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所讲的近视、远视、散光都是相对于单眼而言的,如果双眼在一条或者两条子午线上的屈光力存在差异,称为屈光参差。屈光参差超过2.50 D后,可能会出现视觉融像的困难,会出现一些临床症状。 高度屈光参差时,容易引起屈光度较高的眼睛的废用性弱视,因此主张早期发现,早期矫正。但由于左右眼的度数相差甚大,容易产生不等像,如果出现不能适应或视疲劳者,可以尝试用角膜接触镜进行矫正。 由于屈光参差涉及到弱视等一些问题,我们将屈光参差的处理分为儿童患者和成人患者来讨论。
一、儿童患者 对于儿童而言,屈光参差应予以全矫,以保证清晰像成于视网膜上,尽可能地刺激其双眼视功能,防止弱视或抑制的发生。屈光参差和任何程度弱视的矫正应做到尽快,因为随着年龄的发展,其双眼视及视力的矫正通常会产生困难。 (一)框架眼镜 对于儿童来说,通常采用聚碳酸酯镜片的框架眼镜全天配戴。即使可以配戴角膜接触镜,也应该有框架镜备用。
(二)角膜接触镜 角膜接触镜适合于高度屈光参差的患儿。高度的屈光参差,如一侧的无晶状体眼患儿,戴框架镜会有以下弊端:①由于度数高,镜片厚、重;②因不等像,无法融像,产生复视;③侧方的棱镜作用而影响周边视野;④因为眼镜框架原因而产生“像跳”现象。多种原因使很多人不能配戴眼镜,而接触镜很少使视网膜像扩大或缩小,因此矫正效果较好。但角膜接触镜的配戴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儿童对角膜接触镜的依从性较差。如果患儿实在无法适应配戴角膜接触镜,只能给予框架镜配戴。
(三)人工晶状体植入(IOL) 近年来IOL手术技术发展很快,非常适用于单眼无晶状体眼的矫正。IOL更符合生理特点,光学成像质量高,不影响视野,但年龄对IOL植人术是一个限制,因为3岁以下儿童的眼球发育尚不健全,给IOL度数的计算带来困难。
二、成人患者 (一)一般应鼓励矫正 有时由于他们从没有过和正常视觉的比较,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没有任何不适,但事实上很多患者通常会对矫正和治疗后的视力和双眼视功能感到欣喜。这就需要我们耐心作好解释工作,告知他们矫正后视力及双眼视功能恢复或好转的可能性。 (二)欠矫或全矫 对成人而言,尤其是出现视疲劳或眼外肌不平衡出现斜视时,应该鼓励全矫,屈光参差的矫正通常可以在几个星期内减轻视疲劳,斜视也会好转。若不能耐受全矫,则需要降低矫正量以利适应。
(三)使用问题 经过半年对镜片仍不适应,可考虑给予棱镜矫正。若棱镜也不能适应,考虑手术治疗。 (四)建议配戴角膜接触镜,降低视网膜像大小的差异,提高配戴接受度和舒适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