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第一章 第 五 节 CT检查
2009-12-01 11:10:16 来源:网络 作者:卫康 【 】 浏览:12083次 评论:0
CT是两个英文字Computed tomography的字头,是以电子计算机辅助形成断层二维像的意思。CT机由Hounsfield设计,1969年生产样机,1975年已有有关眼眶占位病变的临床报道,1979年获诺贝尔医学生物奖。此后发展很快,不断更新换代,至今已出现第5代产品。成像能量使用穿透力很强的X线,不但显示骨骼和体内气体,而且可以清晰地观察各种软组织。CT检查诊断准确,方法简单,在眼科范畴已广泛应用。




一、CT基本知识

1.成像原理 CT机是一套很复杂的仪器,包括扫描器、计算机、控制台和计算机程序。扫描器中最重要的部件是X线发射管和探测器。X线球管发射一窄束X线,经过人体的头部后被对侧的探测器接收。球管虽然发射等强度的X线,但经过人体时,部分能量被吸收衰减,探测器所接收到的是衰减后的X线。探测器是非常灵敏的光电装置,能把强弱不等的X线等份的转变为电能,再经过模拟数字转换器将电能转换成数字,储存于计算机内。多次扫描获得的数据,经过计算机运算重建,形成数字矩阵,再经数字模拟转变器转换,显示在监视器上,便是医生观察的CT图像(图1-13)。






2.密度和CT值 如上所述X线通过人体时有一部分能量被衰减,衰减量取决于人体结构的密度;密度高 (如骨皮质)衰减程度也高,密度低 (如脂肪、空气)衰减也少。高密度结构在CT灰阶图像上显示为白亮区,低密度结构在图像上显示为黑暗区。实际上CT图像是密度图像。放射学家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吸收X线后的衰减指数,换算出人体密度的等级,从最低密度的空气到最高密度的骨皮质共分2000个亨氏单位 (Hu,H)。空气为-1000Hu,水为0 Hu,骨皮质为+10O0Hu,正常人体各种组织结构密度的CT值均包括在2000Hu之内。眼部结构的CT值见表1-1。值得指出的是,不同报告者采用不同的CT机,不同的体层厚度,所测得的CT值也不尽相同,一般说来像素越小CT值越能代表真实密度。
表1-1 眶内结构的CT值测量
结构宽度或厚度(mm)CT值(H)
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
眼环2.9(厚)±0.5+35.6±7.9
内直肌3.0(厚)±0.6+36.2±11.9
外直肌2.0(厚)±0.3+31.4±15.0
上直肌8.0(宽)±1.0+25.7±12.2
下直肌7.0(宽)±1.3+33.6±10.7
视神经4.0(宽)±0.9+27.0±8.9
晶状体 +87.9±9.2
玻璃体 +8.1±7.5
球后脂肪 -94.4±9.9





3.窗位和窗宽 窗技术是用以观察正常和病理组织的一种显示方法,分为窗位(WL,L)和窗宽(WW,W)。由于各种正常组织结构和病变具有不同的CT值,为显示病变的细节,应选择适当的窗位和窗宽。所谓窗宽是图像所显示的CT值范围.就是用多少CT值观察CT的灰阶像。窗位是窗的中心位置,也称窗中心(WC,C),应取在病变CT值的位置,也就是观察病变最满意的位置,观察正常和病理眼和眼眶软组织,窗宽300Hu,窗位+ 40Hu;观察眶壁和金属异物窗宽2000Hu,窗位+400Hu。



4.三维CT 人体的正常器官和病变为三维结构,而CT所显示的是二维体层像。螺旋CT开发了三维重建软件,利用二维像的数据形成三维像,通过界面各部亮度差异,给人以真实的立体感,骨性眼眶和眶内软组织均可形成三维像。三维CT对立体定位及选择眼眶手术进路有很大帮助。
5.CT分辨率 分辨率即鉴别图像细节的能力,也称分辨力,是判定CT机性能和CT图像质量的主要标准。分辨率有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两种。密度分辨率又称对比分辨率,是指图像显示最小密度差异的能力。CT图本来就是密度图像,对密度的差别甚为敏感,分辨率极高,早期CT机已能分辨0.5%密度差异。空间分辨率是指影像中所能显示的最小细节,与密度分辨率比较,空间分辨率相对较差,第三、四代CT空间分辨率可达到0.35mm。
6.介入性CT 利用螺旋CT快速连续扫描,实现在监视屏中实时显示被检组织的体层像,了解病变情况。在病变表面皮肤置一标记物,确定穿刺点,在CT监视下,针体绕过眼球,进至病变内穿刺或穿切,取出标本,进行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对于小病灶也可利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




