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14.4 眼电图的临床应用
2009-11-26 15:27:15 来源:网络 作者:凯越 【 】 浏览:67673次 评论:0
眼电图(EOG)是一种测定在明、暗适应条件或药物诱导下眼静息电位发生变化的技术,反映了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光感受器复合体的功能。
眼电图的临床应用
由于EOG反映视网膜色素上皮——光感受器复合体的功能,是现代眼科临床和研究中判断视功能的一种方法。临床上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光感受器组织损害的疾病,其EOG检查均可表现异常。




一、黄斑疾病

1、卵黄样黄斑变性 EOG有特征性改变,在病变前期EOG就有明显异常,表现为光峰电位降低或消失,Arden比明显降低,基值电位减小,光峰时间明显延长(图14-3)。EOG异常也可以在没有临床表现的携带者身上发现,因此EOG的改变对卵黄样黄斑变性的早期诊断及确定遗传携带者具有重要意义。

2、Stargardt病 早期EOG无明显异常,而卵黄样黄斑变性的早期Arden比就明显降低,因此EOG有助于这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Stargardt病的晚期EOG的Arden比和基值电位均降低,而全视野ERG保持在正常范围。

3、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部分干性型和湿性型老年黄斑变性的EOG可表现为异常,主要呈现Arden比和/或基值电位降低,但有时EOG检测的结果与眼底形态学改变并不一致:黄斑区仅有玻璃膜疣等轻微病变时EOG可明显异常,而黄斑区有大片视网膜下出血、渗出等较严重损害时的EOG却呈现正常。因此,对疾病的评价除了观察EOG结果外,还应结合荣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其他临床资料来综合判断。





二、脉络膜疾病
1、脉络膜炎 EOG改变常出现在ERG改变之前。在脉络膜炎活动期,EOG的光峰电位和/或基值电位降低,Arden比异常。在脉络膜炎的恢复期,EOG的光峰电位升高。即使在脉络膜炎治愈后留有大量脉络膜瘢痕及视网膜色素上皮损害的患眼,EOG仍可保持较高电位,此可与视网膜色素变性的EOG改变不同。
2、脉络膜脱离 各种原因引起的脉络膜脱离,EOG可提供诊断依据。脉络膜脱离时EOG有明显改变,其基值电位几乎下降到零,但光照后仍可见电位有轻微上升。脉络膜复位后,EOG可恢复正常。
3、无脉络膜症 EOG特征是基值电位明显降低,其下降程度比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更为严重。在疾病早期,EOG呈现光峰电位和基值电位逐渐下降,病变后期,基值电位几乎检测不到,光峰也完全消失。
4、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 EOG有助于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无论在伴有或不伴有视网膜脱离的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患眼,或占位范围尚较小的肿瘤,就存在EOG的明显异常,主要表现为光峰/暗谷比的严重降低。而脉络膜痣的EOG在正常范围内。




三、视网膜疾病
1、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即使在疾病的早期眼底检查尚无明显改变时,患者的EOG就呈现明显异常,并随疾病的加重各检测指标的异常加重,其EOG异常主要表现为:光峰/暗谷比消失或降低,基值电位明显下降。在非光刺激EOG的高渗透压反应检测中,视网膜色素变性患眼的平均振幅显著下降。
2、氯喹性视网膜病变 氯喹是一种亲黑色素药物,它对视网膜的毒性作用,表现为与黑色素结合后沉积在脉络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内。氯喹性视网膜病变的EOG表现为多变的静息电位振幅、光峰/暗谷比降低或偶然升高及基本正常的暗谷。氯喹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用药剂量有关。电生理检查的目的就是尽可能早地发现氯喹类药物所引起的视网膜中毒改变,并监测氯喹类药物所引起的进行性视网膜损害。用氯喹治疗的患者每年至少应作一次EOG检查,以早期发现可逆性的视网膜中毒性损害。
3、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导致的视网膜色素上皮与光感受器细胞的分离可对EOG的光依赖部分产生较大影响,因为静息电位的光升需要有正常的光感受器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的接触。视网膜脱离范围越大,光峰/暗谷比的降低也越明显。但基值电位代表了静息电位本身的相对振幅,主要由视网膜色素上皮所产生。因此,当视网膜全脱离时间不久时,仅光依赖部分消失,而基值电位仍存在;在陈旧性视网膜全脱离患眼,EOG的基值电位也消失。视网膜脱离成功复位后,EOG仍不能完全恢复正常,这可能与手术创伤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功能仍有异常有关。
4、视网膜血管性病变 视网膜动、静脉阻塞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EOG也可呈现光峰/暗谷比值的下降。在一些尚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眼,非光刺激EOG的高渗透压反应就可出现异常。这表明EOG除主要反映视网膜色素上皮与光感受器复合体功能外,还可能与缺血缺氧导致视网膜内层细胞活动异常有关。
5、白化病眼底 为遗传性酪氨酸酶缺乏而导致的先天性色素缺乏病。眼底由于缺乏色素而呈现橙红色,视网膜和脉络膜的血管在白色巩膜背景衬托下显露明显。白化病眼底的EOG表现为光峰电位高于正常平均值,光峰/暗谷比值可高达正常的两倍。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眼底色素的缺乏导致光感受器可获得比正常眼更强的光刺激有关。
93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14.4 临床应用 责任编辑:peijingsh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14.3 其他眼电图检查法 下一篇15.1 视诱发电位及记录方法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暂无...

相关文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