后自我感觉等各种因索综合考虑裁定。
依Worrell等研究,被测者配戴无棱镜的眼镜,或配戴外观相同、但具有由Sheard准则确定的棱镜的眼镜,时间各1周,结果提示,棱镜对于远距内隐斜者和对于近距外隐斜的老视者最易耐受,当然,样例欠广泛,但总是给予了一些提示。



32.简要说明双眼视功能分析图的结构

大多数双眼视功能异常者,在代偿期仍能维持双眼视功能,但要付出更多的紧张度。这些患者通常有隐斜视、融合性集合功能障碍、AC/A值异常增高或降低、调节与集合以及二者关系异常等。将临床上这些双眼视功能的测量资料,以X、Y轴记录描绘,众多的数值化为简单的图形,使调节集合等关系一目了然,便于分析总结,为正确诊断和处理提供了依据,同时也利于治疗效果评估的观察。

该图形分析方法是由Donder首先创立,后由Sheard发展,Fry、Hoffstetter、Mogan等更进一步研究完善。目前在美国、加拿大应用较广泛。

双眼视功能分析图,如图23-12所示,以X、Y轴坐标绘制。X轴表示集合刺激,集合以棱镜度(△)表示,其中在40cm处所测的集合量沿顶部的标尺线、在6m处测的集合量沿底部的标尺线标出。由于40cm是最常用的视近阅读距离,64mm是接近瞳距的平均值,以此计算, 40cm时的集合量为

PD×MA=6.4×(40/100)=15△

因而顶部标尺零值对准底部标尺的15△,且以虚线连接之。

Y轴表示调节刺激,调节以屈光度(D)表示。其中40cm处和6m处的调节刺激量分别沿右侧标尺线、左侧标尺线标示(右侧标尺示在40cm近距检测时所使用的刺激调节的镜度)。由于40cm处的调节刺激为2.50D,右侧零值与左侧2.50D相对应,也以虚线连接之。

图中的一条斜线为Donder线(也称需求线),是依据正视眼不同视标距离的调节刺激量与相应集合量值而确定的。这里集合量应因瞳距不同而有异,但这些只有在近距离时才具意义。故PD为60mm、67mm的需求线只限于近距离。斜贯图中的一线为瞳距64mm的需求线。






33.如何绘制双眼视功能分析图中的隐斜线

在进行双眼视功能图形分析前,首先必须作出至少包括下列各项的视功能检查:远近斜位值、近距附加+1.00D再测的斜位值、远近距所测的模糊点、破裂点、恢复点值、集合近点、调节幅度、正负相对调节等。然后再依规定以不同符号标记于图上。

关于隐斜线的绘制:
远方斜位值是在调节静止状态下测定,故记录于底部X轴上。内隐斜时是以B0棱镜测定,其斜位值是从Donder线与X轴相交的O点开始,向标示有"基底向外"一侧移,即面向图纸的右方向,在相应数值的点上画以X;反之若外隐斜,是以BI棱镜测定,其斜位值即从O点开始,向标示有"基底向内"一侧移,即向图纸的左方向。

40cm时的斜位值:因40cm需调节刺激2.50D,乃在Donder线与2.50D调节量的水平虚线交点起,依外斜或内斜,相应在左方或右方标记。

40cm附加+1.0D时的斜位值:因为此时调节量为

2.50D-1.0D=1.50D,故在调节刺激1.50D所对应的Donder线上点起始,移至相应位置,画X记录,此数点的连线,即为斜位线(见图23-13)。

如:6m:5△外隐斜。

40cm:8△内隐斜。

40cm+1.0D:4△外隐斜。





34.如何绘制双眼视功能分析图形中的调节幅度线、集合幅度线、模糊线、破裂线和恢复线

调节幅度线:在Y轴左侧标尺线上,找到调节量等于调节幅度的对应点,由该点画一水平线即为调节幅度线。

集合幅度线:首先由所测集合近点距离,通过公式PD×MA,求出集合幅度。然后在X轴底部标尺线上BO这一侧,找到集合幅度的对应点,通过该该点画一垂直线,即为集合幅度线。

模糊点、破裂点、恢复点:
6m处BI和BO检查的上述各点,应在底部X轴标尺的"0"点起始,分别向左侧、右侧,寻求与其相应数值的点。模糊点画0,破裂点画□、恢复点画以△。

40cm处BI和BO检查的上述各点,则应在相当于2.50D调节刺激的水平虚线与Donder线交点为起始点,分别向左侧、向右侧,在该水平虚线上相当于其棱镜数值的位置上,画以O或□或△。但要注意由起始点查上述点相应位置时,其量值应以顶部标尺线为准绳。

继将不同距离测得的模糊点(如没有模糊点,用破裂点),破裂点及恢复点分别连成线,即是模糊线、破裂线、恢复线。

其中BI模糊线又称为相对集合抑制线,简称RCI线。 BO模糊线又称为相对集合刺激线,简称RCS线。图23-14即为上述各线示例。

表23-1 不同情况下的隐斜值

距离
隐斜
BI BO 加正镜至模糊
加负镜至模糊

6m
1外隐斜
X/14/8 19/28/2




40cm
5外隐斜
20/25/16 16/24/12 +2.50 -4.00
33cm
5外隐斜
28/34/16 14/22/10

-3.75
40cm+1.00 14外隐斜
24/28/18 12/20/8






调节幅度7.00D 集合幅度57△






35.什么是双眼单视清晰区

在被检者进行了一系列双眼视功能检查后,将检测数值依前面所述,分别标记在该图表上,并各自连成线。如图23-14所示,BO模糊线(RCS线)、破裂点的连线均以虚线连接至调节幅度线与集合幅度线交叉点。如果两条幅度线缺少其一,则以虚线延至唯一幅度线为止。隐斜线、BI模糊线(RCI线)、破裂线均以虚线向上延至调节幅度线。于是上侧为调节幅度线、右侧RCS线、左侧RCI线、下侧底部X轴共同形成了一个四边形的区域,该区域代表被检查者双眼在一定注视距离清晰明视的范围,称为双眼单视清晰区域(ZCSBV),图23-15即为典型的ZCSBV图形。



典型的ZCSBV形态上近似平行四边形(图23-15)。其右侧境界线、左侧境界线均应与隐斜线平行,隐斜线则近乎为一直线。由图23-15中不难看出:ZCSBV的高度与调节幅度对应,其倾斜度与AC/A率相应,而该隐斜线至两侧境界距离即反映正负融像性集合。

ZCSBV图形清楚地呈现了调节、集合等各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ZCSBV的位置、幅度、高度、倾斜度等,有助于双眼视功能异常的诊断、处理。另外,当出现检测结果与预计图形偏离甚大时,应审视该结果是否正确,所以绘制图形还利于发现检测中差错。

Duane曾描述了四种类型的双眼视异常:集合不全、集合过度、散开不全、散开过度。下面是该四种类型的隐斜线示例(图23-16),了解这些特征,对理解分析ZCSBV无疑大有裨益。

(宋慧琴)
198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二十三 屈光学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第二十二章 人眼屈光系统形成与演.. 下一篇第二十四章 参考资料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暂无...

相关文章

暂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