二、CT检查方法
眼部CT检查,包括平片和强化两种方法。所谓CT平片是指未应用任何高密度造影剂情况下摄取的图像。眶内大部分容积被脂肪占据,脂肪密度较低,一般情况低于-90Hu,眼眶内一些重要结构和非含脂占位病变CT值均大于+30Hu,与其相邻脂肪的密度差异甚大,因而对于眶内病变的揭示,摄取平片足已达到目的。强化CT是指静脉内注射高密度造影剂(如泛影葡胺、阿米培克等)以后摄取的CT片。一般病变内含血管较多,血液内含有较多高密度造影剂;病变内血眼屏障遭到破坏,从血管渗出的造影剂也多,所以病变的增强明显大于其周围的正常组织。眶内肿瘤蔓延至颅内或颞窝内,因与脑和颞肌的CT值接近,不强化不足以显示病变的眶外部分;另外,强化前、后均测CT值,并予以对比,观察强化形态、强化程度和强化是否均匀等,也具有鉴别诊断意义。如环形强化多为囊肿,高度强化多为含血管较多、血眼屏障破坏严重的病变如肉瘤,不均匀强化是海绵状血管瘤早期摄影的典型表现。摄取平片或强化片,无论哪种方法,都存在断层方向、层厚和层距问题。




1.扫描方向 扫描方向也即断层方向,根据检查目的和部位加以选择,包括水平扫描、冠状扫描和眶矢状重建三个方向。水平扫描也称横轴扫描,一般作为常规检查。水平扫描的基线,多采用眦耳线 (OM线),即外眦角与外耳道的连线,各断层像均平行于基线。为了检查视神经和视神经管,经常采用另一条基线,即眶下缘至外耳道上壁连线 (RBL),这一连线与OM线有-15°~-20°夹角。如扫描时使眼球上转,以OM-20°线为基线,在一个体层上可显示视神经及视神经管全程。冠状扫描用于检查眶上、下壁和眼外肌。让患者头部努力后伸,使扫描层面垂直于OM线,即可摄取冠状片。检查上、下直肌和视神经有时采用眼眶矢状断层,由于头颈部CT机扫描孔较小,全身CT扫描孔虽够大,仍需要辅助托架,因而眼眶矢状断层很少采用直接扫描,而是利用重建软件,用薄层水平扫描数据重建眼眶矢状断层。图像重建还可多层面多方位观察病变,有助于定性定位诊断,显示复杂性骨折,减少射线照射剂量。




2.层厚和层距 眼部病变体积较小,如体层太厚,重叠了邻近正常组织,不能揭示病变和显示病变的真实密度,容易误导诊断。采取薄断层也有缺点,体层薄降低了信噪比,影响图像质量。应采用既能显示小病变,图像质量又提高的体层厚度。检查眼内病变断层厚度应用1.5~3.0mm,检查眼眶病采用3.0~5.0mm,显示视神经及视神经管体层厚度1.0~3.0mm,检查后视路应用10.0mm厚度。层距指扫描体层开始至上一体层的间距,如层厚小于层距,两个扫描断层之间有未加扫描的层面,可以减少X线照射量,但可能遗漏小病变。层厚大于层距,形成重叠扫描,虽然小病变可以显示,但X线照射量增加。眼科检查往往采用连续扫描,即层厚等于层距,扫描范围应包括全部眼眶,眶上、眶下各加一个体层,以免遗漏病变。




