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测试文章 视觉的二元学说
2009-10-23 15:52:55 来源:网络 作者:依视路 【 】 浏览:1973次 评论:0
觉者的暗视和明视光谱敏感曲线。暗视时的敏感峰值在光谱的蓝绿部分(507nm),在峰值两侧,特别是在长波段,敏感度下降很快,在780nm处敏感度只有峰值处的千万分之一。在明视时,敏感峰值在光谱的黄绿部分(555nm)。当照明度逐渐降低,从明视状态转变为暗视状态,光谱敏感曲线移向短波段,长波段的相对敏感度降低,而短波段则增高,敏感峰移至光谱的蓝绿部分,光谱敏感性的这种变化一般称为 Purkinje位移。 Purkinje现象或者 Purkinje位移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视觉二元学说,而且鉴别是否为混合型视网膜的重要指标。
 
光谱敏感曲线在光度学和色度学上也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如照明),重要的并不是光的绝对物理能量,而是其所产生的亮度感觉。例如,从视觉的角度而言,极高能量的红外光是毫无意义的,它并没有亮度,因为光感受器对它不敏感,没有产生亮的感觉。在光度学计量中的照度单位“勒克斯”(lux),就把人眼的光谱敏感曲线因素考虑在内,具有相同照度的不同颜色光通常有同样的视觉明度。
 
三、光色间隔
逐渐降低环境亮度,明视觉将逐渐转为暗视觉。当环境亮度接近视锥细胞的阈值时,色觉消失,但光觉仍存在。当环境亮度继续降低,光觉也逐渐减弱,在达到视杆细胞的阈值时,光觉交完全消失。反之,环境亮度增加时,达到了视锥细胞的阈值时,色觉开始出现。由于环境亮度变化,在色觉和光觉之间产生一个光觉与色觉的间隙称为光色间隔。机制是由于在亮度很低的条件下,视功能完全由视杆细胞产生,而视杆细胞没有识别颜色的功能,只有亮度逐渐增加至视锥细胞开始工作时才能产生色觉。图2-3的阴影部分表示光色间隔。波长更长的红光例外,在环境亮度下降时红光的色觉和光觉同时消失。光色间隔现象是视觉二元学说的另一个佐证。
2-3.png

23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文章 二元 责任编辑:peijingshi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测试文章 明适应与暗适应 下一篇测试文章 视路和视觉中枢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暂无...

相关文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