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测试文章 屈光手术的检查 、评估和筛选
2009-10-21 10:27:10 来源:网络 作者:罗敦司德 【 】 浏览:3982次 评论:0

②圆锥角膜的角膜地形图表现:
A.局部区域变陡峭,形成一局限性的圆锥;
    
B.圆锥的顶点多偏离视轴中心,且其陡峭的区域以下方或颞下较为多见,见图3-5;
3-5.png 
C.主要分为圆锥向角膜缘方向变陡峭的周边型和角膜中央变陡峭的中央型;
D.从圆锥的形状表现,划分为圆形、椭圆形和领结形等。
③早期圆锥角膜的角膜地形图主要特征:
A.角膜中央屈光力大;
B.下方角膜较上方角膜明显变陡,也有上方角膜较下方角膜明显变陡的;
C.同一个体双眼角膜中央屈光力差值大。
 
④早期圆锥角膜的角膜地形图筛选标准:从绝对标尺的地形图来看,早期圆锥角膜的角膜地形图虽多表现为圆形、椭圆形和领结形等,但与正常角膜不同,其变陡峭的圆锥区域均较局限且多为非对称性,而正常角膜则多表现为对称性。
诊断早期圆锥角膜更精确的方法应是进行定量分析。常规的角膜地形图定量分析指标,如 SRI和SAI等参数对早期圆锥角膜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都有局限性,因为它们所提供的信息仅是角膜镜10环内的情况,不能很好地了解周边型圆锥角膜的情况。
Rabinowitz等以正常角膜为对照,以其平均值的2个标准差为参考,建议采用如下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诊断筛选标准,目前较通用。
A.角膜中央的屈光力>46.5D;
B.I-S值>1.26D;
C.同一患者双眼角膜中央屈光力差值>0.92D。
但其中角膜中央屈光力并非是一个十分敏感的指标,正常眼的角膜中央屈光力有时也可达到或超过50D的。因此,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诊断并不能仅以某个单一指标为依据,而应参考多个指标。
Maeda等将角膜地形图分为八个扇形区域,除了分析Sim K的最大值、最小值和SAI外,又提出以下五个指标作为亚临床期圆锥角膜诊断的参考。
A.不同扇形区域指数(DSI):主要指最大屈光力与最小屈光力的扇形区域平均值的差值;
B.相对扇形区域指数(0SI):主要指两个相反45°扇形区域屈光力差值的最大值;
C.中央周围指数(CSI):主要指中央3mm区域的平均屈光力与其周围区域平均屈光力的比较;
以上三个指标均有助于圆锥角膜与正常角膜和规则散光的鉴别,其中DSI和OSI对角膜周边异常陡峭的鉴别较为敏感,而CSI对角膜中央异常陡峭的鉴别较为敏感。
D.不规则散光指数(IAI):表示沿每一子午线屈光力的平均变异;
E.分析面积(AA):与IAI主要反映角膜屈光力分布的不规则性,适用于中等及严重程度的圆锥角膜的分析诊断。
同时对这些指数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出圆锥角膜预测性指数(KPI)。KPI对于圆锥角膜与正常角膜、角膜成形术后和角膜屈光手术术后的鉴别均有高度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使圆锥角膜的诊断率高达96%。

⑤假性圆锥角膜:是指那些由于机械性外力的压迫或人为因素使角膜地形图的表现类似于圆锥角膜的一种临床现象。形成假性圆锥角膜的可能因素有:A.角膜接触镜(尤其硬性接触镜)直接压迫作用或代谢方面的因素;B.不良的注视。
其中由角膜接触镜引起角膜曲率改变有以下特征:
A.角膜中央不规则散光;
B.散光轴改变;
C.放射状非对称性;
D.角膜中央相对变平;
E.接触镜所处的位置相对变平,尤其在接触镜偏移的情况下;
F.接触镜边缘外相对变陡。

2)术前手术方案的设计:术前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对于手术方案的设计与确定,手术结果的预测及手术的成功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是手术前最为关键的手术参考资料。这一检查可以帮助手术医生了解以下内容:
①角膜散光及其轴位的确定。角膜地形图对整个角膜表面的屈光状态及角膜的散光量和其轴位等提供准确具体的信息,并反映角膜散光的规则与否,可作为散光矫治参考及结果预测;
②了解角膜屈折力,有助于手术区域及手术量的确定;角膜屈光力的大小还决定了术中负压吸引环的大小选择;
③对特殊情况的角膜表面形态,需进行个性化切削,可在术前设计好切削的中心位置(偏心切削)、切削量等,有条件时进行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体化激光切削。

93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文章 屈光手 责任编辑:peijingshi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6/11/11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测试文章 屈光手术的器械和设备 下一篇测试文章 相关眼组织的解剖和生理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暂无...

相关文章

暂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