三、正常眼部CT图像

因扫描方向和断层位置不同,各断层像所显示的结构也有区别,但两侧正常眼的图像总是对称的。

1.水平断层 水平断层像因层面位置不同,所能观察到的结构和各结构的形状、密度也有不同。以眶中部水平体层为例,包括OM线+0.5~+1.0mm体层。眶腔呈三角形,外壁厚薄不一,由颧骨额突及蝶骨大翼构成,后端开口为眶上裂图像。眶内壁由泪骨和筛骨纸板构成,除前端之外骨壁甚薄,只显示一线状骨痕迹。眶腔前端的环形软组织影为眼环,是眼球壁三层膜的断层像。环内前端双凸透镜形高密度影是晶状体的体层像,因其密度较高,与前方的房水和后方的玻璃体形成鲜明对比。眼环前面的软组织影是眼睑的断层像,眼环两侧软组织影为内、外直肌翼状韧带像。沿眶内、外壁的长梭形软组织影,分别为内直肌和外直肌图像。内直肌较厚,外直肌较薄,还可见起自眶尖,止于眼环两侧的肌腱影。眼环后端至眶尖的条状影为视神经断层像,正常视神经走行弯曲,但重叠起来在图像上便呈直管状。在眼环、视神经、眼外肌之间的低密度区为脂肪所占据的位置。眶内侧的透明区为筛窦影,其内可见小房间隔。眶外壁的外侧,前部有颞窝及其内的软组织,后部为颅中窝内的大脑颞叶影像(图1-14)。各种组织结构的测量和CT值如表1-1。



表1-1 眶内结构的CT值测量

结构
宽度或厚度(mm) CT值(H)
均值
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

眼环
2.9(厚) ±0.5 +35.6 ±7.9
内直肌
3.0(厚) ±0.6 +36.2 ±11.9
外直肌
2.0(厚) ±0.3 +31.4 ±15.0
上直肌
8.0(宽) ±1.0 +25.7 ±12.2
下直肌
7.0(宽) ±1.3 +33.6 ±10.7
视神经
4.0(宽) ±0.9 +27.0 ±8.9
晶状体




+87.9 ±9.2
玻璃体




+8.1 ±7.5
球后脂肪




-94.4 ±9.9





2.冠状体层 水平CT虽然可以观察眶内及眶周围大部分结构,但对上、下斜肌难以显示,对于眶顶,眶底和上,下直肌不能显示其厚度,冠状体层像的特殊价值是补充了水平 CT的这些不足,特别是对爆裂性骨折的诊断,是冠状体层的绝对适应证。以眶中段冠状体层像为例,眶腔略呈圆形或三角形,腔内四个方向可见四直肌横断层像,中央偏内的圆形软组织影为视神经断层像,视神经和上直肌之间的点状影,是眼上静脉横断像。高分辨CT尚可见眼动脉和额神经。眶腔大部分位置为低密度脂肪组织占据。眼眶的内侧为筛窦,上方为颅前窝及其内的脑组织,外侧见颞窝和其内软组织及其后方的大脑颞叶,下方为透明的上颌窦(图1-15)。




3.矢状体层 标准矢状体层并不适于显示眶内结构,因上、下直肌和视神经与标准矢状面分别有23°和35°夹角,平行于眶轴的体层,在一个层面上可显示眶上、下壁,上、下直肌及眶内视神经全程,前部的眼环为眼球的斜断面。




四、异常CT图像

1.眼内高密度块影 玻璃体是一种低密度物质,眼内肿瘤向玻璃体腔发展,CT显示为高密度块影,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黑色素瘤等。前者肿瘤内往往有钙斑,后者多呈蘑菇形(图 1-16)。






2.眼环增厚 见于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巩膜炎和炎性假瘤等。视网膜脱离随体位变化而变形。脉络膜脱离多位于眼前部,巩膜炎局部增厚,炎性假瘤常有更重要的CT征,如肿物、眼外肌和泪腺肿大等。




3.眶内高密度块影 为眶内肿瘤常见CT征,良性肿瘤常伴有眶腔扩大,恶性肿瘤可伴有骨破坏(图1-17)。





4,眶内钙斑 眶内和眼内病变均可含有钙斑,这些钙斑可能是血管内或病变内钙质沉着,也可能是骨性肿物。眶内最常见的钙斑是静脉石,形状如豆,大小不等,往往有多个,在纤维血管瘤、静脉曲张和静脉性血管瘤内常见(图1-18)。有一些病变发生坏死,可沉淀钙质,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脑膜瘤、良性肿瘤的包膜、泪腺的良性和恶性肿瘤等。另外一种情况是含骨病变,如脉络膜骨瘤、眼球痨骨化和畸胎瘤,在图形上也如同钙斑。副甲状腺功能亢进,血钙增高,眼球壁和眶内容可有钙质沉淀。






