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是利用声波传播产生的回声显像进行诊断,要掌握超声的物理性质、原理,以解剖学、物理学等形态学为基础,并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超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声学性质(声学密度,声速)不同的介质的分界面时就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声波称为回声或回波;将回声加以接收,转变成电信号,经过两次放大;检波、修饰,显示为波形(A超)或图像(B超)于荧光屏上,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也称为回声诊断法。由于眼球和眼眶位置表浅,构造规则,从前到后如角膜、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界面清楚,声衰减较少,是最适合超声检查和诊断的器官。同其他医学影像方法比较,超声检查有简便、迅速、经济和无损伤等优点,因而颇受临床医生的重视。超声诊断的不足之处是特异性不够高。由于不同疾病的病理组织结构不一样,对超声波的反射、吸收就不一样。虽然能够利用回声来作病变组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但是,病灶的声学切面不像病理组织学切面那样直接和精确,只能间接地从组织的声学性质来推断其组织结构,将病灶按其声学性质分类,再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而做出诊断。
一、回声强度的命名 根据回声信号的强弱,声像图回声强度可分为五大类:①强回声:相当于结缔组织、钙化的回声。②中等回声:相当于肝脾的回声。③低回声:相当于肾皮质回声。④无回声:相当于胆囊和膀胱的回声。⑤混合性回声:具有实质性和液性病变的回声。但在实际工作中,回声的强弱或高低的标准以该器官的回声作为基准或将病变回声与周围正常脏器的回声比较来确定。
二、回声分布 实质性脏器回声的均匀程度常用“均匀”、“尚均匀”、“欠均匀”、和“不均匀”来描述。病灶部位回声则可用“均质”和“非均质”来描述。
三、回声形态的命名 回声形态的描述常用的术语有团块状、圆形、椭圆形、多角形、不规则形、分叶状、斑片状、环状、带状、点状、条索状等。亦有用光团、光斑、光点、光带来描述的。
四、特殊征象的描述 形象化地描述某种病变的特征性声像图表现称为特殊征象。特殊征象在超声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常用的特殊征象有:①双筒枪征或平行管征;②牛眼征或靶形征:其中心的高回声区周围形成有低回声的同心圆环;③驼峰征;④假肾征,中间为强回声,外周为低回声,整个形态类似肾脏的声像图。⑤彗星尾征:超声波遇到金属环、气体等时,声像图表现为强回声及其后方狭长的带状回声;⑥重力移动征:指回声源因重力关系随体位移动的征象等。
五、图像分析内容与方法 (一)图像的分析内容 1、形态轮廓 包括眼球的轮廓是否有形态失常,视网膜是否光滑、完整。如是占位性病变,其形态呈圆形、椭圆形、分叶形或不规则形。占位性病变位于视网膜上/下,是否有隆起征象。 2、内部回声 对于弥漫性实质性病变,要注意观察回声强度的改变,是均匀性或非均匀性,血管纹理是否清晰。对于占位性病变其回声是属于增强型、中等回声型、减弱型、无回声型或混合回声型。其内是否有液化、坏死征象,有否有“结中结”或“块中块”征象。是否有气体强回声或钙化性强回声。若为囊性病变要观察有否分隔、多房,有否乳头状突起。 3、边界情况或周围回声 如若为占位性病变,其边界是否清晰、模糊或中断,有无包膜或蟹足样浸润,周围有无声晕或炎性反应带,肿物周围的血管或正常结构有无挤压移位,是否出现周围血管绕行或边缘血管征。 4、后壁或后方回声 如为弥漫实质病变,要观察其深方有无回声衰减。如系占位性病变要观察其后壁或后方有否回声增强效应或衰减效应,强回声要注意观察有无声影或彗星尾征。 5、周邻关系 根据局部解剖、病理、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注意观察病变与周邻的关系,有无粘连、挤压或侵犯周围邻近组织,血管内有否出现异常回声,有无局部淋巴结肿大或远隔脏器的转移灶,有无继发性管道扩张。 6、压缩性或柔韧性 了解肿物的压缩性或柔韧性,可以了解肿物的质地,这对判断良恶性病变有重要意义。判断肿物的压缩性可以通过两种观察手段获得:加压探头或触诊下观察肿物的挤压情况。 7、频谱分析 包括超声多普勒频谱分析和彩色多普勒的观察,灰阶直方图分析。
(二)图像的分析方法 图像的分析方法包括3个方面:①确定是否有弥漫实质病变或占位性病变。②确定病变部位。③确定病变性质。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熟悉各种类型伪像(部分体积效应、多重反射效应、镜像伪像、回声失落伪像、折射伪像、声束与界面倾斜所致伪像)的产生条件和原理,才能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确定病变性质:①确定物理性质:含液性病变或实质性病变超声图像存在着显著性差别,鉴别比较容易。既有含液性病变又有实质性成分称之为混合性病变。②确定良恶性病变(表9-4):超声诊断目前尚不能达到组织细胞水平,但是通过一定的声像图特点,可以判定组织内部的大体病理变化,从而推测良恶性病变。值得一提的是,超声图像并无特异性,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多样的表现,一种声像图表现可能出现多种疾病,即所谓“同病异影,同影异病”。因此必须结合临床(包括动态随访、治疗效果观察)和其他影像诊断方法综合判断,必要时采用超声引导活检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表9-4 良性和恶性病变的声像图特点 良性 恶性 肿块形态 较规则 常不规则 球体感 少见 多见 边缘回声 光滑,完整 不光滑,中断 内部回声 较小病变 多呈中强回声 多呈中低回声 较大病变 含液性病变或混合病变 中强回声或以实性为主病变 均质性 均质或非均质 非均质,结中结、块中块、液化坏死征象 后方回声 衰减不明显或增强 衰减明显 周围组织 反应性改变或无改变 浸润改变或边缘晕 周邻关系 挤压、隆起,粘连或浸润少见 挤压、隆起,粘连或浸润多见 压缩性 好 差 远处转移 无 无或有 随访观察 无改变或治疗效果好 增大或治疗效果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