5.眼外肌肿大 甲状腺相关眼病、肥大性肌炎、颈动脉海绵窦瘘、眼外肌内肿瘤、肌内寄生虫病和眶尖肿瘤压迫等,均可见眼外肌肿大。甲状腺相关眼病最具特征性,多为双侧眼眶对称性或一侧眼眶多个眼外肌肿大、梭形、不侵肌腱和止点,眶尖部密度增高 (图 1-19)。肥大性肌炎多发生于一侧眼眶的单一肌肉,肌肉肿大不规则,肌腱和肌肉止点也被侵犯。颈动脉海绵窦瘘可见眼上静脉增粗,眼外肌内豚毛囊蚴其中有低密度区。眼外肌内肿瘤多为局部增大。






6.视神经肿大 多见于视神经鞘脑膜瘤、视神经胶质瘤、视神经炎、视神经挫伤、视乳头水肿、压迫性视神经病变、炎性假瘤、肉样瘤和视网膜中央静脉血栓等病。视神经鞘脑膜瘤多为管状增粗,中央有低密度条纹,呈车轨状(图1-20)。肿瘤有向颅内蔓延倾向,可见视神经管增宽和鞍区肿物。视神经胶质瘤多呈梭形肿大,边清均质,强化值较小。






7.泪腺肿大 见于泪腺上皮瘤、炎性假瘤、肉样瘤等。良性上皮瘤呈类圆形,炎性假瘤呈杏核状,单侧或双侧(图1-21)

8.眼上静脉扩张 正常眼上静脉在高分辨CT水平片多能显示,该静脉扩张主要见于颈动脉海绵窦瘘及眶内动静脉血管瘤,前者用造影剂强化可见同侧或两侧海绵窦扩张,后者眶内有高密度块影 (图1-22)。另外,甲状腺相关眼病眶尖肌肉肿大,压迫静脉回流,该血管也可扩张,但较少见。





9.眶壁增厚 多个骨骼弥漫增厚,多发生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一或两个眶壁增厚,也可发生在扁平状脑膜瘤,局限性骨肿物多为骨瘤,骨嵴增生见于复发性泪腺多形性腺瘤和皮样囊肿。

10.骨破坏和骨孔形成 骨内肿瘤,如骨肉瘤、骨内血管瘤、尤文肉瘤、转移癌和组织细胞增生等,均有明显的骨破坏(图1-23);眶内和邻近结构恶性肿瘤也常引起眶壁骨破坏,如鼻窦恶性肿瘤。皮样囊肿向颅内或颞窝发展,相应骨壁可形成骨孔。






11.骨畸形和骨缺失 眶骨畸形多发生在神经纤维瘤病,或眼眶手术骨壁复位不佳。眶壁缺失多因先天性疾病或手术去除骨壁。眶壁邻近良性肿物压迫,使钙质吸收,以及老年性骨吸收,在CT片上也看不到骨壁。

12.视神经管扩大 视神经管扩大是由于长期视神经增粗所引起,见于视神经胶质瘤、脑膜瘤和视网膜母细胞瘤颅内蔓延等(图1-24)。
13.眶上裂扩大 眶上裂扩大多由于颅眶沟通病变引起,如神经鞘瘤、静脉曲张等。


14.骨折 眶壁直接性骨折多发生在眶缘,粉碎性骨折更为多见,骨片散落在眶缘附近。间接性骨折多为爆裂性骨折,儿童爆破性骨折多为眶下沟(管)裂开,或眶下壁陷落,软组织疝入上颌窦,呈滴泪状,下直肌增厚,嵌入骨折线或陷入上颌窦(图1-25)。成年人多眶内壁爆裂性骨折,部分筛板陷入筛窦,内直肌增粗,软组织向内侧移位,占据原筛窦位置。临床上眶内、下两壁骨折也多见;如冲力较大,眶外壁也可裂开。
15.异物 眼内和眶内异物分为低密、等密或高密度异物,金属异物无论位于何处,均呈现高密度斑影,因与软组织密度差异太大,常出现对比伪影,异物周围有放射状高密度线条,中央为透明区。植物性异物应为低密度影,但由于长时期在体内存留,被炎性渗出物浸湿,多显示为软组织影。其他如玻璃、煤块和塑料等,与颞肌对比均为高密度影(见外伤章)。
181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第一 检查 责任编辑:peijingsh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第一章 第四节 X线检查 下一篇第一章 第六节 磁共振成像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暂无...

相关文章

广告